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44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2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4篇
  1953年   6篇
  1952年   3篇
  1951年   3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盘鮈属鱼类的分类研究及两新种记述(鲤形目:鲤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盘鮈属是我国鲤科鱼类的一个特有属,过去已记录7种,因早期发表的云南盘鮈原始描述简略,国内又无人察看过模式标本,造成一些种名归属混乱。本工作在核对多数种的模式标木或地模标本的基础上,对盘鮈属鱼类的分类性状重新估价,认为多鳞盘鮈 D.polylepis Huang不能成立,为长鳔盘鮈 D.macrophysallidos Huang的同物异名,予以归并,经整理本属鱼类可分为8个种,其中具2个新种,文中给出了分种检索表,还就过去分类中存在的其他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区域差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和示范实践为我国各地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区域差异化研究希望通过探究不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特征、潜力以及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为我国各地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实践提供的支持。构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生态文明指数五维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5、2010、2015和2019年我国面板数据,刻画31个省份(统计数据尚未包含我国港澳台)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期、初期、快速发展期和当前各时段时空变化,提出区域的发展速度和发展加速度概念描述各省份建设能力差异,基于各省份生态文明五维度预期目标和历史发展速度探究各省份的发展潜势差异,并初步探究各省份生态文明差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各省份的生态文明指数反映出生态文明建设效果显著;时间序列变化上,各省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和过程存在较大差异性,尽管增长速度都呈现出先快后慢的特点,各省份生态文明水平差距仍然持续拉大;在空间上,明显呈现出东部地区好于西部地区、南部地区好于北部地区的特征,通过分析31个省份所属的六个地区的生态文明等级,发现华东地区和中南地区生态文明等级领先于其他地区,且在各阶段进步最大,而...  相似文献   
13.
生物脱氮是由微生物主导的地球氮循环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要包括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等过程。在微生物联合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氮及氨氮经一系列作用转化为氮气,这种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处理工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以信号分子为媒介通过改变菌群密度和周围环境变化来调节微生物的各种行为。大量的研究已证实调控QS信号分子在生物脱氮中具有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各种信号分子类型,从基因组学、实际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各类信号分子以及检测方法,同时针对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cyl homoserine lactones,AHLs)类信号分子在生物脱氮中的作用进行详细介绍。然而不足之处在于信号分子研究只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仅仅研究了单一信号分子对生物脱氮的影响。未来可将信号分子应用于实际污水,研究多种信号分子共同作用以及多种微生物之间的QS现象。  相似文献   
14.
【背景】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作为乳酸菌属的潜在益生菌,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在动物养殖中应用广泛,但是屎肠球菌对肠道代谢组学的研究很少。【目的】以斑节对虾为试验动物,初步探究屎肠球菌R8对肠道代谢组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为屎肠球菌作为益生菌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400条斑节对虾随机分配,设计饲料中屎肠球菌添加量分别为107、108、109 CFU/g的3个试验组,不添加屎肠球菌为对照组进行试验,养殖周期为28 d。养殖周期结束后测定斑节对虾免疫球蛋白M (immunoglobulin M,IgM)、对虾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白介素6 (interleukin 6,IL-6)、补体片段3a (complement fragment 3a,C3a)的活性含量并运用LC-MS代谢组学研究肠道内源代谢物的变化,分析差异代谢物和相关的代谢通路。【结果】添加屎肠球菌对斑节对虾炎性因子有积极的影响,增加了斑节对虾体内免疫球蛋白IgM、对虾酚氧化酶、补体片段3a的含量,降低了其体内IL-6的含量,对肠道差异代谢物的分析发现,对...  相似文献   
15.
中国网蛾科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娥科Thyrididac是小至中形蛾类,其分类地位不很肯定,有人认为介于钩翅蛾科与螟蛾科之间,并认为是蝴蝶类的祖先。从其幼虫与成虫的生活习性,实似螟蛾。绝大部分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例如印度有200种以上,南美也与此数相仿,但在欧洲只1种,亚洲北部才3—4种,北美亦如此。个体数往往很少,且生性警惕,往往不易采到,所以标本馆往往储量不多。有些种在白天飞翔,有些种则在夜间趋灯。Thyris属幼虫青绿色,用植物作袋蔽体,有蝽臭味,成虫喜在日光中飞翔,常在伞形花科及山萝卜属花上栖息。 此科曾名窗蛾科,因翅上偶有透明斑,但不普遍,而网状纹则普遍皆是,一望而知,容易认识。  相似文献   
16.
昆虫卵的孵化及破卵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昆虫的发育,从卵受精到胚胎发育,这是一个过程。一旦胚胎发育完成以后,就必须破卵而出,进行其胚后发育过程,由幼期发育成长,进而至成虫羽化。胚胎发育是一个依靠母体留给营养,在卵内发育的阶段;胚后发育则是在自然环境中自行取食、获得营养成分,适应环境条件的独立生活阶段。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发育阶段,在昆虫生活中是一个很大的转折。从胚胎发育阶段,转化为胚后发育阶段,其分界线就是孵化。所以孵化是昆虫一生中很重要的一步。刚刚完成胚胎发育的幼期,其体力自然十分纤弱,如何能破卵而出?在其生理上和行为上必须具备一定的适应条件,否则就会夭折。  相似文献   
17.
农田麻雀繁殖期间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楚国忠  郑光美 《生态学报》1983,3(2):165-172
麻雀(Passer montanus)是世界性分布的食谷鸟类,与人类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在城市及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引起重视,是广泛研究的鸟类。关于麻雀的种群特性方面的研究工作,曾涉及生殖力(Sell,1964;Pinowski,1968、1979)、死亡率(Pinowski,1968;Sell,1970)、年龄分布(Pinowski,1968;南疆鸟害调查组,1977)、数量变动(钱国桢,1964;郑光美、黄孝镇,1965;南疆鸟害调查组,1977;Anderson,  相似文献   
18.
Cold-induced depolymerization of cortical microtubules were examined in suspension culture cells of corn (Zea mays L. cv Black Mexican Sweet) at various stages of chilling. In an attempt to determine whether microtubule depolymerization contributes to chilling injury,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and without abscisic acid (ABA) pretreatment, since ABA reduces the severity of chilling injury in these cells. Microtubule depolymerization was detectable after 1 h at 4°C and became more extensive as the chilling was prolonged. There was little chilling injury after 1 d at 4°C in either ABA-treated or non-ABA-treated cells. After 3 d at 4°C, there was about 26% injury for ABA-treated and 40% injury for non-ABA-treated cells, as evaluated by 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reduction and by regrowth. After 1d at 4°C, less than 10% of cells retained full arrays of microtubules in both ABA-treated and non-ABA-treated cells, the remainder having either partial arrays or no microtubules. After 3d at 4°C, about 90% of cells showed complete or almost complete depolymerization of microtubules in both ABA-treated and non-ABA-treated cells. ABA did not stabilize the cortical microtubules against cold-induced depolymerization. In about 66% of ABA-treated cells and 57% of non-ABA-treated cells that had been held at 4°C for 3d, repolymerization of cortical microtubules occurred after 3h at 28°C. These results argue against the hypothesis that depolymerization of cortical microtubules is a primary cause of chilling injury.  相似文献   
19.
高浓度Ca~(2 )(0.1 mol/L)使叶绿体产生O_2~ 的能力下降,旋转相关时间(τ_c)增大34.3%,即膜的流动性降低,并抑制ACC形成乙烯;衰老时细胞内的Ca~(2 )作用却与此相反;O_2~ 的生成与乙烯的产量成正相关(r=0.941)。EGTA,吩噻嗪和W_7等加入到叶绿体反应体系中,可使O_2~ 的产量下降,ACC形成乙烯减少;相反,亚油酸作为Ca~(2 )载体,却使之明显升高,但亚油酸本身产生乙烯的量比ACC少得多。因此推测:高浓度Ca~(2 )可能影响叶绿体膜的状态,从而影响EFE的构象或者减少O_2~ 的生成,抑制ACC的转化,衰老时细胞内的Ca~(2 )可启动钙信使系统,使O_2~ 的产量升高,而其中膜脂过氧化是衰老的中心环节,因此O_2~ 的升高可能是诱发衰老启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朱又生 《昆虫学报》1975,(1):119-120
1964年我站在山西省太原市作了蝇类密度调查,其中部分蝇种由作者在上海昆虫研究所进修期间进行了鉴定,发现丽蝇科绿蝇属一新种。 太原绿蝇Lucilia(Phaenicia)taiyuanensis新种 体亮绿色,微带黄色反光。体长7.5毫米。头:额宽约为触角第三节宽的3×1/2倍,亦即为一眼宽的1/2弱,额宽率0.18;间额黑色,为一侧额的1×1/2倍;侧颜裸,与间额等宽;头前面灰色,有银灰色粉被,颜堤的下端1/3长度内具毛;单眼后鬃1对,发达,约为单眼鬃4/5长;侧后顶鬃3;额鬃10—11;侧额具大体上排成2行的小毛;触角黑,第三节约为第二节的3×1/2倍长,触角芒羽状,基部1/2增粗;下颚须棕色,细长,末端增粗;中喙长约为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