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21.
环境因素对天目山柳杉树轮δ13C方位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方差分析、经验正交函数、合成分析,研究了天目山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树轮中δ^13C随方位的分布特征。应用相关分析探讨了这种分布特征的年际差异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树轮δ^13C值有显著方位差异和年际变化,不同方位的差异可以用4个基本角分布型表示,其中一型表示各方位δ^13C比多年平均值偏大,其中北(N)、西(W)、西南(SW)、南(S)较平均值偏大约0.5,而其余4个方位偏大不到0.2;二型各方位也较多年平均值偏大,但各方位差异不大,除N方位较小外,其余均在0.2-0.4之间。三型为各方位δ^13C较平均状况偏小,其中西北(NW)、东北(NE)方位约偏小0.4,其余方位偏小0.2-0.3。四型表现为NE、东(E)、东南(SE)与平均状况一致,西北(NW)方位较平均状况偏大约0.1,N方位偏小0.2,其余3个方位则偏小约0.3。而其年际变化既可用这4个角分布型的更替表示,也可以用第一、二主成分表示。δ^13C的第一主成分与前一年8-12月降水量负相关,与当年1-3月降水正相关。第二主成分与前一年8月至当年1月的6个月平均气温正相关。不同的角分布型与不同的气候状态相联系。一型出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R8-12少、R1-3多、T3-7低并且T8-1高;二型出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R8-12少、R1-3多、T3-7低并且T8-1低;三型出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R8-12多、R1-3少、T3-7高并且T8-1高;四型出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R8-12多、R1-3少、T3-7高并且T8-1低。可见角分布型的差异可能包含着环境变化的信息,因此同时利用树轮整体平均δ^13C值的序列和角分布型序列来重建历史气候,可以得到更多的历史气候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122.
产β-1,3-葡聚糖酶植物内生放线菌的筛选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透明圈法, 对217株植物内生放线菌产β-1,3-葡聚糖酶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 45.6%的菌株能够产生β-1,3-葡聚糖酶, 黄瓜内生放线菌中的产酶菌株最多为38个; 不同植物来源的内生放线菌中具有产β-1,3-葡聚糖酶能力的菌株比例不同, 其中黄精中的产酶菌株比例最高, 达到88.9%。产酶菌株粗酶液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菌活性测定结果发现, 36个产酶菌株的粗酶液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占总产酶菌株的36.4%, 其中菌株gCLA4的粗酶液能够完全抑制病菌菌丝生长。对gCLA4菌株产酶  相似文献   
123.
在郑州通过室外埋卵观察,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 Kuwana从1月初开始孵化,孵化后在土里等到2月初开始出土,此时日最高气温在6~8℃之间。若虫出土期约30d,2月中下旬为出土高峰期。经设置14,18,22,26和30℃5个温度梯度观察,草履蚧1龄若虫发育起点温度为7.9℃,有效积温为203.8日.度。利用树干绑缚杀虫药带防治效果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24.
The present paper reconstructs the biogeographic diversification for Nolana L.f. (Solanaceae), a genus of 89 endemic species largely restricted to fog-dependent desert lomas formations of coastal Peru and Chile. Previous efforts have reconstructed a phylogenetic estimate for Nolana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s. Herein, we expand on those results to examine hypotheses of biogeographic origins and diversification patterns. Nolana occupies habitats within a continuous coastal desert and forms a terrestrial archipelago of discrete "islands" unique in size, topography, and species composition. Each locality contains at least one Nolana species and many contain multiple species in sympatry. The genus has a Chilean origin, with the basal clades confined to Chile with wide geographic and ecological distributions. Peru contains two strongly supported clades, suggesting two introductions with subsequent radiation. A Chilean clade of shrubby, small-flowered species appears to have had its origins from the same ancestors of the second line that radiated in Peru and northern Chile. Nolana galapagensis is endemic to the Islas Galapagos, with origins traced to Peruvian taxa with a divergence time of 0.35 mya. Rates of diversification over the past 4.02 mya in Nolana, in one of the driest habitats on Earth, suggest rapid adaptive radiation in several clades. Success in Nolana may be attributed to characters that confer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unpredictable and water-dependent environments, such as succulent leaf anatomy and ecophysiology, and the reproductive mericarp unique to Nolana. The processes affecting or shaping the biota of western South America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5.
平衡施肥及雨强对紫色土养分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人工降雨装置模拟3种不同强度的降雨,采用模拟径流小区,研究了四川紫色丘陵区玉米净作条件下雨强及平衡施肥对土壤养分损失量及载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雨强是影响地表径流量、径流总量及土壤侵蚀量的最主要因素.在小雨强条件下,无地表径流及土壤侵蚀发生;随着雨强的增大,地表径流量、径流总量及土壤侵蚀量都急剧增加.磷素和钾素流失总量也随雨强的增加而增加,而雨强对氮素流失的影响不大.在3种雨强条件下,3种施肥处理的氮素流失总量表现为:高氮施肥>农户习惯施肥>平衡施肥,平衡施肥能减少氮素流失,而高氮施肥增加氮素的流失.农户习惯施肥处理的磷流失总量和钾流失总量均高于平衡施肥和高氮施肥两种施钾处理,在紫色土坡耕地增施钾肥能减少磷、钾养分的流失.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冠脉内常规给予以及必要时给予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两种给药方式对冠脉血流异常的影响,寻找较好的替罗非班用药方式。方法:入选九四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患者58例,随机分成常规给药组(血管开通前所有患者冠状动脉内均注射替罗非班,n=30)与必要时给药组(血管开通后即时造影显示TIMI血流≤2级者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TIMI血流3级者不给药,n=28),观察支架植入后30分钟TIMI血流、30天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以及血小板减少情况。结果:必要给药组冠脉内给药可显著改善冠脉血流(TIMI3级给药前46.4%,给药后75%,P〈0.05),常规给药组支架植入后30分钟TIMI3级获得率高于必要给药组(96.7%比75%,P〈0.05),MACE、出血和血小板减少事件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内给予替罗非班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中血流异常情况,血管开通前冠脉内常规给药方式优于必要时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127.
构建抗菌肽Bactenecin7分泌表达载体,鉴定表达产物及检测其生物活性。采用重叠延伸PCR方法拼接合成Bactenecin7基因及其相关调控元件,将目的基因克隆到穿梭载体 pMG36e中,经鉴定后电击转化乳酸菌。通过RT PCR,Western blot检测目的基因表达情况,采用琼脂扩散法对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进行初步检测。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携Bactenecin7基因的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至乳酸菌后,该乳酸菌能有效分泌表达Bactenecin7,经体外抑菌实验证实表达产物Bactenecin7具有抑菌活性。实验表明携Bactenecin7基因的乳酸菌能有效分泌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抗菌肽Bactenecin7,为进一步研究口服重组乳酸菌进行肠道细菌感染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8.
首次报道了采自中国湖南省张家界自然保护区的皿蛛科蚁微蛛属武陵蚁微蛛Solenysa wulingensis的雌性个体.文中详细描述了该种雌性个体的形态特征,并附有特征图.此外,对采自韩国的久摩蚁微蛛Solenysa geumoensis进行了重新描述,对2个姐妹种间的形态学差异进行了详细比较.  相似文献   
129.
纯种犬在15个STR基因座上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指导纯种犬的繁育及建立一套简便的犬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方法。方法:通过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及PAGE检测的方法,分析了88头纯种犬在15个STR基因座上的遗传学多态性。结果:15个STR基因座的累积非父排除率(CPE)和累积个体识别率(TDP)分别为0.999678和0.999999999997,而平均杂合度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607和0.640。12个STR基因座(PEZ1、PEZ2、PEZ3、PEZ5、PEZ6、PEZ8、PEZ12、FHC2010、FHC2054、FHC2087UbF、HC2132、FHC2611)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杂合度(H)大于0.5,它们的TDP和CPE值分别为0.999999999963和0.999334,能有效用于犬的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结论:这15个STR基因座可以用于指导犬的繁育,其中12个STR基因座能有效用于犬的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  相似文献   
130.
人工接种发酵茯砖茶降脂减肥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比较自然发酵与人工接种发酵茯砖茶对营养性肥胖大鼠的降脂减肥作用。结果表明与肥胖模型组比较,喂饲两类茯砖茶的大鼠体重、脂肪湿重、脂肪系数、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指标均低于肥胖模型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则有明显提高。人工接种发酵茯砖茶与自然发酵茯砖茶均对营养性肥胖大鼠有降脂减肥作用,能显著改善大鼠的各项肥胖指标,人工接种发酵的茯砖茶在相关指标上均接近甚至优于自然发酵的茯砖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