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27篇
  免费   1430篇
  国内免费   202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419篇
  2021年   969篇
  2020年   733篇
  2019年   881篇
  2018年   801篇
  2017年   559篇
  2016年   711篇
  2015年   1056篇
  2014年   1275篇
  2013年   1348篇
  2012年   1596篇
  2011年   1429篇
  2010年   859篇
  2009年   824篇
  2008年   928篇
  2007年   781篇
  2006年   685篇
  2005年   591篇
  2004年   503篇
  2003年   443篇
  2002年   337篇
  2001年   281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233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通过对球形红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生长和积累聚卢-羟基链烷酸(PHA)条件的研究,确定采用两段培养法提高PHA的产量。第一阶段提供适合菌体生长的条件:以葡萄糖作碳源,尿素为氮源,光照微好氧培养。第二阶段则提供使菌体积累PHA的条件:补加乙酸钠厌氧光照培养。经两段培养后菌体PHA含量可占细胞干重的45%,PHA产量每升发酵液可达1.7g。  相似文献   
132.
这是在我国首次发现的鲎类足迹化石,标本采自安徽南陵下三叠统青龙组薄层灰岩。除对它们的形态特征加以描述、分析和比较外,还就其形成环境及保存特点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3.
昆虫卵黄发生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李乾君  管致和 《昆虫学报》1995,38(2):237-252
昆虫卵黄发生研究进展李乾君,龚和,管致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北京100094)昆虫卵的成熟一般分为三个时期--卵黄发生前期(Previtellogenicstage)、卵黄发生期(vitellogenicsta...  相似文献   
134.
张文吉  程会文 《昆虫学报》1995,38(3):257-265
采用敏感家蝇(Musca domestica vicina L.)及由5种不同光学异构体组成的氯氰菊酯选育的抗性家蝇中胸足离体标本,观测五种药剂对足感觉神经纤维冲动发放的影响。各种异构体组成的氯氰菊酯均可引起感觉神经纤维发放的增加,然后逐渐降低,直至完全阻断。以阻断时间和加药剂量为参数,求出神经敏感度。结果表明:五种药剂作用于敏感家蝇的神经敏感度与室内生物测定的LD50值(μg/头)无相关性,而与供试药剂中反α体与顺α体的比例有关,反α体所占比例越多的药物,神经敏感度越高。抗性家蝇的神经敏感度与敏感 家蝇相比大幅度下降,可以认为神经敏感度降低是家蝇对氯氰菊酯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抗性家蝇中,氯氰菊酯品系(RC1)的抗生水平最高,但它的神经敏感度较其它抗性品系也高,由此推测,RC1,的抗性机制与其它晶系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5.
高必需氨基酸转基因马铃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80年代以来,马铃薯遗传转化系统日趋成熟,转基因工程植株已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科学研究[1]。作为食物蛋白和能量主要来源的马铃薯,提高其蛋白质含量及质量的遗传工程研究正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2]。Yang等[2]将旨在改善氨基酸平衡的CAT-HEAAE(氯酶素乙酰转移酶-高含量人体必需氨基酸)融合基因导入马铃薯,获得了Southernblot、Northernblot、Westernblot的证据,但尚缺少氨基酸分析的资料。玉米醇溶蛋白(zein)[3]是一个富含甲硫氨酸的贮存蛋白,它和人工合成的HE…  相似文献   
136.
应用同工酶分析方法,测定北京市东灵山区两个分别代表干旱和湿润生境的辽东栋(QuercusliaotungensisKoiz.)群体的遗传结构。共分析统计了13 个酶系统30 个位点。结果表明:辽东栎群体内部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6.6% ,等位基因平均数为2.25)。两群体遗传结构的相似性程度很高(D= 0.029, GST= 0.048);但在个别位点上仍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的产生可能与对小生境的适应有关。对不同年龄段的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基因频率的动态变化可能有其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137.
薏苡胚乳传递细胞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传粉后10 d,薏苡(Coix lacrym a-jobiL.)颖果基部胚乳最外层传递细胞具长而多的壁内突,第二层细胞的壁内突较第一层的短而少,均具瓣裂的细胞核、丰富的线粒体、粗糙内质网、核糖体、产生小泡的高尔基体及与壁内突质膜相连的、含深色物质的囊泡。线粒体分布于壁内突附近或其间。授粉后25 d,第一、二层细胞壁内突发达,几乎充满了细胞,但细胞器可见。第四层传递细胞具树枝状及网状的壁内突,大量线粒体、具质体膜的淀粉粒、脂体存在壁内突附近或壁内突的间隙内。高尔基体常见,仅见很少的片段内质网。第五层传递细胞具短的壁内突、较大的淀粉粒及许多小蛋白质体。两个时期的第一、二层细胞内均未观察到胞间连丝。授粉后25 d,第四层及以上的传递细胞的细胞壁和呈网状的壁内突均含有胞间连丝。还讨论了各种细胞器的作用及各层传递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8.
牛生长激素基因在马铃薯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牛生长激素基因cDNA 与Patatin ClassI启动子及NOS3终止子连接,构建了表达载体pPBGT. 用直接法将表达载体转入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 efaciens) LBA4404(pRAL4404)菌株, 用此菌株转化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得到再生植株. 经NPTⅡ活性检测,总DNA PCR和Southern blot证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RNA 点杂交和Western blot表明牛生长激素基因已在转基因马铃薯块茎中转录和表达  相似文献   
139.
140.
A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the NAD site of Escerichia coli transhydrogenase has been predicted. The model is based on analysis of conserved residues among the transhydrogenases from five different sources, homologies with enzymes using NAD as cofactors or substrates, hydrophilicity profiles, and secondary structure predictions. The present model supports the hypothesis that there is one binding site, located relatively close to the N-terminus of the α-subunit. The proposed structure spans residues α145 to α287, and it includes five β-strands and five α-helices oriented in a typical open twisted α/β conformation.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following the GXGXXG dinucleotide binding consensus sequence (residues α172 to α177) correlates exactly to a typical fingerprint region for ADP binding βαβ folds in dinucleotide binding enzymes. In the model, aspartic acid α195 forms hydrogen bonds to one or both hydroxyl groups on the adenosine ribose sugar moiety. Threonine α196 and alanine α256, located at the end of βB and βD, respectively, create a hydrophobic sandwich with the adenine part of NAD buried inside. The nicotinamide part is located in a hydrophobic cleft between αA and βE. Mutagenesis work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test the predicted model and to determine whether residues within this domain are important for proton pumping directly. All data support the predicted structure, and no residue crucial for proton pumping Was detected. Since no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transhydrogenase has been solved, a well based tertiary structure prediction is of great value for further experimental design in trying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the energy-linked proton pump. © 1995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