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3篇
  1953年   3篇
  1952年   1篇
  1950年   2篇
  1949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增强UV—B辐射对高山植物麻花艽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高寒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地区以太阳短波辐射为背景,建立了人工增强UV-B辐射的实验装置,每天增补15.8kJ.m^-2的辐射剂量,模拟平流层臭氧破坏约5%时近地表面太阳UV-B辐射的增强。观测表明:UV-B辐射的增强对麻花艽(Gentiana stramianea)植物的光合作用无明显的抑制或伤害作用。相反,在早晨补充UV-B辐射的短时间内,叶片的Pn随Gs的增大而有所提高。随着UV-B辐射时间的延长,在11:30-12:30,Pn和Gs有所降低。UV-B辐射时间进一步延长后(约14:00以后),处理和对照组叶片Pn和Gs的差异趋向不明显,增强太阳UV-B辐射后,麻花艽叶片的光合色素并无明显变化,UV-B吸收物质的含量无明显变化,麻花艽叶片厚度的直接测量表明,增强UV-B辐射能明显提高叶片的厚度。叶片厚度的增加可补偿增强UV-B辐射辐后引起的光合色素的光降解,改善单位叶面积为基础的光合速率,是高原植物对强UV-B辐射的一种适应方式。  相似文献   
92.
INTRODUCTIONThaillll (TNF-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is a recently described member of the TNF family.Like other members of the TNF ligand family) availcould induce apoptosis of neoplastically transformedcells by priVating cell surface death receptors ThailRI and ThaiLR212].Trail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homeostasis of immune system includ.lug eradication of the old lymphocytel3], actiVationinduced T cell deathI41, regulation Of T cen eXPansion by…  相似文献   
93.
树免疫细胞体外感染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至今可以感染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的动物只有黑猩猩和长臂猿,这严重阻碍了HIV-1的疫苗研究和治疗研究。因此,寻找新的可以感染HIV-1的动物模型成为十分迫切的课题。已知树鼩对许多重要的医学病毒易感,为了探讨树鼩是否可以感染HIV-1,利用不同辅助受体的5种HIV-1病毒株,体外感染云南野生成年树鼩的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同时还用这些病毒感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然后用RT-PCR、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进行检测。用RT-PCR方法未检测到感染上清中有病毒粒子的存在,用PCR法未能发现树鼩的这些免疫细胞中有前病毒DNA,用流式细胞术也未能在这些感染HIV-1的树鼩细胞的表面检测到特异抗原;而感染HIV-1的人免疫细胞均为阳性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树鼩的这些免疫细胞在体外未能感染上HIV-1,可能的原因是树鼩的这些免疫细胞的HIV-1受体(CD4)和辅助受体(CCR5或CXCR4)与人的免疫细胞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94.
青海高原矮嵩草和珠芽蓼的光合适应性比较(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生长在两个海拔地带 (3 2 0 0m ,3 980m)的矮嵩草 (KobresiahumilisSerg.)和珠芽蓼 (PolygonumviviparumL .)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其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海拔升高 ,矮嵩草和珠芽蓼叶片的Fv/Fo、Fv/Fm和Rfd值均增大 ,且矮嵩草的Fv/Fo、Fv/Fm 和Rfd值均大于珠芽蓼。叶绿体超微结构的结果显示 ,海拔升高 ,珠芽蓼和矮嵩草的叶绿体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变形 ,但珠芽蓼的叶绿体变形和类囊体膜肿胀现象更为显著。研究表明 ,矮嵩草和珠芽蓼光合作用对高山胁迫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且矮嵩草的适应能力比珠芽蓼强。  相似文献   
95.
本文旨在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辅助受体拮抗剂马纳维诺(MRV)与膜融合抑制剂西夫韦肽(SFT)在抗 HIV感染中的协同作用。利用 TZM‐bl细胞系检测SFT和MRV单用或联用对3种CCR5噬性(SVPB16、SVPC12和CRF01_AE)HIV假病毒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采用CalcuSyn软件对2种药物的协同性进行预测,联合指数(CI )<1为有协同作用,CI=1为有相加效应,CI>1为有拮抗作用。同时,应用噻唑蓝(MTT)法对MRV和SFT的细胞毒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种药物单用时对 SVPB16、SVPC12和 CRF01_AE的 EC50:SFT为0.91、0.17、0.71 nmol/L ,MRV为4.84、0.47、0.45 nmol/L。针对这3种假病毒,联用比单用EC50均有所降低,SFT (0.45、0.09、0.15 nmol/L )降低1~4倍,MRV(1.52、0.12、0.11 nmol/L)降低2~3倍。2种药物联用对3种假病毒抑制率达90%时的CI值分别为0.28、0.59和0.36。等效线法显示两者之间存在良好的协同作用。综上所述,联用MRV与SFT在不产生细胞毒性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协同抗HIV效果。  相似文献   
96.
97.
98.
99.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has been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relationships of 20 populations of Globodera pallida collected originally from field soils around the UK. RAPD analysis revealed a high level of relative genomic diversity within British G. pallida but there was no general correlation of genomic similarity with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Two populations of pathotype Pa1 were clearly divergent from the bulk of G. pallida and might represent a distinct introduction. Two other populations, from Scotland and Wales, were also dissimilar from each other and from the rest of the G. pallida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