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锦鸡儿(Caragana sinica(Buchoz) Rehd)传粉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唐家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内锦鸡儿(Caragana sinica(Buchoz)Rehd)的花期、访问者、有效传粉者种类及行为、花蜜分泌节律和繁育系统等进行定点观察和实验处理。结果表明:锦鸡儿单花花期约5d,种群花期约20d。拥有以吸蜜为主的条蜂属(Anthophora)、熊蜂属(Bombus)和太阳鸟属(Aethopyga)3种传粉者功能群。综合访花频率和花粉落置数,茜条蜂(Pyganthophora rubricus Dours)和蓝喉太阳鸟(Aethopyga gouldiae)为主要有效传粉者,熊蜂(Bombus)为次要有效传粉者;蚂蚁(formicidae)和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为主要盗蜜者。套袋处理结果表明,花蜜分泌日变化中,最大花蜜量发生在16:00左右;花蜜随单花花期变化中,花蜜体积最大发生于单花第5天;分泌均呈递增趋势。花蜜分泌节律与访花频率呈正相关。繁育系统检测显示,花粉胚珠比为3779±320.92,柱头最适可授期在开花第2—3天;结合不同授粉处理表明:锦鸡儿自交不亲和,需要传粉者,为蜂媒兼鸟媒植物。  相似文献   
42.
以红花酢浆草(Oxalis corymbosa)为材料, 运用6 种光合模型拟合其光响应曲线和CO2 响应曲线并探讨了最佳适用模型, 为其生理生态研究和栽培提供基础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1)光响应曲线中, 直角双曲线改进模型的合理性和精确度最优, 拟合效果最佳, 由其计算出红花酢浆草叶片的光补偿点(LCP)为24.934 μmol·m–2·s–1, 饱和光强(LSP)为1445.083μmol·m–2·s–1; (2)CO2 响应曲线中, 指数改进模型精确度高, 拟合效果最好, 能准确地描述出红花酢浆草的CO2 响应曲线。指数改进模型计算出的CO2 补偿点(Г)为68.751 μmol·mol–1, 饱和CO2 浓度(Csp)为1253.773 μmol·mol–1; (3)红花酢浆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光合作用潜力很大, 但红花酢浆草属于耐阴植物, 不耐高温, 在进行人工栽培时应注意对其遮阴。  相似文献   
43.
不同生境中柔毛淫羊藿形态特征及其有效成分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不同生境中柔毛淫羊藿的有效成分,并运用one-way ANOVA统计分析了不同生境中柔毛淫羊藿有效成分的差异以及形态参数和生物量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生境中,相对光照强度较低的生境,其形态参数和植株各个部位的生物量均要低于光照强度相对较强的生境,但3个生境中的整体叶形基本一致;三个生境中淫羊藿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在光照强度较高的生境中要大于光照较低的生境;柔毛淫羊藿植株各个部位的有效成分大小为叶>根>茎;在不同生境中柔毛淫羊藿叶片的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都能达到用药标准,其余的部位则不能达到用药标准。因此在人工栽培柔毛淫羊藿时,应模拟野外生长条件,以期提高柔毛淫羊藿质量,替代和保护野生资源。  相似文献   
44.
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了巫山淫羊藿(Epimedium wushanense)开花时间对花蜜分泌、有效传粉者活动及结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开花时间对巫山淫羊藿花蜜常备量和含糖量的影响极其显著.3个种群早期花蜜常备量较高,而花蜜含糖量在晚期较高.(2)开花时间对有效传粉者行为也具显著影响.一天中,有效传粉者的访花活动主要集中在中午;在整个花期进程中,晚期有效访花频率明显大于早期.(3)开花时间对巫山淫羊藿结实率、果实种子数及果实种子败育率的影响均显著,其中早期和中期的结实率和果实种子数大于晚期;而果实种子败育率则在晚期较高.因此,人工栽培巫山淫羊藿应注意花期调控,并选择早期果实进行实验或育种,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5.
不同海拔高度下淫羊藿的种群年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3个海拔高度(568、643和790m)研究了淫羊藿种群年龄结构,并对各龄级根茎数量、根茎长度、根茎生物量、分株数量、分株生物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海拔643m淫羊藿根茎龄级最高达10龄,海拔568和790m根茎最高龄级有9龄;3个海拔分株龄级与根茎龄级一致;海拔643m各龄级根茎数量从1龄到10龄呈下降趋势;3个海拔各龄级根茎长度、根茎生物量、分株数量、分株生物量都是2龄占优势;海拔643m各龄级根茎数量、长度、生物量和分株数量、生物量最多。海拔643m的生境最适合淫羊藿克隆生长,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采集。  相似文献   
46.
在构件水平上,对生长在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群落、细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 var.gracilis)群落、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群落中的柔毛淫羊藿的无性系构件特征及生物量配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各群落中柔毛淫羊藿各龄级根茎数量均从高年龄级向低年龄级呈上升趋势,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结构;(2)细叶青冈群落中柔毛淫羊藿种群间隔子最长,各年龄级根茎上的地上枝数量、平均长度和叶面积均最大;(3)各群落中柔毛淫羊藿种群均将最高比例生物量分配给根茎,其次是叶片;(4)野生自然状态下,柔毛淫羊藿在相对光照低、土壤腐质层薄和土壤含水量低的生境中,种群地上构件生物量和单位面积总生物量均更高.研究表明柔毛淫羊藿种群在不同群落中发生了明显的可塑性变化.结合这些变化讨论柔毛淫羊藿种群的生态适应意义及其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47.
运用非参数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了淫羊藿开花的花序水平的位置效应与空间效应对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1)开花时间效应对内萼片长、内萼片宽、花药长、距宽、距长的影响显著,其参数均是早期和中期大于晚期;花部空间对内萼片长和内萼片宽的影响显著,而对花药长、距长和距宽的影响不显著.(2)开花时期对淫羊藿结实率无显著差异,但早期和中期的结实率要远远高于晚期;时间效应对果实形态参数的影响极显著,且大小均为早期大于中期和晚期;早期和中期的果实重量和种子数要显著高于晚期,而在晚期的果实种子数败育率较高.(3)在开花的空间效应中,基部和中部之间的结实率无显著差异,但两者显著高于顶部的结实率;基部的果实形态参数要高于中部和顶部;从果实重量和种子数来看,基部和中部要大于顶部,但顶部的果实败育率高于基部和中部.因此,对于淫羊藿的实际繁殖或药用,应采摘早期和中期开花的基部果实,其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48.
植物种群生态学中的构件理论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植物种群生态学中的构件理论黎云祥,刘玉成,钟章成(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南充637002)(西南师范大学生物系,重庆630715)ModularTheoryinPlantPopulationEcology.¥LiYunxiang;LiuYucheng(...  相似文献   
49.
慈竹构件和分株水平的可溶性糖含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了克隆植物慈竹构件和分株水平的可溶性糖含量.以探讨其对环境的生理适应性.结果表明,在构件水平,可溶性糖含量以慈竹叶最大,枝条次之,秆最小.不同构件的可溶性糖含量对分株年龄和分株部位的反应格局不同,1龄分株枝和秆的可溶性糖含量较高,而分株年龄对叶的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显著;分株下层叶和秆的可溶性糖含量大于上中层.高光条件下1龄分株叶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弱光条件下的1龄分株.叶可溶性糖含量受季节影响显著,1月最低,4月最高.但2龄和3龄分株间差异不显著.母分株和子分株上、中两层叶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下层相关性不显著.在分株水平,慈竹5个龄级间的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差异.总之,慈竹可溶性糖含量受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影响显著,且分株和构件层次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0.
采用不同浓度NaCl(0、100、200、300和500 mmol/L)的Hoagland's培养液处理两种淫羊藿属植物--淫羊藿、箭叶淫羊藿幼苗,处理30 d后分别测定其株高、叶表面积、干物质生物量以及根、茎、叶的总黄酮含量,以明确淫羊藿属两种药用植物的抗盐特性.结果显示:(1)盐胁迫对淫羊藿和箭叶淫羊藿的生长均有影响,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淫羊藿、箭叶淫羊藿的株高和叶表面积均逐渐显著减小;各器官干物质生物量逐渐降低,但淫羊藿的干物质下降量较小(不显著),且同一处理下淫羊藿的生物量明显小于箭叶淫羊藿.(2)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除淫羊藿茎的总黄酮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外,淫羊藿根、叶和箭叶淫羊藿根、茎、叶均呈现在低浓度范围内总黄酮含量增加,且箭叶淫羊藿的含量高于淫羊藿;而在高浓度盐胁迫下,其总黄酮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且淫羊藿的含量高于箭叶淫羊藿.研究表明,淫羊藿的抗盐性明显高于箭叶淫羊藿,适于高盐土壤环境种植,但在低盐环境条件下,种植箭叶淫羊藿可显著提高总黄酮产量并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