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阙品甲  王楠 《四川动物》2012,31(1):27-31
2010年3~4月,在四川省稻城县对高原山鹑Perdix hodgsoniae越冬后期的昼间行为进行了初步观察,包括其活动规律、时间分配、日行为节律、群体解散过程、社群行为、交配行为、天敌及反捕行为等,并与近缘种及相关研究进行了对比。其活动时间分配如下:取食占69.31%±2.33%,休整占20.06%±2.26%,防卫占7.10%±0.71%,移动占3.53%±0.47%。每日10:00~14:00、15:00~16:00为高原山鹑取食行为的高峰,清晨、傍晚以及中午14:00~15:00为取食行为的低谷;休整行为的节律与之相反,清晨和傍晚是休整的高峰,中午为小高峰;清晨、傍晚及中午14:00~15:00防卫行为的频率稍高。高原山鹑群体大小为(11.39±0.97)只(1~30,n=41),群体间具有领域行为,相互间有攻击行为。群体自3月末开始逐渐解散。最早观察到的交配行为是在3月22日,多发生在上午和中午。  相似文献   
92.
甘蔗品种黑穗病抗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建立甘蔗品种黑穗病抗性评价体系,选用9个引进品种,设计一个包括6个对照品种在内的田间试验。首次采用混合小种进行人工浸渍接种,通过整个新植蔗生长季病害进展曲线下的面积、茎感染率和株感染率3个病情指数,以及病害流行学参数潜伏侵染期和持续发病期的分析,对其扰痛性进行评价。在分析以上参数相关程度的基础上,引进了系统聚类分析法进行进一步评价。结果显示;9个引进甘蔗品种中,ROC26属于感病品种,其余属于抗病或高抗品种;3个病情指数和持续发病期的两两相关均为显著正相关,潜伏侵染期与这些参数的相关为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在类间距离大于1.0的条件下,可将15个品种聚为6类,进一步明确了备品种抗黑穗痛性的相似程度;抗性鉴定标准对照种NC0310、F134、NC0376和Ya71—374的应用,明确了接种源为小种1和小种2,通过一次接种试验,明确了供试品种对2个小种的抗性水平,标准对照种的抗性表现,还说明了本生长季发病条件基本是适宜的。本文建立的甘蔗品种抗黑穗病评价体系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3.
94.
笼养条件下冠斑犀鸟合作繁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3~2005年,每年的2~10月,通过对南宁动物园犀鸟园一窝处于繁殖中的冠斑犀鸟(Anthracoceros albirostris)生殖合作的观察。结果发现,冠斑犀鸟的生殖合作行为属于“巢中帮手”类型。帮手鸟的介入方式是通过食物传递为纽带,从接触雄亲鸟为起点,帮助雄亲鸟运送食物、哺育和护巢。它们之间无亲缘关系,合作是一种互惠合作式的利它行为。帮手的存在主要是性比率失调。  相似文献   
95.
肠道病毒D68型(Enterovirus D68,EV-D68)是一种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并诱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小RNA病毒。开展相关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有助于了解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水平,为制定有效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为了解厦门市EV-D68的流行概况与流行病学特征,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收集了2016年厦门市健康人群血清标本共515份,应用基于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的中和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检测针对EV-D68流行株的血清中和抗体滴度。结果显示,血清样本中EV-D68中和抗体的总体阳性率为81.9%,中和抗体的总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为248.0。<1岁组、1~3岁组、4~6岁组、7~19岁组、20~39岁组、40~59岁组和≥60岁组的EV-D68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2.2%、49.3%、71.9%、94.2%、98.5%、100%和100%,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各年龄组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为1∶39.8、1∶80.6、1∶133.2、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