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1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96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目的】明确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不同龄期幼虫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毒死蜱的敏感性及其与羧酸酯酶、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检测甜菜夜蛾不同龄期幼虫对药剂的敏感性,并检测了不同龄期幼虫体内羧酸酯酶、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结果】在所测定的5个龄期中,随龄期增加,敏感性逐渐降低,其中1~5龄幼虫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LC50分别为0.1010、0.3561、0.7568、1.4325和8.4390 mg/L,对毒死蜱的LC50分别为27.4632、46.8495、87.5222、129.3217和1 356.6770 mg/L。单头幼虫的羧酸酯酶、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随虫龄的增加而提高,与龄期间对药剂的敏感性呈负相关(由于外源化合物摄入量减少,5龄单头幼虫的多功能氧化酶活力略有降低)。【结论】甜菜夜蛾不同龄期幼虫对药剂的敏感性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在田间防治中,应选择对杀虫剂敏感性较高的低龄幼虫作为最佳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942.
平菇菌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深层发酵技术生产平菇粗多糖,时其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能力、铁离子螯合能力以及还原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菌丝体粗多糖和发酵液粗多糖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但2种多糖的抗氧化能力存在差异;茵丝体粗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较强,其EC。。值为2.20mg/mL;发酵液粗多糖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铁离子螯合能力以及还原力较强,其EC50值分别为0.72mg/mL、3.32mg/mL和7.91mg/mL。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多糖的浓度增加,其抗氧化能力也随之增强,呈量效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943.
目的:研究视网膜母细胞瘤结合蛋白6(RbBP6)对TNF-α激活的NF-KB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构建RbBP6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293T细胞中过表达,或利用RNA干扰技术敲低RbBP6的表达,采用NF-KB双萤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RbBP6对TNF-α激活的NF-KB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过表达RbBP6对NF-KB转录活性无明显影响,而瞬时干扰RbBP6能够明显抑制NF-KB的转录活性。结论:实验结果提示RbBP6在NF-KB信号通路中可能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4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降香黄檀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6-BA、IBA、GA 3等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降香黄檀种子进行萌发处理,测定降香黄檀种子中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降香黄檀种子在不同的萌发处理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萌发结束时淀粉含量由第3 d的0.6%下降至0.2%以下,其中6-BA处理后种子萌发前期(3~6 d)淀粉含量变化不大,后期则有一个显著的下降趋势;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降香黄檀种子蛋白质、脂肪含量变化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45.
目的建立培养技术,开发芽胞杆菌B13的微生态制剂。方法单因素实验后综合考虑,选择红糖、麸皮、豆粕粉、尿素等4个因素,每个因素3水平进行L9(34)正交试验。结果获得芽胞杆菌B13的最优碳源为葡萄糖,最优氮源为豆粕粉,最佳培养基成分为:红糖1%,麸皮1%,豆粕粉0.5%,尿素1%,磷酸氢二钾0.5%,水1 000 mL,pH 7.0~7.2。结论对最优培养基配方进行有效活菌数计数,芽胞杆菌有效活菌数为7.8×109CFU/mL。  相似文献   
946.
塔里木盆地南缘旱生芦苇生态特征与水盐因子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极端干旱区的克里雅河流域于田绿洲为靶区,结合经典统计学和冗余分析技术,研究了旱生芦苇生态特征与水盐因子的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统计学分析显示:芦苇沿河岸至荒漠方向株高、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减少、地下生物量增加,水分与土壤盐分也呈现一定的梯度变化规律。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水分为芦苇生态特征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地下水埋深和土壤水分与芦苇的生态特征呈现极显著的相关关系,钠吸附比、全盐与芦苇的生态特征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他指标与芦苇生态特征的相关性均不显著。水盐因子对芦苇生态特征影响的重要性排序为地下水埋深土壤水分钠吸附比全盐HCO-3pH值Cl-/SO2-4。综合水盐要素,水分对芦苇生态特征的影响大于盐分。  相似文献   
947.
研究围填海前后的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对促进海域管理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三角洲孤东海岸为例,依据1985—2005年该地区剖面地形实测资料以及利津水文站的水沙资料,利用海岸地形演变方法对冲淤数据进行了处理,并结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方法,分析了围填海前后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孤东海岸剖面表现为严重侵蚀下切,其中海洋作用占主导地位。根据冲淤演变结论,孤东海域可被分为堤内区、堤根区、堤前区和远岸区,1985—2005年各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情况表明,孤东海域围堤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巨大,并且随建堤时间增长而日益增大,而丁坝的修建可以有效改善沉积环境,减少生态损失。  相似文献   
948.
于晓娜  赵杰  祁瑜  黄永梅  龚吉蕊 《生态学报》2014,34(21):6067-6075
采用人工控制实验,对12%(T1)、16%(T2)和20%(T3)3种土壤水分条件下羊草和紫花苜蓿的净光合速率Pn、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ФPSⅡ、光化学淬灭q P、非光化学淬灭q N、水分利用效率WUE、株高、分枝分蘖数、生物量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1)ФPSⅡ和q P共同影响净光合速率,羊草和紫花苜蓿净光合速率对土壤水分的响应不同,紫花苜蓿的土壤水分生态幅要比羊草窄,羊草生长的最适土壤含水量为20%,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净光合速率呈单调递减趋势;紫花苜蓿的最适土壤含水量为16%,其净光合速率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呈非线性关系,存在明显阈值。(2)适宜土壤含水量有助于羊草和紫花苜蓿株高和分枝分蘖的生长。(3)在土壤水分低于适宜土壤含水量范围时,羊草和紫花苜蓿有相似的响应机制,都通过增加根系生物量来适应环境胁迫。  相似文献   
949.
马来沉香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来沉香茎段为外植体,分别对外植体的消毒、启动培养、增殖培养、壮苗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栽环节进行研究,着重探索马来沉香组织培养技术各个环节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马来沉香的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指导。结果表明:马来沉香最佳消毒方法是用0.1%升汞消毒4~5min;启动率最高的培养基配方是1/2MS+6-BA 0.2mg·L-1+NAA 0.1mg·L-1+蔗糖30g·L-1+琼脂5.8g·L-1,启动率达70.5%;增殖系数最高的培养基是1/2MS+0.1mg·L-16-BA+25g·L-1蔗糖+5.8g·L-1琼脂,增殖系数达2.9;最佳壮苗培养基是1/2MS+30g·L-1蔗糖+5.8g·L-1琼脂;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5.0mg·L-1+20g·L-1糖+6g·L-1琼脂,培养2d后移入1/2MS培养基继续培养,生根率为83%;马来沉香移栽较难成活,在泥炭土∶黄泥土(2∶1)的基质上成活率最高,移栽成活率65%。  相似文献   
950.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而致瘤性DNA病毒是多种恶性肿瘤的主要致病因子.致瘤性DNA病毒的整合可以使宿主细胞正常组织逐步向炎症组织转变,并可导致癌变.病毒整合可引起宿主细胞基因组不稳定和重排,产生新的融合基因,并导致宿主基因表达异常,也是病毒本身得以复制,逃避宿主免疫识别并长期维系自我生存的机制之一.本文综述了目前对致瘤性DNA病毒整合规律以及致瘤性DNA病毒整合致瘤效应的研究和进展,并展望致瘤性DNA病毒整合的研究方向以及在肿瘤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