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29篇
  免费   1911篇
  国内免费   6016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423篇
  2022年   655篇
  2021年   1052篇
  2020年   864篇
  2019年   978篇
  2018年   708篇
  2017年   686篇
  2016年   800篇
  2015年   1136篇
  2014年   1402篇
  2013年   1441篇
  2012年   1840篇
  2011年   1685篇
  2010年   1318篇
  2009年   1293篇
  2008年   1384篇
  2007年   1328篇
  2006年   1261篇
  2005年   1029篇
  2004年   778篇
  2003年   749篇
  2002年   626篇
  2001年   576篇
  2000年   526篇
  1999年   388篇
  1998年   202篇
  1997年   159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7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4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992.
993.
以江苏省苏州吴中区山地种植的24个枇杷果园的‘白玉’枇杷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土壤、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间及其与果实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筛选影响枇杷果实品质的土壤、叶片和果实的主要矿质元素和影响叶片矿质元素的主要土壤矿质养分因子,为改善枇杷果实品质的果园营养管理技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枇杷果实品质指标在不同果园间存在较大差异。(2)枇杷果实品质主要受其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影响,其中:枇杷单果质量与叶片中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果实中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叶片中N和Mg元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实中P、Mn元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实中Ca、Mg元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叶片中N和Zn元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果实中N、Mn元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果实中Ca元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3)果实品质指标与土壤矿质养分含量的相关性较弱,土壤矿质养分主要通过影响叶片矿质元素含量,进而间接影响果实品质,其中土壤中P、K、Ca、Mn、Cu元素对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影响较大。研究认为,提高土壤中P、K、Zn含量并减少土壤Ca含量是东山山地枇杷果园土壤管理的关键技术途径;提高叶片中N含量以及果实中N、P、Mn含量和减少果实中Ca、Mg含量是改善东山山地枇杷果实品质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黄壤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磷对长期不同施肥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进行了22年的黄壤稻田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分析了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碳(C)、磷(P)与微生物生物量C(MBC)、P(MBP)的变化及其耦合特征,旨在探讨黄壤地区合理培肥模式以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试验包括10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单施氮肥(N)、磷钾配合(PK)、氮钾配合(NK)、氮磷配合(NP)、氮磷钾配合(NPK)、单施有机肥(M)、3种有机无机肥配施(1/4M+3/4NP、0.5MNP、MNPK).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N和NK处理土壤有机碳(TOC)、全磷(TP)、MBC、MBP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施磷处理(PK、NP、NPK)则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与不施肥和施用无机肥相比,施用有机肥各处理TOC、MBC、MBP及MBP/TP均显著增加,其中M和MNPK处理增幅最大.MBC/MBP、TOC/MBP、MBC/TP以施用有机肥处理最低,N处理最高.土壤MBC、MBP及其耦合关系与土壤TOC和有效磷均呈极显著相关,TOC是影响MBC、MBP、MBP/TP的直接因素,而有效磷则是影响MBC/MBP、TOC/MBP、MBC/TP的直接因素.土壤MBP及碳、磷耦合关系各指标可以有效区分单施化肥和施用有机肥的不同施肥方式,可作为评价黄壤稻田磷素肥力的生物学指标.配施有机肥是增加黄壤稻田磷有效性、提高土壤供磷潜力和保持土壤生物健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7.
998.
为探讨冬季覆盖作物还田对稻田土壤碳库的影响,通过冬季种植油菜、紫云英、黑麦草、马铃薯,并以冬闲为对照进行大田试验,测定了不同冬季作物模式下早稻和晚稻的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并计算了稳态碳、碳库活度、活度指数、碳库指数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结果表明:冬季作物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早稻和晚稻后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8%和3%~18%;油菜、黑麦草和紫云英还田均促进了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增加,早稻后增加16.2%~84.2%,晚稻后增加24.4%~28.1%;冬季作物还田增加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增加幅度为1.4%~41.8%.综上所述,冬种作物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的固碳效应,并提升土壤质量,以种植黑麦草、紫云英的综合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评定持续性军事职业活动对平衡能力的影响及视觉系统在其中的作用,为精准军事运动训练提供依据。方法:54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年龄(20.28±3.72)岁;身高(173.21±5.67)cm;体重(64.29±5.12) kg,在36 h的时间内完成多项军事科目,记录全程运动负荷(随机抽取11人),军事活动结束后进行睁眼平衡能力测试(54人)和闭眼平衡能力测试(随机抽取27人)。结果:内部负荷,与安静状态相比,军事职业活动中的心率(HR)、运动后的过氧消耗(EPOC)和运动冲量(TRIMP)值均显著增加(P<0.05);平衡能力,与睁眼安静值相比,军事职业活动后睁眼状态下整体、前后和左右方向的重心动摇距离和速度均显著增加(P<0.05),而整体、前后和左右动摇面积,前后和左右方向的最大动摇径,以及运动椭圆面积无显著变化(P>0.05);与闭眼安静值相比,军事活动后闭眼状态下平衡能力所有指标均显著增加(P<0.05)。结果表明视觉可控制持续性军事职业活动后人体重心动摇的幅度和面积。结论:长时间军事职业活动会损害人体的平衡能力,持续性的军事职业活动后,闭眼状态下平衡能力的破坏程度较睁眼状态大,表现为重心动摇幅度和范围的增加,表明视觉系统在控制姿态稳定方面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物种分布信息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至关重要。基于物种访查数据和气候数据,采用基于物种生境偏好、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构建的生态位模型,综合考虑物种出现点和环境变量,预测了高黎贡山白尾梢虹雉Lophophorus sclateri、血雉Ithaginis cruentus、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的潜在分布区域。结果表明,模型对4种雉类的预测均达到较好效果;白尾梢虹雉、血雉、白鹇和白腹锦鸡的潜在生境总面积分别为6 432 km^2、8 464 km^2、9 573 km^2和13 691 km^2,白鹇和白腹锦鸡的潜在生境面积大于白尾梢虹雉和血雉,但后两者具有更多的高质量生境。高黎贡山北段是4种雉类潜在生境的重叠区,为高黎贡山雉类保护的优先区域,尤其是白尾梢虹雉,建议加大该区域的雉类调查和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