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12篇
  免费   3145篇
  国内免费   3242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465篇
  2022年   819篇
  2021年   1904篇
  2020年   1356篇
  2019年   1671篇
  2018年   1655篇
  2017年   1207篇
  2016年   1693篇
  2015年   2563篇
  2014年   2981篇
  2013年   3151篇
  2012年   3672篇
  2011年   3262篇
  2010年   2077篇
  2009年   1805篇
  2008年   2159篇
  2007年   1887篇
  2006年   1734篇
  2005年   1389篇
  2004年   1150篇
  2003年   1002篇
  2002年   773篇
  2001年   600篇
  2000年   500篇
  1999年   498篇
  1998年   343篇
  1997年   326篇
  1996年   314篇
  1995年   267篇
  1994年   272篇
  1993年   188篇
  1992年   277篇
  1991年   228篇
  1990年   182篇
  1989年   149篇
  1988年   111篇
  1987年   137篇
  1986年   109篇
  1985年   102篇
  1984年   98篇
  1983年   66篇
  1982年   70篇
  1981年   68篇
  1980年   44篇
  1979年   49篇
  1978年   37篇
  1977年   39篇
  1975年   44篇
  1974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1.
第四纪沟鞭藻类在海南岛砂质白云岩中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该文所研究的样品采自海南省儋县排浦乡,为一套珊瑚岸礁海蚀坪潮间带的更新世砂质白云岩。作者对其中两块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获得沟鞭藻类囊孢4属10种,其中包括1新种2未定种。文中除了对这些属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以外,还讨论了它们所反映的古环境,认为含有这些化石的砂质白云岩是暖温带浅海环境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2.
室温下有取向紫膜薄层中菌紫质的光静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室温条件下有取向PM薄层中的RR分子受光照可以建立多种PSS,这些PSS的建立与湿度和光照所采用的波长等因素有关。不同的PSS有不同的VCD。它们可以在设计制作分子器件时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113.
本文对中国海菜花属全部已知分类群的84个形态学、生物学和生态学性状,进行了R分析和主成分分析。R分析结果表明,被研究的性状可明显地划分为若干组高度相关的性状,它们或表明本属向次生性陆生和异花传粉方向演化,或具重要的分类价值。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仅前16个主成分几乎可保留84个性状的全部信息量,这说明在中国海菜花属分类研究中所选性状很合理;前3个主成分可保留总信息量的76.56%,说明在三维空间内能较好地反映中国海菜花属所有已知分类群间的相对位置。  相似文献   
114.
周波 《生态学杂志》1992,11(3):36-42
动物竞争中的欺骗、契约、合作现象是极为常见的。本文就论述与此有关的ESS。一、欺骗某些动物竞争时信号a后跟随发生行为A,如一个体不出现A则为欺骗。欺骗是相对真实  相似文献   
115.
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了单眼剥夺后金黄地鼠视觉中枢GABA神经元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单眼剥夺后,金黄地鼠视皮层和上丘的GABA阳性神经元暂时性增多,但剥夺后六个月,其数目显著减少。在单眼剥夺前和剥夺后侧膝体中GABA阳性神经元数目没有明显差异。剥夺眼对侧视皮层GABA阳性神经元数比剥夺眼同侧视皮层GABA神经元数目少。单眼剥夺后视觉中枢GABA神经元类型及形态与剥夺前没有差别。晚期单眼剥夺也能引起视觉中枢GABA神经元数量和分布的变化。以上结果表明,单眼剥夺后视觉中枢抑制神经元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16.
垂体后叶素和加压素对离体心肌的直接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采用大鼠离体右心房和右心室肌条模型,观察了垂体后叶素和加压素对右心房和右心室肌的直接作用。结果表明:垂体后叶素对右心房的自主性收缩频率和幅度及右心室肌的收缩幅度均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加压素对右心房和右心室肌收缩幅度也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但对右心房自主节律无影响;催产素对右心房的收缩频率和幅度则均无影响。加压素V_1、V_2受体拮抗剂d(CH_2)_5Tyr(Me)AVP和d(CH_2)_5(D-Ile~2,Ile~4,Ala(NH_2)~9)AVP对垂体后叶素的负性变力作用具有不同程度的阻断作用,但对垂体后叶素的负性变时作用无阻断作用。以上结果提示,垂体后叶素的负性变力作用主要是由加压素产生的,加压素对心肌有直接的负性变力作用;垂体后叶素的负性变时作用可能是非加压素和催产素成分的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117.
用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胚肺二倍体细胞(EIAV-DELDC)为实验体系,以细胞中病毒逆转录酶活性及病毒相关抗原的表达为观察指标,检测了叠氮胸苷(AZT)、三氮唑核苷(Ribavirin,病毒唑)、磷羧基甲酸钠(PFA)和苏拉明等4种已知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药物对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PFA、AZTTP(三磷酸AZT)和苏拉明均能抑制病毒相关抗原的表达,AZT虽无此作用,但能抑制细胞内逆转录酶活性。用~3H-TMP掺入法比较了PFA、AZTTP、苏拉明对体外无细胞系EIAV逆转录酶粗提物和HIV-1基因工程产物逆转录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表明,两种逆转录酶对苏拉明的敏感性相近,而HIV-1逆转录酶对PFA和AZTTP的敏感性较EIAV者高约100倍。又以无细胞系中逆转录酶活性测定法,检测了12种中药提取物的抑制作用,其中小柴胡汤对EIAV和HIV-1逆转录酶活性都有抑制作用,IC_(50)为717μg/ml和700μg/ml(生药浓度)。小柴胡汤对两种病毒感染细胞中抗原的表达和HIV引起细胞病变都有抑制作用,对HIV-1的抑制比EIAV强。这些结果表明,EIAV-DELDC体系可考虑作为抗HIV-1药物筛选模型。  相似文献   
118.
冲击波负压对大鼠肺致伤效应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了不同的冲击波负压峰值对大鼠肺的影响。各种条件下的冲击波负压值可由负压发生装置来模拟调节,这种装置可满足化爆、核爆和爆炸性减压下负压参数的一般要求,参数稳定,重复性好。冲击波负压峰值范围为-13~-90kPa,下降时间为1~90ms,持续时间为14~2 000ms。6组Wistar系大鼠,分别暴露在-47.2~-84.0kPa的冲击波负压环境中,伤后立即解剖动物,重点观察肺伤情。实验结果显示,在上述冲击波负压环境中,肺可出现从无伤至极重度伤;出血、充血以及肺表面压痕酷似肺冲击伤的病理表现。随着冲击波负压峰值的变化,各组肺伤情亦随着变化,冲击波负压峰值(△P)和减压倍数(P_i/P_a)分别与肺出血面积和动物死亡率相关显著或非常显著。本实验提示,一定条件下的冲击波负压具有明显的致伤作用,且伤情变化范围与超压所致肺伤情变化范围相同,超压和冲击波负压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伤情指标等效。  相似文献   
119.
1 前言 从外地引进寄蝇或人工助长当地寄蝇种类防治农林害虫,是有效的生防手段之一,国外已有很多成功的报道。King等(1981)在路易斯安娜州蔗田中人工大量释放螟利索寄蝇(Lixophaga diatraeae)成虫防治第1代小蔗杆草螟(Diatraea saccharalis),不同地区的寄生率分别达到4.1、8.7和35.7%;由于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奇痣窄径茧蜂(Agathis stigmatera)的自然寄生率也相应提高,很好地控制了蔗田害虫的发生。在寄蝇的田间释放技术方面,国外还没有详细的报道。在我国,利用寄蝇防治害虫的工作也是刚刚起步,很多具体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0.
Rix BA 《Bioethics》1991,5(3):250-256
...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can indirectly control science by defining areas undesirable for research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ociety. In the United States federal funds are not available for research on human embryos. The European experience represents a new approach to contro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project is neither prohibited nor accepted in accordance with certain ethical rules, but is followed throughout the project. This new approach originates from the complexity of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and its unpredictable consequences for m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