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712篇
  免费   9291篇
  国内免费   9928篇
  2024年   146篇
  2023年   1323篇
  2022年   1892篇
  2021年   5739篇
  2020年   3989篇
  2019年   4964篇
  2018年   4700篇
  2017年   3461篇
  2016年   4963篇
  2015年   7174篇
  2014年   8433篇
  2013年   8894篇
  2012年   10689篇
  2011年   9973篇
  2010年   6255篇
  2009年   5440篇
  2008年   6183篇
  2007年   5600篇
  2006年   4797篇
  2005年   4033篇
  2004年   3738篇
  2003年   3251篇
  2002年   2666篇
  2001年   2275篇
  2000年   1953篇
  1999年   1915篇
  1998年   1196篇
  1997年   1194篇
  1996年   1090篇
  1995年   953篇
  1994年   867篇
  1993年   949篇
  1992年   1090篇
  1991年   775篇
  1990年   586篇
  1989年   569篇
  1988年   477篇
  1987年   453篇
  1986年   344篇
  1985年   385篇
  1984年   195篇
  1983年   182篇
  1982年   114篇
  1981年   96篇
  1980年   70篇
  1979年   86篇
  1978年   58篇
  1977年   71篇
  1975年   62篇
  1973年   5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8 毫秒
941.
葡萄属营养器官的比较解剖学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国产葡萄属24个种、6个变种和4个美洲种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比较观察了茎、节、 叶柄、叶片的维管系统、厚角组织、厚壁组织、毛状体、后含物、叶表皮角质等解剖学特征。并讨论了它们在系统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2.
橐吾属的起源、演化与地理分布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橐吾属Ligularia Cass.是菊科千里光族款冬亚族的一个大属。在款冬亚族中本属与大吾风草属 Farfugium Lindl.亲缘关系最近,但进化程度较高。本属包括6组,11系129种。所有种类均分布在 亚洲,仅2种扩散至欧洲。在东亚地区有119种,占该属总种数的96%。高度集中在横断山区的有4组、 6系67种,其中61种为特有种,占该属总组数的66%,总系数的54.5%,总种数的52%。这个事实 表明了横断山区是该属的多度中心和多样化中心。通过性状分析,伞房组伞房系Sect.Corymbosae, Ser.Calthifoliae叶肾形,具掌状叶脉,头状花序大而少,排列呈伞房状,总苞半球形,被认为是该属的 原始类群。原始种齿叶橐吾L. dentata和鹿蹄橐吾L.hodgsonii的分布区从我国四川东部经过湖北、湖 南、安徽、福建等省至日本。这个分布格局与近缘属大吴风草属Farfugium一致。 根据共同起源原理,这两个属的祖先极有可能就发生在这一地区。因此我们推测东亚地区从中国四 川东部至日本这一地区是本属的发源地,然而根据地质历史和现代分布,作者认为中国中部(包括四川 东部)是本属的初始起源地。该属起源后,基本上沿亚洲南缘的山地扩散,少数种类向东北至亚洲东北部。本属起源时间至少不晚于中白垩纪。  相似文献   
943.
鹿衔草化学成分的研究:羟基肾叶鹿蹄草甙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鹿衔草(Pyrola calliantha H.Andres)分离得到两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确定其中1个化合物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羟基肾叶鹿蹄草甙(1, hydroxylrenifolin),另一化合物为儿茶素(3)。  相似文献   
944.
芦苇耐盐变异植株及其细胞学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芦苇(Phragm itescom m unis Trin.)胚性愈伤组织。从处理后的愈伤组织诱导获得芦苇耐盐变异植株R5002-12。变异植株能在含有1% NaCl的MS培养基上生长。细胞学检查变异植株是混倍体,染色体数目变异范围在100至33 之间。分蘖植株具有相似的形态学及染色体变异特性  相似文献   
945.
用饲喂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的放射性前体[3 H]-Phe、[3 H]-尿嘧啶和[3 H]-胸腺嘧啶证实了油菜素内酯(BR)能促进绿豆上胚轴的生长和蛋白质、RNA 及DNA 的合成。用蛋白质和核酸合成抑制剂(CH、Act.D、5-Fu)进一步探讨它们对上胚轴伸长的抑制作用与蛋白质、RNA、DNA 和m RNA 合成之间的关系。证明了上胚轴的伸长依赖于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尤其是依赖于m RNA 的合成。说明BR是在转录水平上调节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上胚轴的伸长  相似文献   
946.
在克隆了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 病毒(PVY)和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的外壳蛋白基因的基础上,构建同时包含PVX和PVY 与PVY 和PLRV 两个外壳蛋白基因植物表达框架的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转化烟草(Nicotianatabacum )和生产上常用的几个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优良品种:“Favorita”、“虎头”、“克4”。经PCR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植物的染色体上,得到批量转基因植株。在转PVX+PVY 外壳蛋白基因的烟草上接种PVX (5 μg/m L)、PVY(20 μg/m L)病毒,得到有一定抗性的植株  相似文献   
947.
忍冬科(狭义)植物地理及其对认识东亚植物区系的意义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本文所谓狭义的忍冬科,包含4族、12属即忍冬族(忍冬属、鬼吹箫属),北极花族(毛核属,糯米条属、六道木属、北极花属、双盾木属、猬实属、七子花属),锦带花族(德维花属、锦带花属)和莛子?族(莛子?属)。基于它们的分布、化石资料和以木本为主的特性,忍冬科可认为是一个古老的科,可能起源于晚白垩纪或早第三纪。又基于以下事实:在东亚糯米条属、莛子?属和锦带花属中,可见到一系列的系统发育列;东亚特有的七子花属,是联系忍冬族和北极花族的一个中间纽带;东亚不但有较高比例的古特有属,还有一些新特有属;由此,我们认为东亚是该科的多样化中心。在化石和细胞学资料不充分的情况下,我们仅根据三个主要特征,如属的系统位置是否孤立,与近缘属的分布区是否间断及属内的分化类型的多寡和种间的区别是否明显,试图将6个东亚特有属归为三类:七子花属、双盾木属和猬实属作为古特有属,锦带花属作为活化了的古特有属,六道木属和鬼吹箫属作为新特有属。  相似文献   
948.
人脑髓鞘碱性蛋白cDNA体外扩增、克隆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人脑cDNA文库中扩增出600bp的髓鞘碱性蛋白(MBP)cDNA片段,与载体pGEM-3Zf(+)平端连接.重组质粒DNA转化宿主菌JM109,在含X-gal和IPTG的平板上直接筛选阳性克隆.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成套引物扩增鉴定证明,该克隆含有7个外显子的21.5kD人脑MBP全长编码序列.  相似文献   
949.
比较研究几种兼性和专一性CAM植物材料的PEPC同工酶表明:经自然干旱诱导,兼性CAM植物露花(Mesembryanthemumcordifolium)、长药景天(Sudumspectabile)有新的PEPC同工酶的出现,诱导前后各同工酶的天然分子量变化不大;而土三七(Sedumaizoon)则没有新的PEPC同工酶出现,但诱导后其同工酶的天然分子量有所增大。以上几种兼性CAM植物的PEPC同工酶酶谱无明显昼夜变化。专一性CAM植物的PEPC酶谱和天然分子量均较一致,亦无昼夜差异。  相似文献   
950.
西藏高原植物元素背景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西藏植物样品中化学元素的测定结果,提出了西藏高原植物中36种元素的背景值并与全球平均值作了比较。初步研究了西藏高原植物化学元素的特点,认为本区植物有营养元素亏缺现象,营养水平较低;Al,Ti,Cr,Ba的含量偏高;大多数元素含量高低与其生长地的土壤环境有关;植物地上部分元素含量较根系丰富,不同种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营养元素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