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秦岭典型林分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碳氮垂直分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王棣  耿增超  佘雕  和文祥  侯琳 《生态学报》2015,35(16):5421-5429
以秦岭典型林分锐齿栎(马头滩林区)、油松、华山松、松栎混交林、云杉、锐齿栎(辛家山林区)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林分土壤剖面上有机碳、全氮、有机碳储量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秦岭地区,随着土壤剖面深度增加,不同林分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均逐渐降低;不同林分的土壤有机碳、氮素的积累和分解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云杉和松栎混交林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较高,锐齿栎(辛家山林区)含量较低,不同林分土壤剖面有机碳、全氮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3.46—26.41 g/kg、4.47—9.51 g/kg,大小顺序均为云杉松栎混交林锐齿栎(马头滩林区)油松华山松锐齿栎(辛家山林区);各个林分的土壤C/N在5.93—15.47之间,C/N平均值大小为松栎混交林﹥华山松﹥油松﹥云杉﹥锐齿栎(辛家山林区)﹥锐齿栎(马头滩林区);各个林分0—6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大小为云杉锐齿栎(马头滩林区)松栎混交林华山松锐齿栎(辛家山林区)油松,分别为150.94、135.28、124.93、109.24、102.15、96.62 t/hm2;各个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氮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碳、全氮与C/N则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2.
本文采用比色法测定了4种绿绒蒿属植物中总黄酮的含量,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2=0.9990),平均回收率为101.56%,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RSD分别为2.94%和1.22%,表明本试验的重复性较好。结果显示总黄酮含量以五脉绿绒蒿中最高,全缘和红花绿绒蒿次之,总状绿绒蒿中最低,4种药材总黄酮含量的变化与其用途差异基本吻合,与藏医用药品次习惯较为相符。本实验结果可以为绿绒蒿属药用植物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3.
为满足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及转基因安全性需要,本研究根据一些国内外引进或商业化的植物表达载体及其相关元件,构建了3个适合于植物,尤其是单子叶植物转化的表达载体,即p AH006、p WMB022和p WMB025。p AH006载体包含由玉米泛素ubi启动子调控的GUS基因和bar基因的完整T-DNA区域,此区段能够被酶切回收,可用于单子叶植物农杆菌介导转化效率评价及基因枪介导线状DNA转化效果研究;p WMB022载体携带由双35S启动子调控的玉米色素基因Lc和C1,可用作基因枪介导的共转化筛选标记,直观筛选含目标基因转基因材料;p WMB025载体携带由ubi启动子调控的、商业化转基因植物中广泛利用的EPSPS基因,可用于禾谷类作物农杆菌或基因枪介导的遗传转化,载体多克隆位点可通过酶切方式更换目标基因。酶切鉴定结合农杆菌或基因枪介导的小麦幼胚愈伤组织或叶片转化验证此3个载体表明,载体构建正确,其标记基因、可视化基因和报告基因均能正常表达。这3个载体的构建对于小麦等植物转化效率提升、安全型转基因作物获得和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七味白术散单味药对肠道酵母茵生长的影响,同时比较七味白术散复方传统汤剂与超微汤剂对肠道酵母茵的作用效果。方法:通过滤纸片法和比浊法测量药物的最低抑茵浓度及在测试浓度内的最佳促茵浓度。结果.:单味药人参和甘草对肠道酵母茵产生了抑制作用,其中人参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7936μg甘草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3949cOmE;茯苓、白术、葛根对肠道酵母茵产生了促进作用,葛根的促菌效果最好,茯苓次之;而木香和藿香对肠道酵母菌在本次研究中未表现出明显的抑促作用。七味白术散复方在低浓度下对肠道酵母茵产生了促进作用,且通过比较分析,七味白术散超微汤剂的促茵效果要优于传统汤剂(P〈0.01)。结论:人参和甘草对肠道酵母菌有抑制作用,茯苓、白术、葛根及七味白术散复方对肠道酵母茵有促进作用,且超微粉体的药物溶出率高于传统饮片,促菌效果好于传统饮片。  相似文献   
65.
【背景】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是一种比其他真菌小很多的多细胞真核微生物,在工业上受到广泛应用,而里氏木霉QM9414是目前研究最多基因产纤维素酶丰富的突变菌株。【目的】构建里氏木霉中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酶(Histone Lysine Methyltransferase)基因hkmt的siRNA沉默载体和过表达载体来降低或者增强hkmt在里氏木霉QM9414中的表达量,以分析其对里氏木霉纤维素代谢的调控作用。【方法】根据里氏木霉hkmt序列设计siRNA沉默片段并用反转录的方法获得过表达hkmt片段。将沉默片段和过表达片段克隆至里氏木霉组成型表达载体中,构建沉默hkmt的载体和过表达hkmt的载体,并将其转化里氏木霉QM9414。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重组菌的菌丝生长情况,此外对各重组菌进行纤维素酶的滤纸酶活性(Filter Paper Enzyme Activity,FPA)和羧甲基纤维素钠酶活性(Carboxymethyl Cellulose Enzyme Activity,CMCA)的测试;利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hkmt、纤维素酶基因cbh1、egl1及木聚糖酶激活因子xyr1的表达量变化。【结果】通过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沉默、过表达hkmt重组菌的菌丝形态均与出发菌株无明显差异。荧光定量PCR测定结果表明,沉默载体和过表达载体可以分别沉默和促进hkmt的表达。沉默hkmt重组菌株中FPA和CMC酶活力相比出发菌平均升高2.5倍。此外,纤维素酶相关基因和激活因子在沉默hkmt重组菌中的表达量均有所增加,但是在过表达hkmt重组菌株中以上相应指标均呈现相反的趋势。【结论】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基因表达产物负调控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基因的表达,这为提高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水平提供了参考,并为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的表观遗传调控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Atrolnc-1在制动诱导小鼠后肢肌萎缩中的作用。方法: 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制动组(Immobilization),每组10只。对照组不作任何实验处理,制动组小鼠右侧后肢装入自制塑料制动器固定。2周后分离其腓肠肌,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并观察腓肠肌形态学改变,测定肌纤维横截面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肌肉萎缩F-box蛋白(Atrogin-1)及肌萎缩特异性长链非编码RNA Atrolnc-1的变化。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Atrogin-1、肌肉环状指蛋白1(MuRF-1)、胞浆及胞核p-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制动2周后小鼠腓肠肌萎缩。与对照组相比,制动组小鼠腓肠肌湿重减少(P>0.05),腓肠肌湿重/体重千分比明显降低(P<0.05);HE染色可见制动组骨骼肌大量肌纤维缩小或溶解,肌纤维横纹排列紊乱,间质见炎症细胞浸润;肌纤维横截面积减少(P<0.01)。QRT-PCR及WB结果显示,Atrolnc-1表达上升(P<0.01),胞浆p-NF-κB蛋白表达减少(P<0.01),但胞核p-NF-κB蛋白表达升高(P<0.01),同时Atrogin-1(P<0.01)与MuRF-1(P<0.01)表达均升高。结论: 制动诱导小鼠腓肠肌萎缩,可能与Atrolnc-1激活NF-κB入核,促进MuRF-1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7.
从南海海域白姑鱼消化道分离到1株海洋真菌ZH2.1,对其进行了系统鉴定和生物学研究。采用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并结合18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其归属。18S rDNA序列分析表明其与孔状短小茎点霉Phoma exigua var.exigua在进化位置上最为接近,其18S rDNA在GenBank的登录号为FJ450059。结合形态学观察结果,可认为菌株ZH2.1为茎点霉属真菌。对该菌株的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ZH2.1为兼性海洋真菌,最适生长盐度为3%。此外,在微氧条件下也可生长。  相似文献   
68.
悬钩子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近10年来悬钩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悬钩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萜、鞣质、甾等。药理活性主要包括抗菌、抗炎、抗肿瘤、抗氧化、抗过敏、保肝、镇痛等。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构建心肌梗死模型的大鼠左冠状动脉结扎位置及心电图特点。方法 SD大鼠经麻醉后,气管切开插管及连通呼吸机,打开左侧胸腔后分别在距离左心耳尖端约2 mm水平处(低位结扎组)与在距主动脉根部约3 mm处(高位结扎组)结扎左冠动脉,假手术组除不结扎冠脉外步骤同低位结扎组,术前术后分别行心电图检查,且4周后取出心脏行病理学检查及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高位结扎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约55.5%,总存活率13.3%;低位结扎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约36.2%,总存活率66.7%;假手术组大鼠无心肌梗死,存活率100%。大鼠体表心电图在非心肌梗死者QRS-T波群呈成"M"型波,在心肌梗死者R波与T波融合成高大的帐篷状单波,无明显ST段。4周后心肌组织形态学特点符合心肌梗死的病理改变。结论距大鼠主动脉根部约3 mm结扎左冠状动脉,不能满足实验需要;距离左心耳尖端约2 mm水平结扎左冠状动脉,能满足实验需要;大鼠的体表心电图无明显ST段。  相似文献   
70.
桔梗花粉萌发与花粉管生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年生桔梗植株为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培养基种类、PEG、蔗糖、pH以及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对桔梗花粉离体萌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浓度为100~150 g.L-1的PEG可显著促进桔梗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200~250 g.L-1PEG显著促进花粉萌发,但对花粉管生长的作用不显著。(2)100 g.L-1的蔗糖有利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高浓度蔗糖(200 g.L-1)有明显抑制作用;(3)桔梗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适宜培养基为ME3+BK+10%蔗糖+150 g.L-1PEG(pH5.8);(4)25~40℃条件下桔梗花粉均可较好萌发,以30℃培养1.5 h为最佳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