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9篇
  免费   1241篇
  国内免费   4081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413篇
  2021年   418篇
  2020年   440篇
  2019年   535篇
  2018年   380篇
  2017年   367篇
  2016年   378篇
  2015年   540篇
  2014年   776篇
  2013年   706篇
  2012年   845篇
  2011年   828篇
  2010年   681篇
  2009年   657篇
  2008年   690篇
  2007年   715篇
  2006年   611篇
  2005年   545篇
  2004年   436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370篇
  2001年   341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0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急性低氧对大鼠血液中儿茶酚胺及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新波  郭学勤 《生理学报》1996,48(5):457-463
健康SD雄性大鼠,体重250-300g,麻醉、气管插管,用人工呼吸机经气袋供气,自发吸入氧浓度为9%的氧氮混合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联合检测法及电阻法检测循环血液中儿茶酚胺及全血血小权聚集性的动态变化。结果:急性低氧15min时血液中肾肾上腺素(A)浓度及全血血小板聚集性显著增加(P〈0.01),而去甲肾上腺素(NA)浓度虽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氧15min时血液中儿茶酚  相似文献   
22.
本工作对低频(2Hz)和高频(100Hz)电针引起大鼠中枢Fos/Jun表达和三类阿片肽基因表达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并用针对c-fos/c-jun的反义寡核苷酸(ODNs)对电针引起的Fos/Jun表达进行选择性阻断,然后观察阿片肽基因表达是否受到影响,以确定Fos/Jun复合物在电针引起阿片肽基因表达中的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2Hz和100Hz电针引起脑内不同部位的Fos/Jun表达;(2)2Hz电针使前脑啡肽原(PPE)mRNA表达大幅度增高,100Hz电针也能增加PPEmRNA的转录,但不如2Hz电针的作用显著;但100Hz电针能使某些脑区的前强啡肽原(PPD)基因转录加速,而2Hz电针没有这一作用;(3)用c-fos/c-jun反义ODNs特异地阻断Fos/Jun表达后,电针引起的PPD转录加速被明显阻断,而PPE表达不受影响。提示Fos/Jun是电针引起PPD(而非PPE)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  相似文献   
23.
以兔抗牛精子 Ig G为一抗 ,对植物精细胞蛋白进行 Western blot分析 ,发现兰州百合 (Liliumdavidii Duch.)精细胞和生殖细胞中各有一分子量为 64k D的蛋白显示阳性反应 ;在玉米 (Zea mays)精细胞蛋白中也发现了阳性反应条带 ,其分子量为 65 k D和 2 2 k D;而兰州百合花丝、花药壁和玉米黄化苗的蛋白中均没有阳性条带。用兔抗牛精子 Ig G对兰州百合精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 ,结果表明在兰州百合精细胞表面 ,有兔抗牛精子 Ig G的识别位点。根据以上结果 ,作者认为植物精细胞中有与动物精子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 ,它 (们 )主要分布于精细胞表膜上 ,并为精细胞所特有  相似文献   
24.
多胚水稻ApⅢ(双13)的胚胎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多胚水稻(Oryza sativa L.)ApⅢ的大量成熟颖果、人工萌发的幼苗和开花后3~5 d 的幼嫩颖果进行的整体解剖和显微制片观察表明:ApⅢ的5000粒成熟颖果中,89.0% 含单胚单苗,8.9% 和1.2%分别含双胚双苗和三胚三苗;700多粒幼嫩颖果中,90.0% ~95.0% 含单胚,5.0% ~7.0% 含双胚。因制片的数目有限,未见到含三胚的;在含单胚和多胚颖果中,胚均位于同一胚囊的珠孔端,未见到胚囊以外存在不定胚。根据上述结果,似可以认为ApⅢ单粒颖果的双胚和三胚是由同一胚囊内的卵细胞和1或2个助细胞受精或不受精发育而来的  相似文献   
25.
植被对于气候的反馈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地球表面两个平衡方程:热量平衡方程和水量平衡方程初步探讨了植被对于气候的反馈作用。研究结果指出,植被对于全球气候变化有减缓作用,植被的存在将使一地的径流量减少,增加了保水能力,对于一地降水量无显著影响,而对于气候变化的作用是增温还是降温须视具体地点的情况而定。对于中纬度地区,当某一区域的径流量的变化与下垫面反射率的变化满足关系:Δf = 5Δα×10- 4g/(cm 2·m in)时,地表温度并不因为下垫面反射率或径流量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研究结果还表明在制定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对策时必须因地制宜,以保证地球成为一个适于人类生存与持续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26.
为了验证转基因烟草中表达的外壳蛋白(CP)能够重新包被侵入的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假设,利用抗原表位标记的方法观察CP亚单位在病毒5′端的交换。通过PCR 方法将来源于鼠肝炎病毒(MHV) S蛋白的两个小肽段(11 a.a.和15 a.a.)的DNA序列分别插入TMV-U1 CP基因邻近3′端的两个位点,并构建了带有外源序列的TMV 侵染克隆V9 (11 a.a.)和E15 (15 a.a.)。通过体外转录反应,得到V9 RNA 及E15 RNA。突变病毒RNA 侵染烟草(Nicotiana tabacum )后表现不同特性。V9 和E15 侵染XanthiNN烟草后同野生型TMV一样产生枯斑。但是,当它们侵染Xanthinn 烟草时,V9 产生同侵染XanthiNN 烟草相同的枯斑,而E15的特性同TMV-U1几乎完全相同,能对Xanthinn 烟草进行系统侵染并在叶片中聚集大量的带有外源片段的外壳蛋白,而且病毒的结构极其稳定。V9 和E15 特性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外源片段在外壳蛋白中存在位置的不同影响了外壳蛋白的结构所致  相似文献   
27.
山西雏蝗属二新种:直翅目:网翅蝗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记述山西省雁北地区雏蝗属Chorthipus Fieber1852二新种,即郑氏雏蝗Chorthippus zhengi,sp.nov.和宽带雏蝗Chorthippus amplilineatus,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山西省农牧厅植保植检总结。  相似文献   
28.
用饲喂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的放射性前体[3 H]-Phe、[3 H]-尿嘧啶和[3 H]-胸腺嘧啶证实了油菜素内酯(BR)能促进绿豆上胚轴的生长和蛋白质、RNA 及DNA 的合成。用蛋白质和核酸合成抑制剂(CH、Act.D、5-Fu)进一步探讨它们对上胚轴伸长的抑制作用与蛋白质、RNA、DNA 和m RNA 合成之间的关系。证明了上胚轴的伸长依赖于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尤其是依赖于m RNA 的合成。说明BR是在转录水平上调节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上胚轴的伸长  相似文献   
29.
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应用于遗传病的诊断始于1981年。在十年时间里,这一基因诊断技术和分析方法不断得到发展和改进。随着越来越多的致病基因和连锁DNA多态片段的分离和克隆,该技术在分析缺陷基因性质,携带者检出和产前诊断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然而,RFLP技术复杂,耗费时间和费用较大,使其向临床推广应用面临很大局限性。因此,基因诊断的方法简化和技术改进大有必要。1985年首创的多聚酶链  相似文献   
30.
Bovine brain contains two calmodulin-dependent phosphodiesterase kinases which are separated on Sephacryl S-300 column. One of these kinases has been purified to homogeneity and shown to belong to the 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II family. Phosphorylation of the 63 kDa phosphodiesterase by this purified protein kinase results in the incorporation of 1.0 mol phosphate per mol subunit and an accompanying increase in Ca2+ concentrations required for the phosphodiesterase activation by calmodulin. The protein kinase undergoes autophosphorylation to incorporate 1.0 mol phosphate per mol of subunit of the enzyme and the autophosphorylated enzyme is active, independent of the presence of Ca2+. The autophosphorylation reaction as well as the protein kinase reaction are rendered Ca2+ independent in less than 15 seconds when approximately one mol phosphate per mol protein kinase is incorporated. The result suggests that activation of phosphodiesterase phosphorylation reaction may occur prior to the activation of phosphodiesterase and phosphatase during a cell Ca2+ flux via the protein kinase autophosphorylation mechanism.Abbreviations SDS sodium dodecyl sulfate - EGTA ethylene glycol bis (-aminoethyl ether) - N,N,N,N tetra acetic acid - EDTA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 cAMP cyclic adenosine 35 monophosphate This work is supported by grants from the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JHW), the Heart and Stroke Foundation of Alberta (JHW and RKS) and the Heart and Stroke Foundation of Saskatchewan (R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