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40篇
  免费   3057篇
  国内免费   12639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748篇
  2022年   1187篇
  2021年   1458篇
  2020年   1281篇
  2019年   1485篇
  2018年   1036篇
  2017年   948篇
  2016年   1059篇
  2015年   1466篇
  2014年   2057篇
  2013年   1851篇
  2012年   2515篇
  2011年   2425篇
  2010年   1994篇
  2009年   2016篇
  2008年   2245篇
  2007年   2098篇
  2006年   2022篇
  2005年   1662篇
  2004年   1362篇
  2003年   1226篇
  2002年   1119篇
  2001年   1009篇
  2000年   892篇
  1999年   663篇
  1998年   340篇
  1997年   214篇
  1996年   184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58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5篇
  1964年   13篇
  1957年   18篇
  1955年   12篇
  1954年   16篇
  1950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1980—1981年先后自北京、昆明、福州等地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 (Lange)Sing.]上分离到一种真菌,在PDA上的培养性状与蘑菇轮枝菌(Vertieillium psalliotae Tresch.)和蛛网丝枝霉中国变种[Aphanocladium aranearum(Petch) Gams var sincase J.D.Chen]近 似。镜检可见其兼具上述两种菌的形态。经反复多次纯化,并挑取单孢子培养,肯定了这种真菌是纯菌。在培养基上已保存4年,形态稳定。它具典型蘑菇轮枝菌形态,而其丝枝霉型瓶梗的形成和瘪缩时间、长度、原瓶梗数量、末端瓶梗数及排列密度等,都与蛛网丝枝霉中国变种有一定差异,与丝枝霉属其它种亦不同,故定为两型丝枝霉新种(Aphanocladium dimorphum sp-nov.)。本文详细描述了该新种的形态,井对文甲所提的五种真菌及其与Engyodontium属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2.
Summary Peripheral lymphocytes from 16 healthy adults, 9 pregnant women, and 3 fragile X syndrome patients were cultured in Eagle's minimum essential medium without folic acid (MEM-FA). The addition of 2mM, 4mM, or 8mM uridine 24h or 72h prior to harvest resulted in increases of chromosome gaps or breaks, especially at hot points 3p14, 16q23-24, and at fragile site Xq27. Pregnant women showed higher frequencies of 3p14 breaks and total chromosome breaks than men and non-pregnant women. The other chromosome regions, such as 6q26, 7q23, 7q35, 6p25, Xp22, 14q23 and 11p13, also frequently showed gaps or break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unbalance of nucleotide pools was one of the causes of chromosome breakages. The higher frequencies of chromosome gaps and break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ymidylate stress may be due to the misincorporation of uracil instead of thymine into DNA.  相似文献   
73.
为避免内质网中未折叠蛋白质的过度累积,真核细胞能激活一系列信号通路来维持内质网稳态,这个过程称为内质网应激。在骨生长发育中,适宜的内质网应激有助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的生长,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而过度的内质网应激会抑制成骨分化,严重的甚至导致骨质疏松、成骨不全等相关骨病的发生。内质网应激时可激活未折叠蛋白质反应,其主要是通过PERK/eIF2α/ATF4信号通路,上调转录激活因子4(ATF4)的表达。ATF4位于许多成骨分化调节因子的下游,是促进成骨分化的关键因子,在内质网应激对成骨分化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成骨分化过程中,适宜的内质网应激能通过激活PERK信号通路,诱导ATF4表达增加,进而上调骨钙素、骨涎蛋白等成骨所必需基因的表达,促进成骨分化。过度的内质网应激会激活ATF4/CHOP促凋亡途径,并导致Bax、胱天蛋白酶等凋亡信号分子的大量产生,进而导致细胞凋亡,抑制成骨分化。由于ATF4在ERS和成骨分化中的重要作用,ATF4在骨质疏松、成骨不全等骨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综述ATF4在内质网应激调控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机制,为相关骨性疾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整合素在许多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并且参与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在肝细胞癌中,整合素β1被报导高表达,并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目前,对于整合素的表达调控癌细胞机制以及干预其表达进而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利用小分子化合物抑制整合素表达来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可能。首先,对临床肝癌细胞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整合素β1的表达进行检测,发现其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对TCGA肿瘤数据库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同样显示,整合素β1的高表达与肝癌的分期(P=0.019)和预后(P=0.013)相关。通过筛选发现,苯胺嘧啶衍生物X09可以抑制肝癌细胞中整合素β1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P<0.01)。细胞划痕愈合实验和细胞穿孔实验结果显示,苯胺嘧啶衍生物X-9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1)。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在肝癌细胞中外源表达整合素β1可以逆转X-9对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而在敲低整合素β1的细胞中,X-9对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抑制被消除。因此,鉴定出苯胺嘧啶衍生物X-9可以通过下调整合素β1表达,进而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75.
长江口白鲟幼鱼的形态、生长及其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85年6—10月于长江口共获得白鲟当年的1龄幼鱼标本49尾(体长80—530毫米),进行了有关形态、生长以及食性的观察研究。①幼鱼形态与成鱼基本相似,其体长与体长,眼径以及体长/吻须长呈明显的正相关;③6月21日至10月12日间的幼鱼长度生长方程为Lg=79.9723e^0.0213t(式中Lg为体长,毫米;t为天数),其相对增长率以8月为最快;④长江口白鲟幼鱼摄食频度为100%,平均胃饱满指数为198.46,它们是肉食性鱼类,以底栖小型虾类和鱼类为主食,食物共有8类16个可鉴别种类;④考虑到这种珍稀鱼类的种群与资源衰退现状,建议在长江河口区制定必要韵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6.
杂交水稻干种子内存在α-淀粉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的α-淀粉酶由盾片上皮细胞合成而运入胚乳(Okamoto等1979,1980),或由种胚分泌的赤霉素(GA_3)的触发作用在糊粉层中诱导形成(Murakami 1966,Ogawa 1966,Tangka等1970)。但迄今尚未见谷类作物干胚乳中预存有α-淀粉酶的报道(Daussant等1983,Tanaka等  相似文献   
77.
应用电解损毁和脑室内注射药物的方法研究了刺激家兔腹部迷走神经外周端所致降压效应的中枢机制。结果表明:1.电刺激延脑闩部尾侧1.5—2mm、中线旁开0.25mm、深1—2mm 处主要引起降压反应。2.电解损毁该部位可以使刺激腹部迷走神经外周端所引起的降压效应显著减弱(n=20,P<0.001),但对刺激减压神经所致降压反应无影响。3.在延脑闩部水平电解损毁减压神经纤维在孤束核的主要投射区可以使刺激减压神经所致降压反应显著减弱,而对刺激腹部迷走神经外周端所致降压反应无影响。4.第四脑室注射5,6-双羟色胺的动物较之注射人工脑脊液的动物颈、胸髓5-羟色胺含量明显降低、动物动脉压增高、心率明显增快、刺激减压神经所致降压反应未见减弱,而刺激腹部迷走神经外周端所致降压反应却明显减小。因此,我们认为家兔腹部迷走神经外周端所致降压效应依赖于延脑闩下部的中缝隐核及连合核等结构,而与减压神经的投射部位无关。延脑中缝核至脊髓的下行性5-HT能神经纤维抑制脊髓交感节前神经元的活动,是这个降压效应的中枢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8.
刺激隐神经C类纤维诱发体感皮层电反应(平均诱发电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猫的隐神经A类纤维单独兴奋时,可引起同侧脊髓背表面电位 A-SSP(潜伏期 2.6±0.4ms)和对侧体感皮层诱发电位 A-CEP。A-CEP由早成分(潜伏期 9.6±1 1ms)和晚成分(203.0±10.gms)组成。当 C类纤维选择性传入时,出现特异的 C-CEP(潜伏期 134.4±25.9ms)和C-SSP(115.8±15.6ms)。C-CEP的幅值较A-CEP 小,并随C类纤维传入的数量而改变。C-CEP的最大幅值位于后乙状回一定部位,多为负或正-负电位,在皮层深层其相位倒转。与A-CEP相比,C-CEP的中枢延搁时间较长,跟随频率较低,对镇痛药较敏感。表明C-CEP不同于A-CEP,它是由C类传入所引起的,是在体感皮层内产生的。当A类和C类纤维同时传入时,只有A-CEP和A-SSP出现,而不出现C-CEP和C-SSP。在阻断电流逐渐增强过程中,C-CEP较C-SSP后出现;而在撤销阻断过程中,则C-CEP较C-SSP先消失。提示C类传入在中枢可能被A类传入所抑制,这种抑制可以发生在脊髓和脊上水平,后者可能更强。  相似文献   
79.
大劣按蚊Anophelos dirus是我国及东南亚地区的重要传疟媒介。研究表明成蚊羽化后,在未喂血的情况下,可有较高的交配受精率。在同一蚊笼,吸血机会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大蚊笼受精雌蚊吸血率为59.88%,未受精雌蚊的吸血率为35.38%;小蚊笼受精雌蚊的吸血率为74.13%,未受精雌蚊吸血率仅为43.56%。正常交配雌蚊的吸血率为49.71%,未进行交配的处女雌蚊吸血率为28.42%。同为正常交配蚊群,喂血组雌蚊受精率55.85%,不喂血组的受精率为44.51%。初步认为大劣按蚊的吸血活动与交配受精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0.
陈一心 《昆虫学报》1986,(2):211-213
本文记述夜蛾科3新种,分别采自四川峨眉山和湖北神农架。新种的正模标本保存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模标本保存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1.大斑明夜蛾Sphragifera magniplag新种 翅展38毫米。胸部背面及颈板白色,布有零星黑点,下胸与足淡褐色,足腿节与胫节杂有黑色;腹部褐色,腹面杂有黑色;前翅白色,翅基部及中区布有黑褐色点,一红棕色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