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7篇
  免费   603篇
  国内免费   294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300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376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501篇
  2011年   468篇
  2010年   397篇
  2009年   443篇
  2008年   469篇
  2007年   434篇
  2006年   415篇
  2005年   407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217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山东淄博第四纪裂隙动物群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简要记述产自山东淄博孙家山裂隙群的主要哺乳动物化石,将之分为A、B、C三个动物群。A动物群时代与周口店第18地点相当,为早更新世早期;B动物群时代与周口店第9地点相当,为早更新世晚期;C动物群则可能与周口店第1地点中上部层位的时代相当,为中更新世中晚期。分析不同种类的生态类型并依据最小个体数的统计结果,认为早更新世早期本区为相对温湿的草原环境,附近可能有荒漠化现象;早更新世晚期气候较为温湿,无荒漠化现象;中晚更新世主要为林缘—灌丛环境,气候更为湿润。A动物群是华北地区早更新世早期特有的动物群,略具南北过渡区的特征;B动物群初具现代动物区系的面貌;C动物群基本与现代动物区系一致。  相似文献   
72.
缩胆囊素和促胰液素对豚鼠离体胃平滑肌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8个肌槽同时记录豚鼠胃不同部位肌条的收缩活动,以观察八肽缩胆囊素(CCK-8)和促胰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CCK-8能(1)增高各部位纵行肌和环行肌的张力;(2)加快胃体纵行肌,胃窦纵行肌、环行肌和幽门环行肌的收缩频率;(3)增大胃窦环行肌收缩波平均振幅和(4)增加幽门环行肌收缩波运动指数,但减少胃体和胃窦纵行肌收缩波平均振幅。上述作用均不能被阿托品和消炎病所阻断。而促胰液素对各部位肌条的收缩活动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中国枝背蚱亚科的新属和新种(直翅目:蚱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报道采自四川和云南两省蚱科枝背蚱亚科2新属3新种,即蛾眉拟扁蚱Pseudogignotettix emeiensis sp.nov.,拟后蚱属Pseudepitettix gen.nov.,云南似后蚱P.yunnanensis sp.nov.,云南蚱属Yunnantettix gen.nov.,版纲云南蚱Y.bana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74.
本文记述长蝽科显脉长蝽属两新种。此属是一个小属,全世界已知20余种,过去在我国只记载一种,现又发现两个新种。文中所用长度单位为毫米。  相似文献   
75.
本文记述了中国产趋流摇蚊属Rheocricotopus4新种及1新纪录种:长胫趋流摇蚊R.tibialis sp.nov.四川,金佛山。二带趋流摇蚊R.bifasciatus sp.nov.四川,金佛山。短足趋流摇蚊R.brachypus sp.nov.广东,封开。白山趋流摇蚊R.baishanensis sp.nov.吉林,长白山。铺展趋流摇蚊R.effusus(Walker)四川,金佛山。  相似文献   
76.
黄腹角雉的巢址选择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1991 ̄1993年,在浙江省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对黄腹角雉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野外工作共发现黄腹角雉巢15个,其中80%位于人工柳杉林中,营果树以柳杉为主,占73.3%。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黄腹角雉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有4种,依次为:营巢树因素(包括营巢树的高度、胸径、巢位高度和巢上方的植被盖度)、地形因素(包括坡向和坡度)、海拔因素和位置因素。  相似文献   
77.
78.
79.
本研究分别利用SSR标记、InDel标记以及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对一套以普通野生稻为供体亲本,9311为受体亲本的染色体置换系进行基因型鉴定,并通过对其不同生育期的耐盐性鉴定,共发掘2个与发芽期耐盐相关的QTL,13个与苗期耐盐性相关的QTL。其中与苗期存活率相关的QTL qSSR5.1、苗期耐盐等级相关的QTL qSSG5.1均被定位于同一位点,该位点对苗期存活率、苗期耐盐等级均具有增效作用,贡献率分别为6.36%、8.13%。在此QTL内包含与非生物胁迫相关基因OsDi19-1。经序列比对发现,OsDi19-1启动子区域在两亲本间存在较大差异,且受到盐胁迫时该基因表达量上升。同时,鉴定出水稻芽期耐盐的优异种质资源CSSL72、苗期耐盐的优异种质资源CSSL23、CSSL153,为水稻育种中耐盐性的改良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80.
长裙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是珍贵的食药用真菌,具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在天然防腐剂开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以长裙竹荪的抑菌活性为指标,通过萃取、3次不同流动相的硅胶柱层析、1次反相柱层析和薄层层析法对竹荪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一个抗菌活性强的单体化合物。根据核磁共振波谱等数据分析,推断该化合物为间苯三酚。以巨大芽孢杆菌和肠炎沙门氏菌为供试菌,用平板打孔法及原位抑菌法测定该化合物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这两种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半抑制浓度分别为83.06μg/mL和51.58μg/mL。本研究首次从长裙竹荪中获得具有抗菌活性的单体化合物间苯三酚,为竹荪天然抗菌物质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