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4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130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2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61.
唐鱼卵黄蛋白原的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建立唐鱼卵黄蛋白原的ELISA检测方法。方法以卵黄脂磷蛋白(Lv)抗血清为抗体,以纯化的Lv作为抗原建立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方法检测雄性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整体匀浆液中的卵黄蛋白原(Vtg)。结果利用ELISA方法测定了经17-β雌二醇(E2)和不同浓度DDTs暴露21 d诱导的雄鱼整体匀浆液中的Vtg含量,可以直接在1块或在不同的酶标板上准确地进行比较。经0.055 mg/mL E2诱导的雄鱼整体匀浆液中Vtg含量为4148.33μg/g;当暴露DDTs浓度为0.0275、0.0137和0.0067 mg/mL时,雄鱼整体匀浆液中Vtg含量分别为1109.43、911.16和1322.79μg/g,与丙酮溶剂对照组462.79μg/g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建立了唐鱼卵黄蛋白原的ELISA检测方法 ,本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8.1 ng/mL,批内误差为8.59%,批间误差为6.28%,工作范围为3.26~209.25 ng/mL。在该范围内,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962.
目的:总结先天性尿道下裂的矫治经验。方法:尿道下裂患者1000例,年龄1~26岁,平均4岁。冠状沟型118例,阴茎体型593例,阴茎阴囊型189例,会阴型100例。791例采用尿道板切开卷管成形法(TIP),117例采用Duckett+Duplay术,92例采用二期手术,一期行阴茎伸直及皮瓣转移,二期行尿道成形术(TIP)。术中遵循微创原则,使用显微器械,尽量保留原有的正常组织结构。结果:随访6月至2年,TIP术741例手术一次成功,Duckett+Duplay术99例一次成功,分期手术二期成功86例。并发尿道皮肤瘘51例,尿道狭窄17例,尿道憩室6例,均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尿道下裂矫治手术中,首先保留尿道板手术,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值得推广,阴茎严重弯曲者或重度尿道下裂患者可选Duckett+Duplay术或者分期手术。  相似文献   
963.
长效干扰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扰素是一类多功能细胞因子,是由哺乳动物细胞受到适宜刺激产生的一种微量的、具高度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具有抵抗病毒感染、抑制肿瘤生长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干扰素α血浆半衰期短而丙型和乙型肝炎治疗周期长,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目前延长蛋白药物半衰期的方法主要有化学修饰、蛋白融合、定点突变技术联合和改造药物制剂释放系统,随着又一新型长效干扰素ZALBIN即将上市,长效干扰素再次成为医药行业的聚焦点。现针对干扰素α长效制剂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64.
格特隐球菌病暴发流行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证实, 格特隐球菌病可暴发流行。近10 年来, 在加拿大温哥华岛暴发的格特隐球菌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且大部分感染者免疫力正常, 该致病菌已蔓延至周边地区。本文就格特隐球菌病暴发流行机制, 包括致病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可能来源、毒力分析和播散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65.
仙灵脾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仙灵脾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造模组、仙灵脾组及二甲双胍组。治疗8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一般状况、血糖、胰岛素、MCP-1、8-iso-PGF2α及24h尿白蛋白排泄量,计算ISI。结果:仙灵脾能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基本状况,仙灵脾组大鼠的血糖、胰岛素、8-iso-PGF2α及24h尿白蛋白排泄量均较单纯造模组降低,ISI明显提高;降低尿白蛋白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改善ISI、降低血糖不及二甲双胍组明显,胰岛素、MCP-1、8-iso-PGF2α,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仙灵脾对2型糖尿病大鼠有降糖、改善氧化应激作用,其降糖作用可能与降低MCP-1、8-iso-PGF2α有关。  相似文献   
966.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预处理对SPS暴露大学学习记忆能力及其大脑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220-260 g)随机分为4组(n=12):对照(sham)组,高压氧(HBO)组,SPS组以及高压氧+SPS组.高压氧组每天1小时高压氧预处理(2.5个大气压,100%O2)连续5天;SPS组采用单次延长应激模型;高压氧+SPS组每天l小时高压氧预处理连续5天于最后一次预处理后24小时,制作SPS模型.4组大鼠于SPS暴露后72小时进行TUNEL染色,第15天经行水迷宫测试.结果:水迷宫实验中大鼠逃避潜伏期及游泳路径四组之间有明显统计差异[F0.01(3,28)=4.88>4.57,P<0.01;F0.01(3,28)=5.31>4.57,P<0.01].SPS组明显长于Sham组(P<0.01),而高压氧预处理能够逆转这种效应(P<0.01).游泳速度四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差异[F0.05(3,28)=2.23<2.95,P>0.05]. SPS暴露后海马神经元细胞数量和密度明显减少,给予高压氧预处理后,神经元形态明显好转,但仍不及对照组.结论:高压氧预处理可以减少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从而改善SPS暴露后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67.
目的:研究神经节苷脂与头部贴敷式亚低温联合治疗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脑组织内一氧化氮(NO)和(MDA)含量的变化,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88只WISTAR新生鼠随机分为四组,神经节苷脂治疗组(IG)、头部贴敷式亚低温治疗组(IH)、联合治疗组(IB)以及对照组(CN).结果:CN组NO和MDA的含量明显升高,IG、IH以及IB组NO和MDA均明显下降.结论:神经节苷脂和亚低温通过降低NO和MDA的含量保护缺氧缺血神经元,二者联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68.
梓醇在神经系统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梓醇是从地黄根部分离得到的一种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止痛、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拟对其物理性质、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及神经保护机制研究方面进展作一综述.对梓醇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可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969.
目的:报道在晚期伴食管完全梗阻的喉癌病人中通过经腹胃切开途径成功放置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管的应用体会。方法:18例喉癌术后复发伴食管完全梗阻的病人,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下经腹胃切开途径放置经皮內镜下胃造口管,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结果:16例在局麻下、2例在硬膜外麻醉下成功放置经皮內镜下胃造口管,手术平均时间32.1±5.8分钟,无手术及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腹胃切开途径放置经皮內镜下胃造口管是安全、简便及有效的营养支持途径,术后耐受好、易于护理,适合喉癌伴食管完全梗阻病人建立长期营养支持途径的需要。  相似文献   
970.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是否与正常人群有差异。方法: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病人50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每天服用阿司匹林100mg,7天后用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作为血小板聚集诱导剂检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在50例冠心病患者中,阿司匹林完全抵抗发生率为12%(6/50);阿司匹林半抵抗发生率为26(13/50),阿司匹林敏感率为62%(31/50)。在30例正常对照组中,阿司匹林完全抵抗发生率为13.3%(4/30);阿司匹林半抵抗发生率为26.6%(8/30),阿司匹林敏感率为60.1%(18/30)。结论: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是与正常人群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