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05篇
  免费   2955篇
  国内免费   2750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411篇
  2022年   584篇
  2021年   1805篇
  2020年   1354篇
  2019年   1584篇
  2018年   1550篇
  2017年   1138篇
  2016年   1584篇
  2015年   2244篇
  2014年   2708篇
  2013年   2883篇
  2012年   3270篇
  2011年   2987篇
  2010年   1919篇
  2009年   1668篇
  2008年   1876篇
  2007年   1680篇
  2006年   1515篇
  2005年   1268篇
  2004年   1037篇
  2003年   1042篇
  2002年   829篇
  2001年   561篇
  2000年   531篇
  1999年   523篇
  1998年   323篇
  1997年   281篇
  1996年   293篇
  1995年   282篇
  1994年   249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236篇
  1991年   177篇
  1990年   169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湖南中部泥盆纪地层和生物礁相当发育。湖南邵东中泥盆世棋梓桥期的泥质石灰岩中层孔虫广泛分布,本文共描述邵东廉桥马鞍山棋梓桥期层孔虫12属18种,其中Stromatopora wenshanensis为一新名,代替1982年根据一个云南标本定名为Stromatopora irregularis的种名。 马鞍山礁是—发育在海底平台上的厚度稍有变化的层状礁,马鞍山礁的沉积相变化过程,是由近岸浅海到展状礁普遍发育的开阔台地,再到封闭或半封闭的泻湖或潮坪环境。生物组合和沉积物也随沉积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92.
食蚜绒螨和棉蚜的分布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应才  汪世泽 《生态学报》1992,12(2):141-146
  相似文献   
93.
大米草-双齿围沙蚕相关性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94.
本文研究了同源雌核发育银鲫精子在4种类型的雌核发育银鲫卵中的发育特征。初步揭示了天然雌核发育银鲫根据精子的来源不同而分别具有二种不同的繁殖方式,对其在维持雌核发育银鲫种群生存,促使克隆分化等方面的独特的生物学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5.
神农架豆科植物的分布及其区系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农架位于湖北西部,素有“华中第一峰”之称,最高海拔3105米。神农架有豆科植物31属56种(不包括栽培种),其中,乔木10种,灌木19种,草本22种和藤本5种。在温带常绿针叶林带内有2种生长,有28种分布在暖温性落叶阔叶和针叶混交林带,52种分布在亚热带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带。其中,只有紫云英1种在三个带内都有分布,24种可跨两个分布带。在区系成分中,中国-日本成分16种,中国特有种21种,温带亚洲成分5种,欧亚成分4种,北温带成分3种,热带亚洲成分3种,热带亚洲和热带非洲成分1种,东亚-北美成分1种,西亚至东亚成分1种,中国-喜马拉雅成分1种。神农架豆科植物区系特点是:种类较丰富,成分复杂,特有种多,具明显的过渡特色。  相似文献   
96.
前言在我国海涂中被日潮淹没的中、低潮带,天然生长的高等植物种类比较贫乏,分布面积也较小,许多中低潮带海滩为光滩裸地。为了绿化海滩、保护海滩,提高海滩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我国在1963年和1978年分别从英国  相似文献   
97.
98.
猪瘟病毒反义cDNA片段的化学合成及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长春  江南 《病毒学报》1992,8(4):383-385
  相似文献   
99.
100.
从石灰菌(Lactarius hysginus Fr.)提取物的中性部分,分离得到六个化合物,经物理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为麦角甾醇(A)、硬脂酸甲脂(B)、N-苯基-2-萘胺(C)、24E-麦角甾7,22-二烯-6-酮一3β,5α-二醇(D)、庚酰胺(E)、24E-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F),其中化合物D作为天然产物尚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