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41.
华南西部及海南岛美丽小条鳅种群遗传变异与亲缘地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108尾采自华南西部12条水系的美丽小条鳅(Micronemacheilus pulcher)mtDNA 细胞色素b (cyt b) 基因全序列,研究其种群遗传变异和亲缘生物地理格局.美丽小条鳅的cyt b序列包含138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占全序列12.11%).分子变异分析(AMOVA)显示,分子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58.53%)和地理区内种群间(42.84%).采用邻接法构建的39个单倍型的NJ系统树显示,12条水系的美丽小条鳅聚成两支.其中,广西沿海诸独立水系(防城河、峒中河、北仑河、南流江)和横穿广东和广西的西江水系与广东漠阳江和潭江水系关系密切;而海南岛万泉河和南渡江与广东鉴江水系关系密切. 根据嵌套进化枝系地理分析(NCPA)推测,与越南毗邻的防城河周边地区可能是美丽小条鳅的扩散中心,该物种可由此区域通过两条途径扩散:1)沿西江水系向广西沿海独立水系至广东漠阳江和潭江水系扩散;2)向海南岛诸水系再至雷州半岛的鉴江水系扩散.在演化过程中,曾发生片断化事件、长距离建群和持续的分布区扩张.  相似文献   
142.
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获得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构建了酵母表达质粒pPIC9K-hsp70,并将其线性化后用电穿孔法导入Pichia pastoris GS115,经PCR方法筛选出阳性菌落,在0.5%甲醇诱导下分泌表达。所得产物经离心收集上清、超滤浓缩脱盐、亲和层析后,分别用 SDSPAGE、Western blot和动物免疫实验对上清中的重组Hsp70进行鉴定,并考察产物对DC的作用。经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表达的Hsp70表观分子量为70kD并能特异性地与抗Mt.Hsp70单抗结合,动物实验表明重组的Hsp70能在体诱导免疫应答。重组Hsp70能够诱导DC成熟并释放Th1型细胞因子。摇瓶发酵表达量达120mg/L,占培养上清30%以上。这为研究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的生理功能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43.
144.
探讨三种中药处方对Vero—E6细胞内SARS相关冠状病毒的抑制作用。取一定量的SARS相关冠状病毒BJ01株加入培养好的Vero—E,6细胞中,置37℃、5%CO2孵箱吸附2h,吸出病毒液。再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稀释液,在同样条件下培养48-72h,观察细胞病变情况。迪康注射液、连花清瘟胶囊和复方连蒲颗粒抑制Vero—E6细胞内SAILS—CoV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056、0.11和0.49mg/ml,治疗指数(TT)分别为53.6、40.3和4.0。说明上述三种中药处方在体外对SAILS—CoV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5.
以乌桕嫩叶和胚乳为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和SDS法提取乌桕基因组DNA,研究提取条件对DNA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β-ME用量、PVP用量、RnaseA酶用量。结果表明,用改良CTAB法提取乌桕叶片和种子时,DNA获取量和提取纯度明显优于SDS法。  相似文献   
146.
以携带质粒pAM12 0 (Tcr Tn916 )的大肠杆菌CG12 0株为供体菌 ,采用滤膜接合法与受体菌嗜水气单胞菌J_1株 (cfzr)进行接合转移 ,在含Tc和cfz选择平板上进行筛选。共获接合转移菌落 380 0个 ,其接合频率为 3× 10 - 5(按供体细胞计算 )。任取 38个接合子 ,提取基因组DNA ,以嗜水气单胞菌特异性 16SrDNA引物进行PCR扩增 ,所有接合子均阳性。为证明Tn916确实插入基因组 ,以四环素基因 (tet)引物进行PCR扩增 ,结果所有抗性接合子均扩增出一条特异条带。与亲本J_1株相比 ,所有接合子的主要毒力因子如蛋白酶、溶血素、DNA酶和淀粉酶等均不表达 ,对小鼠失去致病力 ,其LD50 大于 10 9CFU。接合子连传 10次后 ,四环素抗性消失 ,但毒力未恢复 ,说明通过转座子Tn916的插入可获得稳定的无毒嗜水气单胞菌突变株。Tn916引起嗜水气单胞菌毒力性状改变的机制有待研究 ,推测可能与该菌染色体上存在Tn916的热点或毒力岛有关。  相似文献   
147.
五种藓类植物的孢子萌发与原丝体发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衣艳君  强胜 《植物学通报》2005,22(6):708-714
本文对中华缩叶藓(Ptychomitrium sinense)、狭叶缩叶藓(P.linearifolium)、威氏缩叶藓(P.wilsonii)、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和立碗藓(Physcomitrium sphaericum)5种国产藓类植物的孢子萌发和原丝体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藓类孢子萌发和原丝体发育类型不同,孢子萌发和原丝体发育方式与藓类植物的生态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48.
随着扎龙湿地生物资源的迅速减少,在该地栖息的丹顶鹤种群的营养关系可能发生显著的变化.本文使用稳定同位素(δ15N和δ13C)监测食物资源的枯竭对丹顶鹤营养位的影响.结果表明:丹顶鹤种群的δ15N和δ13C的丰度范围分别为6.9‰~8.1‰和-17.8‰~-18.5‰.扎龙湿地系统以大型水禽为食物顶端的食物链长度为3.8±0.2,其中丹顶鹤种群所处的平均营养位为3.1(范围在2.9~3.3).丹顶鹤的δ15N的丰度近年波动范围为7.4‰~8.8‰(波动幅度1.4,小于营养位发生显著变化的阈值3.4),这说明在该地区活动的丹顶鹤的营养位并没有随着大面积的栖息地和食物资源的消失而发生显著变化.然而,随着本地区生物资源的枯竭,丹顶鹤种群规模迅速减少,当前必须合理解决当地居民从湿地获取生活资源的需求与丹顶鹤觅食之间的矛盾,从而更好地保护这种濒危种群.  相似文献   
149.
红尾伯劳的巢址选择与营巢行为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2003年4-9月通过焦点动物取样法(focalanimal sampling)和完全记录法(all-occurrence recording)对红尾伯劳的营巢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凌晨选巢,巢多位于7—15m的高大乔木冠部分叉处。对19个巢址主成分分析表明:前6个主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累积贡献率达83.74%,基本包含了16个参数的总信息量。营巢活动自5月下旬至7月中旬,两性参与筑巢,营巢期间有求偶交配行为,营巢期6~8d。衔材主由雄鸟担任,达72.16%,衔材高峰出现于营巢第2d和第4d,每日高峰在7~8时和15-17时。理巢基本全由雄鸟承担。护巢性强。  相似文献   
150.
陈勤  卿立燕  曾晓茂 《四川动物》2008,27(3):468-477
本文对小鲵属系统学研究历史进行了回顾,总结了通过形态、细胞、分子等研究手段,在分类、系统发育、动物地理等研究层次上所取得的成果,提出了一些尚待研究的问题,并对将来的研究工作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