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04篇
  免费   2730篇
  国内免费   2985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373篇
  2022年   524篇
  2021年   1590篇
  2020年   1077篇
  2019年   1349篇
  2018年   1244篇
  2017年   1030篇
  2016年   1300篇
  2015年   1896篇
  2014年   2231篇
  2013年   2406篇
  2012年   2812篇
  2011年   2573篇
  2010年   1630篇
  2009年   1455篇
  2008年   1631篇
  2007年   1409篇
  2006年   1335篇
  2005年   1120篇
  2004年   1003篇
  2003年   917篇
  2002年   848篇
  2001年   601篇
  2000年   493篇
  1999年   433篇
  1998年   279篇
  1997年   232篇
  1996年   224篇
  1995年   184篇
  1994年   229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145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1.
川百合花粉管的生殖细胞分裂过程中微管骨架的分布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透射电镜辅以免疫荧光定位技术研究了川百合 (Lilium davidii Duch.)花粉管中生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动态和微管分布的关系。在生殖细胞分裂前和有丝分裂前期 ,电镜观察一直未见微管结构 ,但免疫荧光图象显示生殖细胞中有微管蛋白存在。直到分裂的前中期—中期 ,染色体出现 ,它们沿花粉管的长轴前后排列 ,横向的着丝点对相应地一对对地纵向排列。这时 ,生殖细胞中才出现大量微管 ,它们分布于细胞周质区和染色体之间 ,并跨越染色体的整个长度。前中期—中期开始时 ,只有 1~ 2对着丝点从横向转为纵向 ,微管垂直插入着丝点形成着丝点微管 ,而非前人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到的微管与着丝点侧向联接的图象。随着横向的着丝点对逐渐转变成纵向的过程 ,着丝点微管数量逐渐增多 ,但不形成典型的纺锤体。分裂后期 ,染色体交错分离 ,微管的分布与前中期—中期的基本相同。晚后期 ,染色体呈明显的两群 ,除极区和细胞中央区有微管残余外 ,大部分微管消失。通过染色体长度的测量 ,间接证明了分裂后期 B的存在。分裂末期的晚期 ,核膜形成后 ,在两精核之间的区域 ,微管数量开始增多。此区可能代表用免疫荧光所观察到的微管重叠区。细胞板出现后 ,微管消失  相似文献   
112.
1983年我国报道了从γ-射线处理的“矮杆齐”大麦中得到了一株黄绿色的突变体1832C[1]。本文用光谱技术对该突变体的光合色素成分进行了鉴定。1 材料和方法  材料为六棱裸大麦“矮杆齐”和由该品种大麦诱变形成的黄绿色突变体1832C(Mb1832C),以及作为对照的缺失Chlb的突变体大麦Chlorina-f2[2]都于3月初播种于实验田中。  每个样品取30g新鲜的叶片,先用自来水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把洗净的叶片摊放在干净的纱布上吸干表面水分,剪碎,加入100mL预冷的含有0.4mol/L山梨醇、0.1mol/LTris-HCl(pH7.6)的缓冲液,用组织捣碎机先慢速捣碎1…  相似文献   
113.
大豆子叶内酸性磷酸酶活性的超微结构定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开花后35~50 d 期间和萌发早期(播种后4~8 d)的大豆(Glycinem ax L.)种子中,酸性磷酸酶主要分布在子叶细胞中的蛋白体内;在内质网内也检测到酸性磷酸酶活性。此外,在萌发早期的部分子叶细胞的质膜外侧及其细胞壁基质中可见密集的酸性磷酸酶活性;而且在近质膜的胞质中常见到一些富含磷酸铅沉淀的胞质小泡,似与质膜融合  相似文献   
114.
芸苔属青菜(Brassica chinensis)与紫菜苔(B. cam pestrisvar. purpurea)的花粉经低温水合、热激、渗激三步程序,分离出大量具萌发能力的脱外壁花粉,脱外壁率可高达60% 以上。在含有碳源与氮源及Roberts培养基盐成分的碱性PEG 培养基中,首次使芸苔属脱外壁花粉萌发,萌发率可达33% ~41%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花粉脱外壁与萌发的过程。讨论了不同植物花粉脱外壁的方法与花粉壁生物学特点的对应关系,以及外壁对花粉萌发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115.
多胚水稻ApⅢ(双13)的胚胎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多胚水稻(Oryza sativa L.)ApⅢ的大量成熟颖果、人工萌发的幼苗和开花后3~5 d 的幼嫩颖果进行的整体解剖和显微制片观察表明:ApⅢ的5000粒成熟颖果中,89.0% 含单胚单苗,8.9% 和1.2%分别含双胚双苗和三胚三苗;700多粒幼嫩颖果中,90.0% ~95.0% 含单胚,5.0% ~7.0% 含双胚。因制片的数目有限,未见到含三胚的;在含单胚和多胚颖果中,胚均位于同一胚囊的珠孔端,未见到胚囊以外存在不定胚。根据上述结果,似可以认为ApⅢ单粒颖果的双胚和三胚是由同一胚囊内的卵细胞和1或2个助细胞受精或不受精发育而来的  相似文献   
116.
福建武夷山甜槠群落能量的研究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在生物量、生产力研究基础上,对武夷山甜槠(Castanopsis eyrei(Cham p.ex Benth.) Tutch.)群落各组分的热值、群落能量现存量、能量年净固定量以及太阳能转化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甜槠群落各组分样品的干重热值具有一定的差异,树皮热值最高,细根热值最低。(2)甜槠群落的能量现存量达780584.1 kJ·m - 2,其中地上部分为678913.8 kJ·m - 2,占总量的86.98% ;地下部分为101670.3 kJ·m - 2,占13.02% 。(3)甜槠群落的能量年净固定量(1992年)为26856.2 kJ·m - 2·a- 1,林地太阳光合有效辐射能的转化效率为1.296% 。  相似文献   
117.
利用植物激素调控嫁接形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利用黄瓜(Cucum issativus)试管苗进行离体茎段自体嫁接,研究IBA 和6-BA 对嫁接形成的影响时发现:进行离体茎段嫁接时,用试管苗茎段可简化嫁接过程,减少污染。嫁接茎段的颜色变化、不定根发生和愈伤组织形成与激素浓度有关。植物激素通过影响砧木和接穗间维管束桥形成的时间和数目调控嫁接组合的发育。在作者的实验中,最佳的激素条件是:在接穗培养基中加IBA 1.2 m g/L,在接穗和砧木培养基中加6-BA 0.3 m g/L。  相似文献   
118.
牵牛属质体DNA的父系遗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研究了牵牛属(Pharbitis)植物质体DNA 的遗传方式。结果表明,在牵牛(P. nil)×大花牵牛(P. limbata)和大花牵牛×牵牛中,质体DNA 为父系遗传。在大花牵牛×牵牛中,质体DNA还有可能为双亲遗传。研究证明牵牛属为被子植物中具有质体父系遗传方式的第三个属。牵牛属质体父系遗传机制尚不清楚,作者认为母系质体及其DNA 在受精后的释稀、排除和/或降解可能是质体父系遗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9.
裸藻类植物的分支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了裸藻类的33个属级分类单位,以及它们的35个性状,利用分支系统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性状的演化极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性状间的极性关系进行了和谐性分析,使性状间极性关系处在较为合理的状态,然后建立了分支分析的数据矩阵。应用徐克学建立的“演化极端结合法”进行微机运算.得简约系数远小于1(o.2159)的分支谱系图。根据分支诺系图对裸藻类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探讨,井与已有的关于裸藻类分类系统和演化假设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按照裸藻类的亲缘关系及单系原则,对裸藻类的分类等级进行了划分,初步提出了建立1门1纲5目的分类系统。按照在分支谱系中的演化地位,认为裸藻属的5个亚属,明显地都应是独立的属。同时对裸藻类的共生起源与演化的关系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0.
独叶草叶二叉分枝脉序中网结脉和盲脉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独叶草营养叶二叉分枝脉序及其中的网结脉和盲脉的形态学研究表明:(1)网结脉中2条完全汇合的与靠近脉中完全分离的叶脉之间未发现任何形式的维管束汇合的中间类型及网结脉中具有不同程度的连接脉退化痕迹的事实表明,网结脉不可能由靠近脉产生,相反,由于网结脉中联结脉的退化而形成开放脉;(2)盲脉是通过伴随着齿退化的达齿脉的退化、网结脉中联结脉的间断、非网结脉由分枝处间断三种方式产生的;(3)越裂片脉的出现及其可以形成网结脉的现象表明独叶草营养叶可能曾具有较为复杂的脉序,这种叶脉也呈现出退化的趋势;(4)独叶草营养叶的二叉分枝脉序可能是一种退化性状,而网结脉的出现可能是这种退化过程中的残留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