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94篇
  免费   4888篇
  国内免费   19404篇
  2024年   197篇
  2023年   1162篇
  2022年   1926篇
  2021年   2284篇
  2020年   2072篇
  2019年   2312篇
  2018年   1563篇
  2017年   1513篇
  2016年   1590篇
  2015年   2270篇
  2014年   3136篇
  2013年   2714篇
  2012年   3861篇
  2011年   3691篇
  2010年   3020篇
  2009年   3110篇
  2008年   3351篇
  2007年   3192篇
  2006年   2990篇
  2005年   2455篇
  2004年   1903篇
  2003年   1604篇
  2002年   1453篇
  2001年   1401篇
  2000年   1332篇
  1999年   806篇
  1998年   436篇
  1997年   246篇
  1996年   226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64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16篇
  1958年   21篇
  1957年   20篇
  1955年   16篇
  1954年   19篇
  1950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Musashi-2(MSI2)是一种RNA结合蛋白质,对维持造血干细胞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MSI2高表达能促进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 AML)进展,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稳定沉默HL60细胞MSI2后,第1、2、3、4 d对照组的相对细胞生长率分别为1.931 ± 0.027、3.070 ± 0.073、4.017 ± 0.092和4.215 ± 0.246;敲减组分别为1.927 ± 0.035、2.564 ± 0.090、2.825 ± 0.097和3.223 ± 0.182,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细胞凋亡明显增加(7.967% ± 0.698% vs 3.400% ± 0.322%., P<0.01);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67.430% ± 4.390% vs. 50.360% ± 2.160%, P<0.01);NUMB蛋白明显上调,LEF1明显下降。环状RNA(circular RNA, circRNA)芯片筛选和荧光定量PCR验证显示,MSI2沉默组circRNA_001214表达水平是对照组3.48倍。这一结果也在NALM6细胞得到证实。进一步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ircRNA_001214最可能与miR-1273a、miR-1273e和miR 5095结合,进而影响参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YCS、AKT1、BAX、TNFRSF10A、TNFRSF10D)、Wnt信号基因(WNT4、WNT2B、WNT7B、 DKK2、SFRP1、CSNKE1和LEF1)以及参与细胞代谢相关基因(RPE, PGAM4, PGAM1, TAT, CBS、RPE、SUCLG2、PGAM4、PGAM1和 IDNK)。总而言之,MSI2可能通过干扰circRNA_001214生成,减少靶miRNA对凋亡、Wnt信号及细胞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促进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92.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superfamily, TNFRSF) 是细胞因子受体的一个蛋白质超家族,其显著特征是通过细胞外富含半胱氨酸结构域结合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s,TNFRs)是古老的细胞因子,TNFRs同源基因最早可追溯到节肢动物果蝇中。TNFRs在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淋巴细胞稳态和组织发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TNFRs最主要的功能是与免疫系统相关。鉴于其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成员已成为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骨质疏松、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反应和癌症等人类疾病的靶点。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关于TNFRs的功能有了新的进展,在无脊椎动物和低等脊椎动物中已经有大量报道。在本篇综述中,主要总结了在高等哺乳动物中发现的29种TNFR成员的相关报道,包括8种死亡受体和21种非死亡受体,主要涉及在免疫系统以及与疾病相关领域的研究。大多数研究处于基础实验阶段,少数走向临床研究的案例取得的临床效果并不理想,靶向设计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和肿瘤疾病的治疗方案需要更深入的理解TNFRs功能。本文旨在对TNFRs成员发挥的功能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3.
p38MAPK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家族的一个亚类,在高等脊椎动物免疫应答的信号转导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日本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中发现,p38MAPK以两种异构体的形式存在。通过克隆它们的开放阅读框并进行同源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它们分别为p38α(Lja-mapk14)和p38β(Lja-mapk11)。用混合菌刺激七鳃鳗,利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Lja-mapk14在外周血类淋巴细胞、鳃组织和髓样小体中,分别在加强免疫36 h、24 h和24 h后,表达量达到峰值,分别为对照组的2.9、2.1和2.6倍;而Lja-mapk11在以上组织中,都在加强免疫36 h后达到表达量峰值,分别为对照组的2.2、2.5和6.3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Lja-mapk14的mRNA表达水平在混合菌加强免疫36 h后,分别在类淋巴细胞、鳃组织和髓样小体中,上调2.3、1.5和3.4倍;而Lja-mapk11的则分别在类淋巴细胞、鳃组织和心肌中,上调1.3、2.6和1.6倍。以上结果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证明,Lja-mapk14和Lja-mapk11均参与七鳃鳗的免疫应答反应。采用B细胞和T细胞丝裂原LPS和PHA分别对七鳃鳗进行刺激,免疫印迹结果显示,Lja-mapk14和Lja-mapk11蛋白质表达量经LPS加强免疫36 h后,在类淋巴细胞、鳃组织和髓样小体中,上调表达1.3 ~ 4.1倍;而经PHA加强免疫36 h后,Lja-mapk14和Lja-mapk11在上述组织中表达量均不存在显著变化。以上结果说明,Lja-mapk14和Lja-mapk11可能参与了B细胞丝裂原LPS介导的VLRB类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94.
The invasively growing and metasizing Lewis lung carcinoma consistently contained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u-PA) enzyme activity. When investigated immunocytochemically with antibodies against u-PA, different parts of individual tumors showed a pronounced heterogeneity in staining intensity. Strong staining was found in areas with invasive growth and degradation of surrounding normal tissue, while other areas were completely devoid of staining. Immunoreactivity occurred both with a perinuclear cytoplasmic localization in tumor cells and associated with apparently extracellular material. SDS PAGE of tumor extracts, under both reducing and nonreducing conditions, followed by immunoblotting, showed only one immunocytochemically stainable band with an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corresponding to that of purified proenzyme to u-PA, while no two-chain u-PA was detected.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major part of the activator in Lewis lung carcinoma is present as one-chain pro-u-PA.  相似文献   
95.
植物细胞的遗传全能性与组织培养形态发生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引言自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Haberlandt提出植物的单个细胞可能具有分化的全能性的理论以来,人们才开始从事植物组织培养,以致今天广泛用来有意识地定向控制遗传变异和人工创造植物新类型的研究。到今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1000种高等植物作过离体培养尝试。根据大量实验结果证明,植物单个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相似文献   
96.
作者研究了国内首见的三株棘状外瓶霉[Exophiala spinifera(Nielsen et Conant)McGinms],观察了菌落形态,研究了此菌在光学显微镜下和扫描电镜下的特点,并作了外抗原试验。在光学显微镜下,本菌有暗色长棘状的分生孢子梗。在扫描电镜下,有很长的环痕梗,其尖端的环痕数目可达30个以上。有的环痕梗和甄氏外瓶霉[Exophiala jeanselmei(Langeron)McGinnis et Padhye]的环痕梗很相似。有些酵母样细胞上也可产生短的环痕产孢尖端。有一株菌的产孢细胞顶端有几个突起的环痕产孢尖端,呈假单轴性排列。另一株菌产生瓶梗。因此考虑此菌是一种多形性真菌。外抗原试验,一株菌符合棘状外瓶霉,另二株菌符合外瓶霉。  相似文献   
97.
亚急克病人心肌线粒体内膜电子传递链的琥珀酸氧化酶系,琥珀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H~ -ATP酶的活性及其对寡霉素的敏感性都明显下降。ATP能量化后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也比对照明显降低。膜脂流动性低于对照。亚急克病人心肌线粒体内观察到较多的电子致密无定形物质,经电镜X射线微区等方法分析,认为这些物质不是Ca_3(PO_4)_2,而可能是一种蛋白质凝聚物。此外,心肌线粒体的硒含量远低于对照,而C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上述结果都反映亚急克病人心肌线粒体明显损伤。根据克山病患者心肌细胞线粒体结构与功能方面呈现的如此广泛与明显的异常,可将克山病称为“心肌线粒体病(Mitochondrial Cardiomyopathy)”。  相似文献   
98.
向颈总动脉头端注入枸橼酸钠能使大多数家兔发生呼气性呼吸暂停和呼吸频率变慢。此呼吸抑制效应可被地卡因麻醉颈动脉窦区所消除。切断窦神经不能阻断枸橼酸钠对呼吸的抑制。切断迷走神经窦支则使半数以上家兔的呼吸抑制减弱或消失,而在结状神经节上方切断迷走神经能阻断大多数家兔的呼吸抑制。结果提示,迷走神经窦支是颈动脉窦区感受器传入通路之一,向颈动脉窦区注入枸橼酸钠对呼吸的抑制主要是通过迷走神经传入引起的。  相似文献   
99.
在自然呼吸和窦性节律下,用浮置式玻璃微电极引导在体单个左心室肌纤维动作电位,作为兴奋的指标,以其 0相触发产生期前的试验刺激,测定有效不应期(ERP)。38只家兔的测定结果表明,在R-R间期为205—330ms的范围内,随着心率加快(R-R间期缩短),ERP减小,而 ERP/RR 间期增大,说明 ERP 与心率直接有关。并且,在较快的心率时,ERP 相对延长。通过相关与回归分析,制出了能够删除心率影响的校正公式。静脉注射酒石酸锑钾(50mg/kg)发现,在窦性和起搏节律下,酒石酸锑钾均能轻度延长 ERP(P<0.001)。窦性节律下的校正后值与起搏节律的测定结果完全一致。证明校正后值能够用来比较处理前后不同心率条件下,各种药物、离子及其它因素对ERP 的影响。 本文的校正公式虽然只适用于同种动物和方法,但此校正公式的制作原理也可以广泛应用到其它多种动物。  相似文献   
100.
在麻醉开胸犬,用电起搏维持心率恒定,研究了电刺激颈迷走神经(VNS)及冠状动脉内注入乙酰胆碱(ACh)对缩窄的冠状动脉的节段阻力及血流量的影响。在左旋支主干造成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缩窄。分别测定左旋支血流量(CBF_(cx))、主动脉压和主旋支远端冠状动脉压,记录心电图。实验发现,在冠状动脉临界狭窄和重度狭窄时,VNS 或冠脉给ACh 引起心外膜大冠状动脉阻力及冠状动脉主旋支总阻力增大,CBF_(cx)减少;随着缩窄程度加重,这些改变也愈明显,然而,心肌内小冠状动脉阻力却无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