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99篇
  免费   770篇
  国内免费   88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588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450篇
  2018年   454篇
  2017年   353篇
  2016年   433篇
  2015年   664篇
  2014年   812篇
  2013年   844篇
  2012年   983篇
  2011年   861篇
  2010年   514篇
  2009年   472篇
  2008年   543篇
  2007年   469篇
  2006年   367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8篇
  1978年   11篇
  1974年   11篇
  1973年   7篇
  1971年   9篇
  1967年   7篇
  196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961.
962.
963.
964.
965.
966.
967.
968.
采用透射电镜和光镜比较观察了中华水韭和云贵水韭雄配子体及其精子的发育特征。结果显示:(1)2种水韭的雄配子体的寿命只有15~30d,终生都在小孢子壁内发育。(2)雄配子体只含有1个原叶体细胞、1个精子器壁细胞和4个精细胞,前2个细胞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3)精子由精核、微管带、鞭毛、细胞质等4部分构成。(4)中华水韭雄配子体发生率为4.5%,平均每个雄配子体产生0.46个精子,精子游动速度约53μm/s,寿命8min;云贵水韭雄配子体发生率和产精量略高于中华水韭,但精子游动速度和寿命略低于中华水韭。研究认为,中国水韭濒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雄配子体产精率低、受到生殖生态限制、水污染对精子的危害等;雄性特征表明水韭在石松类中占有较高的进化地位;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绘出了水韭雄配子体的发育模式。  相似文献   
969.
970.
微生物共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本文对微生物共培养的发展历史及其在食品、农业、工业及污水净化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已知的共培养微生物之间的生态学关系进行了总结。人们利用微生物联合共培养、序列共培养和共固定化细胞混菌培养等技术来获得新的代谢产物,提高产量,改造传统发酵工业,生产能源物质,提高底物利用率,扩大底物范围,降解有毒物质。共培养微生物之间可能具有协同代谢作用、诱导作用、种间群体感应、基因转移等多种生态学关系。对共培养微生物之间的微生态机理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充分发挥共培养技术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