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4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5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我国东北西部半干旱风沙区,春季玉米幼苗经常受到大风和风沙流危害.为了解风沙流危害下玉米幼苗的逆境生理特征,2013年在内蒙古东部科尔沁沙地研究了0(CK)、6、9、12、15和18 m·s-1等6个风速(风沙流强度分别为0、1.00、28.30、63.28、111.82和172.93g·cm-1·min-1)10 min吹袭下幼苗丙二醛含量、膜透性、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6~12 m·s-1的风沙流吹袭对玉米幼苗叶片含水量影响较小,而15和18m·s-1的风沙流吹袭导致其叶片相对含水量分别下降19.0%和18.7%.随着风沙流吹袭强度的增大,其丙二醛含量趋于下降,15和18 m·s-1处理分别较CK下降35.0%和39.0%;而膜透性大幅度增加,15和18 m·s-1处理分别较CK增加191.3%和187.8%;SOD活性降低,CAT反应不敏感,POD活性显著增强.对于风沙流造成的轻度水分胁迫,其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均未发挥渗透调节作用,但在15和18 m·s-1强风沙流吹袭下其脯氨酸含量分别增加11.4%和24.5%,起到了渗透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92.
本研究以山药皮为原料研究纤维素酶法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工艺条件,研究考察了料液比、加酶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醇沉时间等因素,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酶添加量4 U/m L、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50℃,醇沉时间4 h。通过响应面法对工艺条件进一步优化,确定料液比1∶35,酶添加量5 U/m L,温度48℃时,SDF制备率最高达22.87%,较初始SDF含量7.96%提高近3倍。同时对制备的SDF性能进行测定,其持水性可达到10.74 g/g,溶胀力为6.45 m L/g,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3.
核酸的G-四链体结构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广泛存在,并参与基因复制和重组、端粒延伸、基因表达调控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G-四链体与配体如Telomestatin、TMPy P4、BRACO-19、RHPS4等的相互作用研究有助于阐明其生物学功能.G-四链体与配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应用多种分析方法,如硫酸二甲酯印迹、凝胶迁移、聚合酶终止实验等生物化学法,而现代分析技术包含圆二色谱、荧光光谱、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核磁共振、X-射线晶体衍射等光谱法,以及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电喷雾质谱和毛细管电泳法等.本文综述了可与G-四链体结合的配体以及G-四链体与配体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94.
为了解长春地区入侵植物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对长春地区入侵植物种类组成和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春地区共有外来入侵植物85种,隶属于26科64属,其中4种为有害检疫杂草;菊科、苋科、禾本科、豆科和茄科构成了长春市入侵植物的主体,其中以菊科(18种)为最多,占总种数的21.18%;草本植物共81种,占95.29%,说明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对长春地区更具有入侵性;长春地区入侵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入侵植物科的区系类型主要为世界分布;入侵属的分布区系类型是世界分布占优势,其次为北温带和泛热带分布。根据入侵现状,本文对长春地区防范外来植物入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5.
从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哲罗鲑(Hucho taimen)和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五种鱼类卵黄中分离、纯化Ig,并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五种鱼类卵中Ig的分子量分别为施氏鲟524kD、小体鲟468kD、西伯利亚鲟475kD、哲罗鲑为490kD,金鳟498kD,其Ig重链的相对分子量相同,约为97kD。轻链的相对分子量各不相同,施氏鲟为27kD,小体鲟28.5kD,西伯利亚鲟30kD,哲罗鲑28.5kD和金鳟16kD。其中西伯利亚鲟、施氏鲟和小体鲟Ig等电点约为5.85,哲罗鲑和金鳟的Ig等电点约为6.55,其蛋白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且均为糖蛋白  相似文献   
996.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导致昆虫对其产生抗药性。酯酶是昆虫体内重要的解毒代谢酶,酯酶基因表达量上升和点突变使其代谢或结合杀虫剂的能力增强是昆虫对常用农药产生抗药性的2个重要原因。文章概述昆虫酯酶基因扩增及突变所导致的抗药性,进一步分析了酯酶突变对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以二倍体马铃薯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不同通气条件下乙烯生理拮抗剂硫代硫酸银(STS)对试管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的结果表明:通气条件下培养的试管苗茎高降低,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增加,培养基中附加STS的效果更为明显,无论在通气还是不通气条件下,培养基中加STS的试管苗茎高降低,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增加,均达极显著水平.通气和培养基中加STS的试管苗中丙二醛(MDA)含量下降。通气条件下超氧化物歧化酶(要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培养基中加STS的试管苗中SOD活性提高,POD和CAT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998.
应用解剖镜和电子扫描显微镜对中国产蓼属萹蓄组Polygonum sect.Polygonum 16种1变种及1变型植物的果实形态进行了研究。发现该组5种一年生植物的果实具有两型性,即有长、短两种果实类型。短果类型为卵形,具三棱,包于宿存花被内或与花被近等长,呈黑褐色。在解剖镜下观察到其表面具小点、无光泽,而在电子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到其表面具有散乱分布或排列成行的瘤状颗粒;长果类型为狭卵形,具三棱,长于宿存花被,黄褐色或淡黄绿色,在解剖镜下观察到其表面平滑、有光泽,而在电子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到其表面上部具有散乱分布的瘤状颗粒,中、下部则具不规则洼点、星花状褶皱或浅波纹状。果实具两型性的植物有萹蓄P.aviculare、乌鲁木齐萹蓄P.urumqiense、展枝萹蓄P.patulum、直立萹蓄P.avicularef.erectum和尖果萹蓄P.rigidum。果实微形态可分为两种类型:1.果实表面无瘤状颗粒或疣状突起、有光泽,此类型又可以分为2种亚类型:(1)果实表面平滑、浅波纹状,如岩萹蓄P.cognatum、松叶萹蓄P.acerosum和帚萹蓄P.argyrocoleum;(2)果实表面具浅洼点或洼点,如铁马鞭P.plebeium和针叶萹蓄P.polycnemoides。2.果实表面有瘤状颗粒或疣状突起,无或具微光泽,此类型又可分为4种亚类型:(1)果实表面具疣状突起,如圆叶萹蓄P.intramongolicum.;(2)果实表面具散乱分布的瘤状颗粒,如普通萹蓄P.humifusum和展枝萹蓄的短果;(3)果实表面具有纵行排列的瘤状颗粒,如萹蓄和乌鲁木齐萹蓄的短果;(4)果实表面上部具散乱分布的瘤状颗粒,中、下部具不规则洼点、星花状褶皱或浅波纹状,如萹蓄、展枝萹蓄、直立萹蓄和尖果萹蓄的长果。因此果实两型性和果实微形态特征对蓼属萹蓄组种、变种的鉴定具有较大的分类学价值。基于果实微形态特征以及其他形态特征,确定了新种晖春萹蓄Polygonum huichunense F.Z.Li,Y.T.Hou&C.Y.Qu,同时恢复褐鞘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L.var.fusco-ochreatum(Kom.)A.J.Li为原种,即Polygonum fusco-ochreatum Kom.。  相似文献   
999.
[背景]副溶血性弧菌是全球范围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能引起急性肠胃炎。群体感应系统LuxS/AI-2影响细菌的生物学特性,为研究副溶血性弧菌的传播机制和控制技术提供了新的途径。[目的]探讨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I-2合成关键基因luxS对海产品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Vp2009027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自杀质粒同源重组技术敲除信号分子AI-2合成关键基因luxS,构建副溶血性弧菌Vp2009027的luxS基因缺失株,通过比较野生株与luxS基因缺失株的生长曲线、AI-2活性、运动能力、生物膜形成能力和耐药性,分析LuxS/AI-2系统对副溶血性弧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构建了副溶血性弧菌Vp2009027的luxS基因缺失株,野生株和luxS基因缺失株的生长无明显差异,luxS基因的缺失导致AI-2合成受阻、运动能力和生物膜形成能力增强、四环素耐药性降低。[结论]luxS基因对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副溶血性弧菌的传播机制和研发控制技术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背景]目前,由皮肤浅部真菌引起的皮肤病逐年增加,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之一。[目的]探究白鲜碱(dictamnine,DIC)单体对须癣毛癣菌的抑菌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须癣毛癣菌及白鲜碱作用后的须癣毛癣菌进行转录组测序,对测序序列进行处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测序质量评价和序列注释。通过与对照组比较,鉴别出差异表达基因,然后进行GO功能显著性分析和KEGG代谢途径分析等。[结果]白鲜碱对须癣毛癣菌的MIC值为50μg/mL。DIC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共360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表达265个,下调表达95个。MFS1、KU70、KU80、L2、cpaT、MFS2、VdtG、patC等基因表达有显著差异。GO功能富集表明,差异基因主要集中于核糖体、线粒体膜、抗氧化活性、毒素代谢过程、单一生物代谢过程、次生代谢过程、初级活性跨膜转运蛋白活性和活跃的跨膜转运蛋白活性等。KEGG代谢途径的改变主要集中在ABC转运、膜运输障碍、谷胱甘肽代谢、DNA的复制与修复变化、减数分裂、氧化磷酸化和丙酮酸代谢障碍等富集通路上,并且相关基因均有显著性改变(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