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1篇
  免费   983篇
  国内免费   124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310篇
  2021年   728篇
  2020年   542篇
  2019年   585篇
  2018年   538篇
  2017年   414篇
  2016年   570篇
  2015年   730篇
  2014年   913篇
  2013年   892篇
  2012年   1047篇
  2011年   907篇
  2010年   487篇
  2009年   499篇
  2008年   532篇
  2007年   462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300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7篇
  1973年   7篇
  197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在大多数致病菌中都存在群体感应系统,而群体感应抑制剂就是以此系统作为靶点,在不影响细菌生长的情况下阻断细菌生物被膜形成或抑制毒力基因表达,不易导致耐药性的产生,是一种理想的抗菌增效剂。分子对接作为虚拟筛选技术之一,其目标具体、效率高、成本低,是药物研发的重要手段。本文重点介绍了分子对接的主要模块及其在研究群体感应抑制剂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63.
Xia  Jun  Hao  Xianzhe  Wang  Tangang  Li  Huiqin  Shi  Xiaojuan  Liu  Yongchang  Luo  Honghai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2023,42(1):319-334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 Exogenous substanc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sponse of cotton to low-temperature conditions during the germination stage,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相似文献   
64.
仿脑组织体模是指可以有效模拟人脑组织形状、性质的等效材料组织或数字模型,可以在实验中代表人脑组织的某些生理特性从而达到特定的研究目标,根据其物理形态,通常可分为固体、液体、数字体模3类。仿脑组织体模具有安全经济,配置简单并且可重复使用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脑部疾病诊断、系统安全性评估等研究。本文就仿脑组织体模的分类、物理特性和脑科学研究应用3方面进行论述,在阐述当前仿脑组织体模与真实脑组织存在一定性质差异的同时也说明其在替代真实脑组织实验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5.
流行性出血热地鼠肾细胞双价灭活疫苗的人体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士  黄永成 《病毒学报》1993,9(2):144-151
  相似文献   
66.
67.
Th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ies (PCEs) of all-polymer solar cells (all-PSCs) have already exceeded 17%. However, the limited absorption range of an all-polymer system results in significantly reduced short-circuit current density (Jsc), which eventually influences the PCE improvement. To broaden the light absorption of polymer acceptors, herein, benzotriazole is introduced in the core unit of small molecule acceptors and thus two narrow-bandgap polymer acceptors named PTz-BO and PTz-C11 featuring the same molecular backbone and different side-chain length are synthesized. Compared with PTz-C11, the PTz-BO based-all PSCs deliver a slightly reduced Jsc, a large open-circuit voltage (Voc) and a low voltage loss below 0.50 V. Moreover, ternary all-PSCs are constructed by introducing PTz-C11 as a guest component. Benefiting from the reduced recombination, improved exciton generation and dissociation, and balanced charge transport, a high efficiency of 16.58% is obtained for the ternary all-PSCs, with a high Jsc over 25 mA cm−2 without sacrificing the Voc. Such result represents the highest efficiency reported for benzotriazole-based all-PSCs in the literature thus far. This work demonstrates the great potential of benzotriazole for the synthesis of efficient narrow-bandgap polymer acceptors.  相似文献   
68.
69.
70.
为探究燕麦(Avena sativa)-绿豆(Phaseolus radiatus)间作效应及氮素转移特性, 在不施氮肥的大田试验条件下, 设置3种种植模式(燕麦单作、绿豆单作和燕麦-绿豆间作), 采用传统挖根法和15N同位素标记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间作系统中燕麦侵袭力强于绿豆, 绿豆生长受到抑制。整个生育期, 间作燕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比单作增加14.9%-33.1%, 2年成熟期间作燕麦的氮素积累量比单作分别提高53.1%和44.8%; 间作减少了开花结荚期绿豆氮素积累量和根瘤重量, 降低了绿豆的固氮效率, 绿豆的固氮效率2年平均降低23.7%, 生物固氮量平均减少11.66%。间作绿豆向燕麦的氮素转移率2年平均值达31.7%, 氮素转移量为212.16 kg∙hm-2。燕麦-绿豆间作降低了开花结荚期绿豆的根瘤固氮酶活性和固氮效率, 但绿豆体内氮素转移增加了燕麦对氮素的吸收利用, 实现了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的相互调节和促进, 优化了农田生态系统的氮素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