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一些虫生真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采自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下垂虫草(Co-rdyceps nutans),金龟子虫草(Cordyceps scarabaeicola),蝉拟青霉(Paecilomyces cicadae),撑拟青霉(Paecilomyces suffultus),爪哇拟青霉(Paecilomyces javanicus)和暗绿拟青霉(Paecilomyces atrovirens)等14种昆虫病原真菌。其中撑拟青霉为国内首次报道的新记录种,暗绿拟青霉为一新种。此新种能以(1)在查氏琼脂上菌落暗绿、生长缓慢;(2)瓶梗基部球顶长颈瓶形;和(3)柱形分生孢子聚集成迭瓦状长链与已知种相区别。  相似文献   
22.
黔西南中三叠统 koninckinids 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儒林 《古生物学报》1993,32(2):232-249
首次描述了贵州西南部中三叠统koninckinids(康尼克贝类)3属6种,根据腕螺的支持构造类型将背内腕螺初带横伸,由腕锁,腕棒支持,与主基连接的类群归Koninckinidae;将腕螺初带横伸,缺失腕锁,螺带主层直接与铰板连接,螺带主层与副层分离,形成双重腕螺的贝体,且与Koninc-kinidae的腕螺支持类型明显不同的,建立新亚科Amphiclininae subfamily nov..腕螺初带向主突起基斜伸,与主突起基部延长部分连接,支持腕螺的类群,暂归扭月贝目根据贝体特征,认为背内具粗大圆锥状腕螺的Koninckina 其腕螺除诱导捕食功能外,可能还有制导贝体着底方向的作用.并对koninckinids产出层位和时代进行了对比和讨论.  相似文献   
23.
本文记述铲头叶蝉科(Hecalidae)长头叶蝉属(Bumizana)一新种。模式标本存放在贵州农学院。折端长头叶蝉Bumizana reflexana,新种(图 1-8)  相似文献   
24.
最近从云南省采集的吸虱标本中鉴定出一新种。记述如下。量度为毫米,括弧内为平均值。大齿鼠多板虱Polyplax dacnomydi Chin,新种 鉴别特征 近似附突多板虱Polyplax insulsa Ferris和亚洲多板虱Polyplax asiaticaFerris。侧背片Ⅱ及Ⅲ均有一根刚毛甚长。后腿跗节亦具小突如跗突多板虱。腹节Ⅳ-Ⅵ,在跗突多板虱,雌雄性均具背片;在亚洲多板虱则仅雄虫具背片。但在大齿鼠多板虱,则雌、雄虫腹节Ⅳ一Ⅵ均无硬化片;其侧背片无侧后角,呈圆弧形。  相似文献   
25.
26.
贵州凯里生物群中软舌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采自贵州台江县革东镇八郎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中的软舌螺化石,计有1种,3相似种和1个未定种。即:Ambrolinevitus cf.ventricosus,Glossolites?sp..Haplophrentis?cf.carinatus,Linevitus opimus,Hyolithes?cf.cariniferus.凯里生物群中软舌螺特点是:1)壳体通常较大,呈宽锥形;2)背、腹壳区分明显,常具中槽或中脊;3)特别是以软舌螺目中的软舌螺科和线带螺科的软舌螺保存数量最多。完全与欧洲、北美相当层位中出现的软舌螺组合面貌相似;并与澄江动物群中的软舌螺在演化特征上是可衔接的。凯里生物群中的软舌螺除具有世界性属种外。还具地区特有的属种。这对研究软舌螺的地理分布、演化进程以及与凯里生物群组合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共记述了中国窄头叶蝉属Batracomorphus Lewis20种。其中包括7新种:古丈窄斗叶蝉B.guzhangensis sp.nov.、齿突窄头叶蝉B.dentestyleus sp.nov.、叉突窄头叶蝉B.furcatus sp.nov.、细突窄头叶蝉B.gracilis sp.nov.、阔突窄头叶蝉B.lateprocessus sp.nov.、片马窄头叶蝉B.pianmaensis sp.nov.和斑翅窄头叶蝉B.puncta-tus sp.nov.;9个新组合。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28.
在整理贵州省荔波县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陆生贝类标本时,经鉴定发现1新种,即茂兰沟螺Dioryx maolanensis sp.nov.,文中对新种形态特征、栖息环境进行了描述,并对其相似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9.
茂兰自然保护区内捕猎现状与野生动物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访问调查,问卷调查及参与式社区评估(PRA)方法对茂兰保护区内捕猎活动的存在形式和捕猎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为:贫困,缺乏经济来源,为保护家畜家禽及农作物免受野生动物危害是茂兰自然保护区内群众捕猎的主要原因,捕猎人群为10-70岁的男性,捕猎对象包括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非重点保护动物。捕猎收入主要用于购生活必需品和送子女上学,因此改变保护区内捕猎现状的关键是改善当地经济结构和改变的生产方式等。  相似文献   
30.
本文报道采自中国西南地区贵州省的巨口长足虻属Diostracus Loew,1861三新种:白斑巨口长足虻D.albuginosus sp.nov.,薄叶巨口长足虻D.lamellatus sp.nov.,和双突巨口长足虻D.dicer-aeus sp.nov.。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作者所在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