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6篇
  免费   377篇
  国内免费   157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比较了几种常规粗多糖提取法与超临界CO2提取法对灰树花粗多糖提取的差异,同时对灰树花粗多糖进行脱蛋白、脱色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所得灰树花粗多糖得率最高,为28.1%,而超临界CO2提取法所得粗多糖纯度最高,为39.3%。聚酰胺法脱蛋白及脱色效果较好,蛋白脱除率及脱色率分别为69.9%、61.9%,且多糖吸附率较低。将超临界CO2法提取的灰树花粗多糖采用聚酰胺法脱蛋白及脱色后,多糖得率为79.3%,纯度为50.1%。因此聚酰胺法是分离纯化灰树花粗多糖的一种简便、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术前参观对择期进行心脏介入术患者心理焦虑的影响。方法:将400例择期行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分为参观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前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参观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术前参观,熟悉环境,了解手术过程。调查比较两组患者术前2日及术前1小时的焦虑值。结果:参观组与对照组术前2日焦虑值无明显差异,术前1小时参观组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术前参观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993.
目的优化甲醛对灭活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原液的条件,确定灭活工艺参数。方法在37℃条件下,比较不同甲醛浓度、灭活时间对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原液的灭活效果,依据无菌检查、外观以及效价测定的结果,确定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原液的灭活工艺参数,并对该工艺进行细菌灭活验证。结果不同菌株制成的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液,当稀释至一定浓度(<1 000×108cfu/m L)后,采用终体积分数为1%的甲醛溶液,经37℃灭活48 h,可达到完全灭菌的效果,同时维持了抗原的稳定性。结论经过条件优化,确定了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灭活的工艺参数,完善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94.
描述了近年来发现于内蒙古二连盆地东部呼和勃尔和地区以及巴彦乌兰早古近纪地层中的中兽科化石材料,共计4属6种,包括一个未定种和发现于阿山头组底部的努和廷中兽新种(Mesonyx nuhetingensis sp.nov.)。新种区别于该属其他种的特点是:p4为最长下颊齿以及p3和p4舌侧有弱的齿带。其余属种包括:Dissacus serratus,Dissacus sp.,Mesonyx uqbulakensis,Mongolonyx dolichognathus和Harpagolestes leei。总结了该地区中兽演化的总体趋势:体形逐渐大型化,取食习惯从主动捕猎逐渐转向食用腐尸及骨骸。  相似文献   
995.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从信号转导角度探讨衰老性学习记忆减退分子机制,为延缓老年性记忆退化和治疗老年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主要从学习记忆相关信号转导蛋白角度,综述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结合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思路和方向,就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996.
抑癌基因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PTEN)基因的功能缺失往往会形成多种类型的癌症,它的表达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都受到严格的调控。本文对PTEN表达的调控机制以及PTEN的相关核质转运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7.
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生殖方式,精细胞只有通过花粉管穿过花柱才能到达子房、胚珠受精。花粉管在母本组织中的生长和引导包括孢子体控制(sporophytic control)和配子体控制(gametophytic control)两个连续的过程,现已克隆出不同阶段花粉管生长和引导的基因,通过分析其表达调控揭示出花粉管生长和引导的分子机制。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花粉管生长和极性引导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禾本科(Poaceae)和十字花科(Brassicaceae)植物花粉管引导的异同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98.
通过2009年6月调查航次,获得了营养盐等参数断面分布,表明咸淡水混合是控制营养盐分布的主要因素。为了解不同盐度梯度下浮游植物生长与营养盐吸收的关系,采集两个站位水样分别代表长江冲淡水(C1站)和外海水(I10站),按C1站水样比例,分100%、75%、50%、25%、0%不同比例混合进行现场模拟咸淡水混合培养,有以下认识:(1)平行结果表明培养过程中活体荧光极大值在100%混合组,且淡水比例越低,指数生长期0—48 h内生长速率越低,100%、75%、50%、25%组分别为1.18/d、1.12/d、1.14/d、0.77/d;(2)低于26盐度的水体中PO34-在48 h内可被迅速消耗而产生限制作用,是控制浮游植物生长的潜在限制因子;(3)除0%组外,各混合组DIN/P(DIN:溶解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NO3-+NO-2+NH4+)比值在浮游植物指数生长期有升高趋势,100%组DIN/P比值增加了一倍。各组培养48 h后DIN/Si比值逐渐降低至原来的0.7左右,初始DIN/Si小于一定时间内硅藻吸收的(ΔDIN/ΔSi)比,是造成各组DIN/Si比值减小的原因。以上结果表明咸淡水混合过程中形成的营养盐梯度可造成浮游植物生长程度和速率差异,且可因局部浮游植物旺发而改变海水营养结构。  相似文献   
999.
以长江一级支流小江上游的汉丰湖为研究对象,设置了4个采样点(影响组:A, B;对照组:C, D),应用碳、氮稳定性同位素探讨人类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对汉丰湖水生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水平生物类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组POM(颗粒有机物)和螺类碳、氮稳定性同位素比值范围分别为-25.93‰--24.63‰、4.12‰-9.86‰,-14.28‰--21.60‰、7.97‰-19.99‰;对照组POM(颗粒有机物)和螺类碳、氮稳定性同位素比值范围分别为-25.62‰--22.51‰、0.01‰-6.56‰,-22.96‰--19.21‰、6.75‰-8.89‰;不同组间POM和初级消费者螺类碳同位素比值无明显空间变化(P>0.05), 而氮稳定性同位素比值空间变化显著(P<0.05)。因此,在汉丰湖食物网中,氮稳定性同位素特征更好地反应了营养物质(人为输入)吸收和富集的信息。与固着藻类、鱼类等相比,POM和软体动物螺类更适合作为环境评价的指示物。影响组A、B样点的部分生物类群已经受到了人为营养物质输入的影响,影响强度B样点区域>A样点区域。结果建议加强汉丰湖水环境保护,控制污水排放量及提高污水处理水平,对于保护小江和三峡库区水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植被对多年冻土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作为冰冻圈的主体,多年冻土是岩石圈与大气圈水热交换的产物,它的存在、分布及水热过程受到多种时空尺度环境因子的控制和影响.植被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岩石圈与大气圈热量交换的媒介,它的存在和变化影响着多年冻土的水热过程和空间分布.文章综述了近几十年来植被对多年冻土影响的研究.首先,植被参与地气之间的水热周转过程,通过反射太阳辐射、贴地植被的吸水保水作用以及截留积雪作用等,对下伏冻土产生错综复杂的影响.但是不同植被类型的反射太阳辐射能力、保水与截留能力等各不相同,产生的影响大小有别.其次,同一植被类型的不同层次(如乔木层、灌木层等)对多年冻土的影响也不同,其中贴地植被产生的影响最显著.植被截留积雪,使得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和地表水分重分配复杂化,从而间接地影响多年冻土环境.因此当植被发生扰动后(如森林火灾和砍伐植被),就会对其所处的多年冻土环境产生各种不利影响,引发冻土灾害,甚至导致多年冻土消融.实际上植被与冻土同为寒区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长期地质和生物演化中形成生态平衡.因此,植被还常常被用于指示多年冻土及其空间分布.最后提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