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6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1.
目的:明确硫辛酸(lipoic acid,LA)是否通过活化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 3-kinases/Protein kinase B,PI3K/Akt)通路保护小鼠帕金森(Parkinson's disease,PD)神经元损伤。方法:将130只健康C57BL雄性小鼠随机分为PD模型组(A组)、PD模型自然恢复组(B组)、硫辛酸干预组(C组)、硫辛酸加阻滞剂干预组(D组),对照组(E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黑质内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细胞数,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中脑TH、总Akt和p-Akt蛋白表达,相应试剂盒检测中脑内GSH(Glutathione)和MDA(Malondialdehyde)的含量。结果:(1)与E组比较,A组TH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B组、D组明显减少(P0.05),C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与E组比较,A组、B组TH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C组、D组TH表达明显减少(P0.05);分别与A组、B组比较,C组TH表达显著增多(P0.01),D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与E组比较,A组、B组、D组中脑内p-AKT表达显著减少(P0.01),C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与A组、B组比较,C组pAkt表达显著增多(P0.01),D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4)与E组比较,C组中脑GSH水平明显增加(P0.05),A组、B组明显减少(P0.05),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组比较,A组、B组MDA表达显著增加(P0.01),C组、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减轻氧化应激损伤,进而发挥其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712.
我国北方风蚀区冬油菜抗风蚀效果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河西走廊地区属我国北方风蚀区,通过对河西走廊冬油菜、冬小麦、麦茬和春播等4种主要农田地表类型(处理)进行风洞模拟实验,比较各个处理的抗风蚀效果.结果表明:冬油菜、冬小麦、麦茬和春播4种处理地表的粗糙度分别为4.2、4.1、3.9和0.7;起动风速分别为14、13、12 m · s~(-1)和6 m · s~(-1);平均风蚀模数分别为22.3 、23.3、42.5 kg · hm~(-2) · h~(-1)和543.6 kg · hm~(-2) · h~(-1);输沙率分别为0.1、0.1、0.2 g · m~(-2) · min~(-1)和23.3 g · m~(-2) · min~(-1).依据粗糙度、起动风速、风蚀模数和输沙率评判,4种主要地表类型的抗风蚀效果依次为,冬油菜>冬小麦>麦茬>,春播最差.因此,推广冬油菜、冬小麦等越冬作物的种植是解决我国北方风蚀区农田土壤风蚀、土地沙漠化以及根治沙尘暴尘源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713.
本研究运用Realtime-PCR技术,对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hsp70基因在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从mRNA转录水平探讨了不同胁迫条件对球孢白僵菌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38℃高温胁迫下,30min时表达量达到最高峰,为对照样品的10.18倍。随后表达量开始下降,至180min时,其表达量降为最低,为对照样品的2.85倍;4℃低温胁迫下,2h检测到hsp70的表达量下降至最低点,为对照样品的0.25倍。随后表达量开始回升,至10h表达量始终维持在对照样品的1.4-1.5倍左右;紫外胁迫下(波长253.7nm),3min后hsp70的表达量快速上升至最高峰,为对照样品的2.33倍。随后表达量迅速下降,至60min表达量始终维持在对照样品的0.2倍左右。因此推测,hsp70基因在球孢白僵菌抵抗高温、低温和紫外三种胁迫方面都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研究结果也表明,球孢白僵菌hsp70基因启动子在逆境下可引导基因高效表达,因而在抗逆工程菌株构建方面可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14.
桂林唇柱苣苔传粉生物学及生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桂林唇柱苣苔在不同生境下(YZ居群,半野生,林下裸露岩石上;DB居群,洞穴岩石上)的生殖生态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桂林唇柱苣苔的花期为2月下旬至4月中旬,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单花期在DB居群(16~24 d)明显长于YZ居群(10~17 d);(2)两个居群的P/O比差异显著,花粉量比胚珠量有更明显的变化,这可能与其生境有关;(3)桂林唇柱苣苔属于兼性异交系统,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4)传粉和种子后熟阶段均存在限制,致使各种处理的结实率均处在较低的水平(<45%);(5)白颊尤垫蜂与小蜂类(DB居群)或蜜蜂(YZ居群)为桂林唇柱苣苔较为稳定的传粉者;(6)桂林唇柱苣苔植株个体越大,花期繁殖投入就越高,繁殖分配越低;(7)与DB居群相比,YZ居群可利用资源较为丰富、植株生物量较大,因此其花期投入繁殖也较高,而DB居群将更多的资源分配给营养器官,从而提高了对资源获取能力。  相似文献   
715.
目的:寻找新疆维吾尔族人银屑病与HLA-Cw*0602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检测新疆维吾尔族人2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200例健康对照的HLA-Cw*0602等位基因频率,分析携带该基因的银屑病患者与其家族史的相互关系.结果:①病例组HLA-Cw*0602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73%vs24%,X2=108.551,OR=10.171,95%可信区间6.410~16.140,P=0.000),且无性别差异;②携带HLA-Cw*0602等位基因的银屑病患者发病年龄早于不具有该等位基因的患者(80.2%vs28.6%,X2=10.256,OR=0.950,95%可信区间0.920~0.981,P=0.001);③有银屑病家族史患者携带HLA-Cw*0602等位基因的频率与无银屑病家族史的患者无显著意义(X2=0.000,OR=0.986,95%可信区间0.252~3.860,P=1.000).结论:新疆维吾尔族银屑病患者与HLA-Cw*0602等位基因高度关联,且携带该等位基因的银屑病患者易发生早发型(发病年龄≤40岁)银屑病,但不能确定有家族倾向性.  相似文献   
716.
To study the antiviral effect of Hypericum perforatum L. extract (HPE) on influenza A virus (IAV) (H1N1) in vitro and in vivo. Cytopathic effect (CPE) and neutral red (NR) dye uptake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antiviral effect of HPE on Madin Darby Canine Kidney (MDCK) cells which were infected with IAV in vitro. HPE was effective against influenza A virus (IAV) in vitro, with a 50%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EC50) of 40 μg/mL. The mean 50% cytotoxic concentration (CC50) in the MDCK used in these experiments was 1.5 mg/mL. Ribavirin was run in parallel with EC50 values of 5.0 μg/mL; the mean CC50 for ribavirin was 520 μg/mL. Oral gavage administrations of HPE or ribavirin to mice infected with the IAV were highly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death, slowing the decline of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 inhibiting lung consolidation and reducing lung virus titers. The minimum effective dose of HPE in these studies was 31.25 mg/kg/day, which was administered twice daily for 5 d beginning 4 h prior to virus exposure. Below a dosage of 2000 mg/kg/day, almost all treated mice survived, which suggests that HPE is of low toxicity. Ribavirin's minimum effective dose was 40 mg/kg/day with the LD50 determined to be 200 mg/kg/day. Delay of the initiation of either HPE or ribavirin therapy, using approximately 1/3 LD50 dose each time, could still be protective as late as 48 h after exposure to the IAV. While both agents appeared to have similar efficacy against IAV infections, HPE was considered to be less toxic and may warrant further evaluation as a possible therapy for influenza.  相似文献   
717.
以水生芦苇为材料,通过吸附试验、亲和试验和荧光光谱试验探讨了沙丘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n)的特有内含物PAAC与水芦叶绿体吸附特性及其作用位点,并在固定化的条件下研究其与水芦叶片可溶性蛋白的相互作用特点,以阐明PAAC对叶绿体的保护作用机理.结果显示:(1)水芦叶绿体对PAAC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吸附量随pH的增加而增大并于pH 7.6时达到最大值(0.86 μg/μg),吸附量虽随离子强度的提高而降低,但降幅较小.(2)PAAC可与水芦可溶性蛋白结合,0.26 mol/L的NaCl溶液能够洗脱与PAAC结合的蛋白质,两者间的相互作用以盐键为主,且结合蛋白质的种类特异性不明显.(3)PAAC与水芦蛋白质之间存在着相互结合作用并可能存在变构效应,它对蛋白质的荧光猝灭作用是生成PAAC-蛋白质复合物的静态猝灭,它与蛋白质的结合常数在1.0×10~5左右及结合位点数为1∶1.  相似文献   
718.
CO2倍增及UV-B增强对大豆植株生长和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大豆'齐黄27'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气候室模拟大气CO2浓度倍增(350~700 μmol*mol-1)及紫外线B(UV-B,280~320 nm)辐射增强(4~15 μW*cm-2)的环境条件,研究了CO2浓度增加及UV-B辐射增强对大豆生育前期的生长及根瘤、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增强UV-B能显著减少大豆植株地上部生物量,而对株高的抑制作用不显著;CO2浓度倍增促使大豆株高和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加,对根系生物量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但能够减轻UV-B辐射增强对地上及根系生物量的抑制作用;CO2浓度增加、UV-B辐射增强及其复合胁迫均导致大豆植株根冠比下降,且复合胁迫对根冠比的抑制作用更明显.(2)CO2浓度倍增降低了大豆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花青素含量,提高了净光合速率;UV-B辐射增强导致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速率下降,却增加了类胡萝卜素及花青素含量;CO2浓度增加、UV-B辐射增强复合处理对叶片色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影响具有复合效应.(3)CO2浓度倍增能够促进根瘤数量及根际真菌数量的增加,而UV-B增强处理则显著降低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CO2浓度倍增能够缓解UV-B增强处理对放线菌的抑制作用,却导致根际细菌数量进一步减少.研究发现,CO2浓度增加及UV-B辐射增强对大豆生育前期植株生长、叶片色素含量及根际微生物数量存在抑制或促进效应,而且在某些性状上存在复合效应,它们可能主要是通过调节大豆植株的干物质分配及根系的代谢间接影响根瘤数量及根际微生物数量.  相似文献   
719.
不同干扰形式对砂生槐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以放牧、封育和水淹3种不同干扰形式下的砂生槐群落为研究对象,从林分特征、物种组成、优势种种群发育状况和物种多样性等对群落特征进行对比研究,以揭示不同干扰形式对砂生槐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砂生槐群落以群落A(放牧)的林分状况最好,其次为群落B(封育),群落C(水淹)最差;(2)不同干扰形式下群落中植物种类分别为群落A(13种)>群落C(9种)>群落B(6种);(3)优势种群生长状况说明放牧和封育形式下砂生槐生长情况基本一致,高度级和幅度级小的个体均较多,而水淹干扰下群落仅有少数生长旺盛的个体存在,种群呈衰退趋势;(4)物种多样性指数为群落A>群落B>群落C.研究表明:一定程度放牧干扰能够促进砂生槐种群更新,增加群落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封育可促进砂生槐种群萌蘖更新,而水淹则促使群落衰退.  相似文献   
720.
不同坡向人工油松林生长状况与林下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研究了绥德地区28年生不同坡向人工油松林林木个体生长、植物种类、相似系数和林下物种多样性特征,以明确坡向对人工油松林生长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阴坡油松的胸径、树高、冠高和冠幅均显著大于阳坡;(2)阴坡与阳坡林下分别有植物21和19种,共有种11种.群落相似系数为55%,说明坡向对人工油松林林下物种组成影响较大.(3)阴坡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而阳坡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Jsw)则与阴坡相反,为灌木层>草本层;群落总体多样性表现为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是阴坡稍大于阳坡,而均匀度指数表现为阳坡稍大于阴坡.研究表明,绥德地区人工油松林的生长状况阴坡显著优于阳坡,但与陕北南部地区人工油松林相比,该地区人工油松林林木生长各项指标还是较低,群落结构配置不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