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4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0年   2篇
  1969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5年   4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 毫秒
101.
氨肽酶N的表达及其与结石形成的关系(英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大鼠高胆固醇饮食时 ,肝脏氨肽酶N(APN)在实验结石形成中可能的结石发生作用 ,采用 1.2 %胆固醇饮食 4周 ,诱发新西兰兔胆囊结石形成 .根据兔APN基因cDNA序列设计引物 ,提取肝脏总RNA .利用RT PCR检测肝脏APNmRNA水平的变化 ,用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肝脏毛细胆管膜上APN的表达 .观察新西兰兔胆囊结石形成过程中肝脏APN的mRNA水平的变化、APN表达及胆汁中APN活性、胆脂、总蛋白含量的变化 ,探讨APN在胆石形成中可能的作用 .经成石饲料饲养后 ,随着胆汁饱和度增加和APN活性加强 ,胆囊结石组肝脏APNmRN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胆囊结石组胆汁中总胆固醇、CSI、总蛋白浓度及APN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胆汁中APN活性与肝脏APN的表达及胆汁CSI增高呈正相关 .结果提示 ,当存在胆汁过饱和的情况下 ,APN很可能作为促成核因子在胆结石形成早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2.
记述了广西跳蛛一新种:陈氏八木蛛Yaginumanis cheni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量度单位nm。  相似文献   
103.
报道了中国展足蛾属5新种和1新纪录种,绘制了新种的外生殖器特科。模式标本保存在南开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104.
西藏南部放射虫微体古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蛇绿岩带以及该带之南的沉积地层带(特提期沉积区,北喜马拉雅亚区)中广泛发育着大量含放射虫地层,放射虫研究在确定该区蛇绿岩的形成时代,解释造山带复杂的地层层序以及揭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在古近纪碰撞老祖宗前的古海洋盆地的演化历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已发表的文献以及我们正在进行中的初步成果显示,藏南地区的含放射虫地层的时代分布之中三叠世(安尼期)至晚白垩(土仑期)。这些地层的岩性包括硅质岩,硅质泥岩,凝灰质细碎屑岩和泥晶灰岩等,尽管藏南的放射虫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但系统的放射虫研究与地层研究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05.
记述中国湖南省猫蛛科Oxyopidac猫蛛属Oxyopes 1新种:壶瓶猫蛛Oxyopes hupingensis sp.nov.。新种不同于本属内其它种。新种与Oxyppes daksina Sherriffs,1955略相似,两者的纳精囊都处于外雌器的中线位置上,但新种在如下几方面不同于后者:交媾腔大,葫芦状;纳精囊从内向外,从后向前扭曲成“U”形;两纳精囊彼此靠近。模式标本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文中量度单位为mm。  相似文献   
106.
107.
本原直脉蝎蛉化石标本采自陕西铜种中三叠世铜川组下段上部(T21^2)灰绿色泥页岩,中描述2个新种,并附上产于世界各地的10个种主要特征的检索表,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自然博物馆。  相似文献   
108.
N中国棱胸蚁属系统分类研究(膜翅目:蚁科)(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国棱胸蚁属PristomyrmexMayr蚂蚁 4种 :短刺棱胸蚁 ,P .brevispinosusEmery ,台湾棱胸蚁P .formosaeForel,双针棱胸蚁P .pungensMayr,弯钩棱胸蚁P .hamatussp .nov .。编制了工蚁分种检索表。描述了采于云南省南部勐腊热带雨林内一新种弯钩棱胸蚁P .hamatussp .nov .该新种与双针棱胸蚁P .pungensMayr接近 ,但上颚内缘具 1个明显的齿 ,背面观并胸腹节刺内弯呈钩状 ,侧面观胸部背面圆形隆起 ,腹柄结宽且背面较直。模式标本标本保存在西南林学院资源学院。  相似文献   
109.
乳杆菌DM9811发酵液的挥发性脂肪酸组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通过分析乳杆菌DM9811发酵液的挥发性脂肪酸,探讨乳杆菌对机体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高压气相色谱方法。结果:乳杆菌DM9811发酵液中存在乙酸、9-十六碳烯酸,十六烷酸,9,12-十八碳二烯酸,9-十八碳烯酸,其中乙酸浓度为1.6mg/ml。结论:乳杆菌DM9811发酵液中除含有乙酸外,还含有十六~十八碳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110.
为了获得具有高催化活性且抗反馈抑制的大肠杆菌分支酸变位酶 预苯酸脱水酶 (chorismatemutase prephenatedehydrataseCM PDT) [EC5 .4 .99.5 EC4 .2 .1.5 1],通过相关菌种CM PDT氨基酸序列同源比较 ,寻找高度保守位点 .用定点突变及PCR法构建突变酶M1(缺失 30 4T、30 5G、Q30 6K)、M2 (缺失W 338)、M3(缺失 30 1~ 386位氨基酸 )、M32 9(E32 9A)和M374 (C374A) ,野生型及各突变型基因与pET2 8a(+ )载体连接后 ,表达融合蛋白 .在非变性条件下 ,由TALON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柱纯化野生型和突变体的酶蛋白 .酶活性测定表明 ,突变体M3的PDT活性下降为野生型活性的 2 9% ,但保持了CM活性 .突变体M374保持了CM ,PDT两种酶的活性 ,突变体M1、M2、M32 9的CM ,PDT活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酶抗反馈抑制作用检测表明 ,突变体M3、M374解除了苯丙氨酸的反馈抑制作用 ,M1、M2、M32 9部分解除了苯丙氨酸的反馈抑制作用 .与含野生型pheA基因的E .coliBL2 1菌株相比 ,含突变基因的E .coliBL2 1菌株对 10mmol L的苯丙氨酸代谢类似物具有强的抗反馈抑制作用 ,其中M1,M2 ,M3对 2 0mmol L的类似物具有抗反馈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