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1篇
  免费   582篇
  国内免费   237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399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338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8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Influence of soil moisture on the supercooling capacity and associated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overwintering larvae of the rice stem borer Chilo suppressalis was examined by exposing larvae to soil moistures of 25, 50, 75 and 100% of saturated soil water content (SSWC) at ambient temperature for 30 d from December 2007 to January 2008 in Beijing, China. At the end of the exposure, supercooling points (SCPs) varied significantly among the treatments, the lowest being in the larvae exposed to soil moisture of 25% SSWC. Fresh weigh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larvae exposed to soil moisture of 100% SSWC than in those kept at 25 and 50% SSWC. Dry weight and body water content (% fresh weight) were not different among the treatments. Glucose and trehalose contents were markedly lower, and glycerol cont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larvae confined to soil moisture of 25% SSWC than in those exposed to the other soil moisture treatments. It is suggested that variation in body water content (% fresh weight) contributes to the differences in SCPs of the overwintering C. suppressalis larvae in all treatments, but the influence of soil moisture treatments on supercooling capacity are caused through changes in glycerol content.  相似文献   
992.
The genus Hemistola Warren from China is reviewed, and seven new species are described: H. viridimargo, sp. nov., H. glauca sp. nov., H. asymmetra sp. nov., H. arcilinea sp. nov., H. flavifimbria sp. nov., H. orbiculosoides sp. nov. and H. stueningi sp. nov. Two species, acyra and christinaria, are transferred from Hemistola to Maxates and Comostola, respectively: Maxates acyra comb. nov. and Comostola christinaria comb. nov. Including the 25 species previously known from China, a total of 32 species is now recorded. All Chinese species are redescribed. Generic characters based on all species are summarized. Illustrations of adults and genitalia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993.
显动宙(也译为显生宙)创新大爆发导致了动物门类的幕式出现,并非"瞬间"或"同时发生".狭义寒武纪大爆发代表三胚层动物的首次大辐射,包括2大幕(不宜定义为"序幕"和"主幕"):第一幕为"小壳幕",规模较大.基本完成了原口动物亚界中触手担轮类和蜕皮类两大谱系的轮廓构建;第二幕以澄江动物群为代表,它既延续并扩展了前期海绵类、双胚层动物和原口动物的兴旺,更诞生了后口动物亚界完整的"5+1类群":即全部五大现生类群(棘皮类、半索类、头索类、尾索类、脊椎类)的原始代表和"遗失了"的古虫动物门.至此,随着多数动物门类的陆续面世,大爆发宣告基本终结.该爆发的前奏即"埃迪卡拉幕","试验性"地创造了各种成功的和不成功的基础动物和原口动物的少数先驱.寒武纪爆发与其前奏之间并无实质性间断,可合称为显动宙早期创新大爆发,它导致了整棵动物形态树的框架成型.  相似文献   
994.
韩琳琳  侯琳  宋金莲  周立冬 《生物磁学》2009,(24):4708-4711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NF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水平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7例乳腺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和15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分析NF2基因的甲基化与某些临床参数及mRNA表达的关系。结果:NF2基因启动子区在乳腺癌、癌旁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甲基化频率分别为57.4%(27/47)、23.4%(23/47)和0%(0/15),且乳腺癌组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NF2基因发生甲基化与发病年龄、组织分型、转移和组织分级无相关性。乳腺癌组NF2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0.16±0.11)明显低于相应的癌旁组(0.27±0.14)及乳腺良性病变组(0.64±0.17()P<0.05)。NF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频率与其mRNA表达呈负相关(Spearman’sr=-0.314,P<0.05)。结论:NF2基因发生甲基化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NF2mRNA表达与NF2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95.
韩亚蓉 《生物磁学》2009,(15):2895-2898
目的:探讨双氧水催化合成对硝基苯甲酸乙酯的可行性,并考察了反应物的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单因素设计实验与正交设计实验,分析比较这两种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采用数字熔点仪测定样品的熔点;用GC112A型气相色谱仪测定了产物的纯度;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产物的结构。结果:双氧水可以作为合成对硝基苯甲酸乙酯的催化剂。综合分析可知:当无水乙醇和对硝基苯甲酸的摩尔比为4:1,催化剂含量为10%,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2.5-3h时酯化产率可达到最高值。结论:双氧水催化对硝基苯甲酸、无水乙醇合成对硝基苯甲酸乙酯的效率较高,产品纯度高,环境污染小,不失为一种新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996.
从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技术手段、蛋白质组学在人类不育及精卵相互识别并结合的机理研究、免疫法开展男性避孕方法的研究及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在家畜繁殖环节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蛋白质组学在人类生殖及动物繁殖环节相关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说明蛋白质组学已经成为生命科学未来发展的主要分支之一,为揭示生命个体的蛋白质动态变化提供了技术手段和理论基础,并将在药物开发,生命活动机理研究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也必将会在家畜繁殖学领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复发性自然流产与染色体罗伯逊易位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G显带技术行染色体核型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结果:57对复发性自然流产夫妇中,检出罗伯逊易位染色体核型4例,检出率3.51%。结论:罗伯逊易位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进行常规的染色体检查及遗传咨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应用荧光核染色技术、酯酶同工酶鉴定技术,对黑木耳亲本双核菌株、原生质体单核菌株和单-单杂交菌株进行筛选鉴定。结果表明:荧光核染色技术可快速有效地鉴定获得菌株的核相,酯酶同工酶技术可准确地区分单核菌株及杂交新菌株的不同核型,研究得到1个酶带差异显著的新菌株。  相似文献   
999.
韩珊  朱天辉 《菌物学报》2009,28(4):535-540
寄生隐丛赤壳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菌株经液体培养,石油醚萃取其发酵液获得对板栗带叶嫩枝具有致萎活性的粗提物,以氯仿:石油醚:甲醇(6:2:2)作洗脱剂,粗提物经硅胶色谱分离,共得到3组纯组份,其中第1组份(Cp-I)对板栗幼苗致萎活性较高.质谱、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测定表明Cp-I分子量为278,化学式为C<,16>H<,22>O<,4>.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不同生育时期耐冷性鉴定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204份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水稻发芽期、芽期、幼苗期、孕穗期等耐冷性鉴定及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各生育时期耐冷性在籼粳亚种间、各种质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粳稻种质的耐冷性明显强于籼稻种质,但籼稻种质中也存在耐冷性较强的种质。高阳淀稻大红芒、肥东塘稻、木樨球、卫国、兴国、山酒谷、中花8号等粳稻种质和包选21号、红米三担白、寸谷糯、红谷等籼稻种质在水稻各生育时期均表现较强的耐冷性,在水稻耐冷性育种及耐冷基因发掘研究中应加以利用。自然低温和冷水胁迫下水稻结实率与低温下发芽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死苗率呈显著负相关,即低温下发芽期耐冷性和芽期耐冷性强的水稻种质一般表现为较强的孕穗期耐冷性。认为低温下发芽率和芽期低温处理后的死苗率可以作为孕穗期耐冷性早期鉴定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