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6篇
  免费   1210篇
  国内免费   5223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328篇
  2022年   521篇
  2021年   583篇
  2020年   541篇
  2019年   573篇
  2018年   342篇
  2017年   407篇
  2016年   362篇
  2015年   562篇
  2014年   688篇
  2013年   687篇
  2012年   946篇
  2011年   816篇
  2010年   821篇
  2009年   845篇
  2008年   891篇
  2007年   850篇
  2006年   863篇
  2005年   717篇
  2004年   540篇
  2003年   476篇
  2002年   440篇
  2001年   417篇
  2000年   381篇
  1999年   246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6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4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白翅叶蝉是福建省水稻的重要害虫,苗期受害严重者,整片稻苗苍白,甚至枯死;早稻孕穗、抽穗期常大量发生为害,影响谷粒饱满度,造成减产。福州和闽侯地区一年发生4代,部分5代。成虫越冬。冬季日平均温度达11℃以上时仍能取食为害。春季成虫侵入稻田,4月下旬前后大量产卵,5月中旬虫数激增,5月下旬或6月初达到高峰。早稻收割时由于农事活动引致若虫大量死亡。晚稻田于8、9月虫数较多,但危害不如早稻严重。10月中旬以后成虫逐渐离开稻田,迁往越冬场所。 寄主植物幼嫩茂密和较大湿度的小生境有利于白翅叶蝉的发育繁殖。大发生的气候因子主要是春季多雨。适宜的温湿度范围为温度20—25℃,相对湿度85—90%。 DDT单独使用或DDT与666混用防治白翅叶蝉都能收到满意的效果。早稻秧田宜在播种后两周施药防治;本田于5月中旬虫口密度开始增长之际施药,亦能抑制为害。冬季小麦出土以前清除田边杂草,也是一项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2.
L7811鼠腹水肿瘤细胞^31P核磁共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1)P核磁共振技术(~(31)P-NMR)研究了L_(7811)鼠腹水肿瘤细胞和615系鼠胸腺细胞(正常对照细胞)。结果发现在肿瘤晚期阶段,L_(7811)腹水肿瘤细胞的含磷化合物未进入完全不活跃状态。此外,腹水肿瘤细胞的磷脂组成与含量亦有明显改变。因此,~(31)P-NMR谱可做为观察肿瘤细胞内能量生成和某些磷脂合成宏观动态过程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3.
Abstract. During the annual life cycle of the bumble bee Bombus terrestris (L.) colony, there is a stage characterized by worker reprodu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the queen. It has been proposed that this is a result of a decrease in queen inhibition. This hypothesis was examined by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queens taken from colonie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on several aspects of worker physiology and behaviour: rates of Juvenile Hormone (JH) release in vitro , ovary development, and behaviour associated with reproduction. After optimizing and validating the radiochemical assay for JH release for bumble bee workers, we found that queenless workers had significantly more developed ovaries and higher rates of release of JH than did queenright workers, confirming and extending previous findings that suggest that bumblebee ovarian development is under JH control. Mated queens, separated from their colony and brood, can have the same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 of callow workers. In contrast, workers confined with virgin queens or in queenless groups 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rate of release of JH, overt aggression and threatening behaviours. However,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rates of release of JH between workers confined in groups in the laboratory with queens taken from colonies either before or after the onset of worker reproduction. Furthermore, overt aggression and threatening behaviours were similar and low in both types of groups. These results gave no support to the hypothesis that a decrease in queen inhibi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onset of worker reproduction. We also show that young workers reared in colonies either before or after worker reproduction occurs, or in queenless colonies, all demonstrated similar, low rates of release of JH.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older workers may inhibit the corpora allata of younger workers in queenless colonies.  相似文献   
24.
黄洛秀  程珍风 《生理学报》1996,48(4):329-336
在浅麻醉大鼠上,在延髓腹内侧结构内观察到三种具有不同放电类型的细胞,即乃尾前放电骤停的撤反应细胞,甩尾前放电骤增的给反应细胞和甩尾无关的中性细胞。电刺激外侧缰核可抑制撤反应细胞的自发放电,加强给反应细胞自发放电,从而易化两类细胞的甩尾相关反应,同时易化伤害刺激引起的甩尾反射。实验结果说明,外侧缰核对节段性防御反射有易化作用,这种易化作用可能是通过延髓内撤反应和反应细胞的协同活动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5.
滇产薄荷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滇产38个薄荷样品,测定了样品的得油率及化学成分。滇产薄荷的得油率在0.18% ̄0.52%之间。从挥发油中鉴定出了100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含醇、酮、酯、萜烯类化合物。栽培的家薄荷挥发油富含香芹酮、柠檬烯,其化学分类属于香芹酮系列。野生薄荷挥发油富含薄荷醇和薄荷酮,属于薄荷酮系列;部分野薄荷样品,富含香芹酮、环氧辣薄荷烯酮或芳樟醇,属于混合系列。  相似文献   
2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龙眼内源激素及花芽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PP333和GA对龙眼(DimocarpuslonganaLour),成花的作用及其与内源激素的关系。结果表明,PP333处理后,iPA含量明显高于GA的处理,而GA含量则呈现由高到低逐渐下降的趋势,GA处理正好相反,PP333处理后芽中的ABA含量明显低GA处理,表明高含量的GA和ABA不利于花芽分化,而高含量的细胞分裂素则有利于花芽分化,外施P333可缩短花序长度,提高着果率和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27.
大鼠卵巢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在CHO中的表达和扩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利用二氢叶酸还原酶放大系统将大鼠LH/hCG受体(记为F-hCGR)及其胞外肽段(记为T-hCGR)在中国苍鼠卵巢细胞(CHO)中的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F-hCGR为一条蛋白质带,其表观分子量为92kd,而T-hCGR为35kd和37kd两条带。表达受体对其配基hCG表现出高的亲合力,F-hCGR的解离常数为7×10-9mol/L,T-hCGR为6.4×10-9mol/L。表达F-hCGR的转染CHO细胞可结合125I-hCG,而表达T-hCGB者不结合125I-hCG。这提示F-hCGR主要存在于细胞质膜表面上。表达F-hCGR的转染CHO细胞能刺激。cAMP的形成,而表达T-hCGR者不能刺激cAMP形成。免疫荧光定位结果表明,T-hCGR主要分布于质膜的细胞质侧以及胞内其他一些细胞器膜上。用免疫亲和层析可以得到纯化的T-hCGR。  相似文献   
28.
昆虫核酸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原  袁锋 《昆虫分类学报》1995,17(3):180-184
本文从研究对象、方法、类群、内容等方面综述了近十年来昆虫核酸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概况。文中首先介绍了RFLPA、探针杂交及DNA指纹、PCR与RAPD-PCR、顺序分析方法及应用情况,列举了在双翅目、膜翅目、同翅目、直翅目等目昆虫中的研究进展,并从居群遗传结构、分类学研究、系统发育和分子进化4个方面总结了昆虫核酸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内容和主要成果,最后指出RAPD-PCR与RFLP联合用于测序是近期昆虫分子系统学上最有应用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
本文报道亚洲小车蝗痘病毒感染黄胫小车蝗引起的病理学变化.该病毒主要感染寄主脂肪体,其次为血细胞.球状体有3种类型:大球体、椭球体和小球体,大小分别为30.41μm×25.40μm、6.58μm×4.78μm和3.35μm×2.60μm.病毒粒子为椭球形,大小为230 nm×176 urn,囊膜表面具有球状亚单位,直径为16nm,使病毒粒子看上去似桑椹,侧体为圆筒形,髓核内绳索状物质似有2折,在横切面上是2个圆点.病毒粒子的发育包括以下4个主要阶段:病毒发生基质的产生;球状颗粒的形成;内核和侧体的分化;髓核和衣壳的进一步分化.成熟病毒粒子逐渐包入球状体.该病毒可感染同属蝗虫.  相似文献   
30.
研究了采自伊朗不同害虫的两种广赤眼蜂种群(T.evanescens A和T.evanescens B)的滞育,在米蛾卵内用恒温8℃,5℃或变温(11-23)℃-11℃容易地诱导T.evanescens A进入稳定的滞育,但却不能用同样的温度和寄主诱导T.evanescens B进入滞育.试验表明,母代的寄主和避免复寄生的能力可能在广赤眼蜂滞育诱导种内变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