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2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59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三峡库区松材线虫病扩张速度对人为活动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材线虫病是我国森林重要的检疫性病害,除自然媒介天牛传播,人为因素介导的传播在松材线虫病扩散和蔓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在我国松材线虫病的重点发生区域三峡库区,研究马尾松林景观格局和以人为活动强度为主要因子的松材线虫病扩散规律,尝试揭示松材线虫病扩散机制。结果显示三峡库区的疫点数在近年有上升趋势,各地区发病率得到一定控制;在疫区和非疫区,马尾松林斑块聚合度最大的是非疫区的大渡口,为98.6406;斑块分离度最大的是非疫区的秭归,为0.9318;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马尾松林景观格局和松材线虫病之间没有相关性。进一步研究了松材线虫病和人为活动强度的联系,结果显示松材线虫病发病率和地区路网密度、人口总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和地区GDP、货运周转量相关性小。宜昌的松材线虫病发病率和路网密度的相关系数为0.985,和人口总数的相关系数为0.866;重庆的松材线虫病发病率和路网密度相关系数为0.924,和人口总数相关系数为0.999;其次基于路网密度和人口总数,对三峡库区松材线虫病疫情在未来十年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随着路网密度和人口总数的扩增,宜昌松材线虫病也将呈现逐步增大的趋势,R~2值为0.919和0.637;重庆发生趋势一致,R~2值为0.976和0.992。  相似文献   
942.
洪桦枫  常艳芬 《广西植物》2017,37(10):1290-1300
膜叶铁角蕨属隶属于铁角蕨科,全世界约有30种,我国分布有18种,是该属植物的分布中心之一。到目前为止,膜叶铁角蕨属的物种数目和物种分类还存在很大争议,一些物种的界限和定义还模糊不清,为了得到一个自然的膜叶铁角蕨属分类系统,还需要对膜叶铁角蕨属的物种分类做进一步研究。该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膜叶铁角蕨属10种植物的形态特征,包括孢子形态特征、叶柄和根状茎上的鳞片形态特征、叶片形态、羽片形状以及叶脉特征等进行详细观察分析,探讨了各个形态特征间的关系以及膜叶铁角蕨属植物的物种分类。结果表明:膜叶铁角蕨属植物的叶片及羽片等形态特征存在很大区别,叶柄和根状茎上的鳞片以及孢子形态的种间差异虽然不大,但其在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细微差别仍可作为部分种类的鉴定依据。该研究结果为膜叶铁角蕨属植物的物种分类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43.
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实现抗肿瘤作用的治疗方式,现已成为对抗肿瘤的新型有效疗法.然而,抑制性肿瘤微环境的存在可使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大打折扣.本文将以肿瘤微环境的组成、分类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为出发点,探讨通过放化疗、免疫检查点、基因修饰免疫细胞以及多种联合治疗等方式应对抑制性肿瘤微环境,使免疫治疗发挥最大疗效.  相似文献   
944.
施肥对降香黄檀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施肥对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影响,为不同经营目标的降香黄檀人工林培育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以8年生降香黄檀为对象,设置N(185.6 g N/株)、P(120 g P2O5/株)、K(120 g K2O/株)、PK(120 g P2O5+120 g K2O/株)、NPK(185.6 g N+120 g P2O5+120 g K2O/株)以及不施肥(对照)等六个处理,调查施肥后盛花期内一年生新梢、叶、花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6个施肥处理间降香黄檀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差异显著(P<0.05)。N处理的营养枝率、营养枝复叶数和小叶宽分别比对照提高40.25%、21.75%和9.52%,花序直径和花序生物量则降低12.75%和48.63%,显示N肥能促进降香黄檀营养生长,抑制生殖生长,有利于大径材培育;P、PK处理的营养枝率较对照显著降低47.96%和46.84%,表明P肥和K肥能促进生殖生长,有利于良种选育;NPK处理能同时显著促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其营养枝率、营养枝长度、营养枝复叶数、营养枝小叶长、宽和枝生物量比对照提高26.04%、68.16%、32.98%、15.20%、11.40%和83.60%,花序数量和花序生物量亦提高54.20%和49.84%。因此,在降香黄檀人工林培育实践中,可通过调整肥料的NPK配比(偏向N或PK)以实现营养生长或生殖生长调控之目的。  相似文献   
945.
臭柏群落在不同演替阶段某些群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雨  王林和 《植物研究》2008,28(1):109-113
毛乌素沙地臭柏群落自发演替的基本过程为:半流动沙地沙竹 +沙米(有时是白沙蒿)群落→半固定沙地油蒿+臭柏群落→固定沙地臭柏+硬质早熟禾群落→固定沙地臭柏群落→老固定沙地臭柏+苔藓群落,最后可能发展成为地带性的本氏针茅草原。演替早期向演替亚顶级群落发展过程中物种多样性逐步增加,生态环境逐渐变湿。随着臭柏的衰退,某些喜湿植物的退出,物种多样性开始减少,群落生境向旱生化发展。  相似文献   
946.
947.
雄性中华乌塘鳢贮精囊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组织学、透射电镜及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研究了雄性中华乌塘鳢贮精囊的形态结构 ,并探讨其功能。结果表明 ,贮精囊是一对精巢的附属腺体 ,结缔组织隔膜将贮精囊分隔成为许多小室腔。被膜和隔膜中含有平滑肌纤维、毛细血管、成纤维和纤维细胞以及间质细胞。隔膜上排列单层上皮细胞 ,呈柱形、立方形或扁平形 ,生殖季节粗面内质网、管状嵴线粒体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 ,上皮细胞顶部聚集许多无膜包裹的分泌颗粒 ,分泌后细胞器退化 ,胞质中出现大量的大空泡。成纤维细胞具有合成分泌胶原蛋白的结构特征。贮精囊中的间质细胞与精巢中的Leydig型间质细胞形态特征相似。在生殖高峰期不论贮精囊的近端、中央或远端均先后贮存大量的精子 ,混合在分泌物中 ,贮精囊不同小室的上皮细胞发育并不同步。精液加贮精囊液的实验表明 ,贮精囊液有助于增强精子活率和延长精子寿命 ,并能促进受精率的提高。贮精囊纤维丝状分泌物呈深紫红色的PAS阳性反应 ,提示分泌物为粘多糖蛋白 ,贮精囊液含有 17α羟孕酮、PGE2 和PGF2α,能体外诱发雌亲鱼产卵 ,具有性外激素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8.
水稻淀粉分支酶基因5′上游区缺失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研究水稻淀粉分支酶基因 (sbe1) 5′上游调控区中存在的顺式作用元件 ,我们将水稻sbe1基因翻译起始点 (ATG) 5′上游区 1.2kb(- 10 96~ 74bp)片段经过不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及外切核酸酶ExoIII部分消化 ,得到 4个 5′端缺失的片段。将这些缺失片段分别与 gus基因编码区连接 ,构建成融合质粒 ,经土壤农杆菌 (Agrobacterium)介导引入水稻 ,定量测定转基因水稻植株未成熟种子中的 gus酶活力。结果表明 ,- 5 16~ 6 4bp的sbe1启动子片段可以驱动gus基因的高表达 ,其它 3个启动子片段 (- 10 96~ 74bp ,- 2 95~ 74bp ,- 146~ 6 4bp)驱动 gus基因表达的能力较低。推测在sbe1基因 5′上游区 - 5 16~ - 2 95bp片段中可能存在能使 gus基因高表达的增强元件  相似文献   
949.
通过对水稻(Oryza sativa L.) 4号染色体一段323 kb 的序列测定和分析,在其中108 kb的区域内发现了一个由14个编码S位点相关的受体样蛋白激酶(SRK)基因组成的基因簇.RT-PCR实验证明了这14个基因中有9个基因表达,并且这9个基因有不同的表达模式: 其中2个基因主要在生殖器官中表达, 而另外7个基因在水稻的营养和生殖器官中均有表达.对这些基因的预测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表明他们的细胞外受体部分均和甘蓝的SLG蛋白高度同源,而细胞内的激酶区都包含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中特异的氨基酸.  相似文献   
950.
HMBA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HMBA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周期G_0/G_1期阻滞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和核酸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显示,HMBA可明显上调p21~(WAFl/CIPl)、p16蛋白表达并增强p21~(WAFl/CIPl)基因转录,同时对CDK4、Cyclin D1蛋白表达以及c-myc基因转录均具有明显的下调作用。结果表明,HMBA可通过增强p21~(WAFl/CIPl)、p16基因表达而抑制Cyclin D1-CDK4活性,最终导致细胞进入S期所需的c-myc等基因转录活性下降,从而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_0/G_1期,诱导人肝癌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