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双歧因子的提取及其促双歧杆菌生长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多种从猪胃粘蛋白及胡萝卜中提取双歧因子的方法。并用含双歧因子的培养基对四种双歧杆菌的生长进行了定性、定量观察,其结果显示了双歧因子是一种具有促双歧杆菌生长的活性因子,它可用于治疗某些疾病或作为保健食品及动物饲料添加剂,对促进人、动物体的健康及婴幼儿的正常发育具有重要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102.
盲鼠蚤属一新种记述:蚤目:细蚤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记述盲鼠蚤属TyphlomyopsyllusLietHuang,1980一新种,巴山盲鼠蚤Typhlomyopsyllusbashanensissp.nov.,采自湖北省北部神农架林区猪尾鼠Typhlomyscinereus和短尾GouAnourosorexsquamipessqpuamipes体上  相似文献   
103.
清醒无拘束豚鼠气道反应性测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建立了清醒无拘束豚鼠气道反应性的测定方法,具有简便、稳定、可定量研究的特点。清醒豚鼠吸入组胺(His)和乙酰胆碱(ACh)后的引喘作用有浓度依赖性,半数有效引喘浓度(EC50)分别为53.5μmol/m3和269μmol/m3。  相似文献   
104.
本记述了与尼泊尔交界的我国西藏边境地区恙螨兰新种,分别隶屠恙螨科(Trombiculidae Ewing,1944)的新棒恙螭属(Neuschoengastia Ewing,1929)、棒六恙螨属(Schoeng astiella Hirst,1915)和微恙螨属(Microtrombicula Ewing,1959)。模式标本存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医学昆虫标本馆。部分副模标本存成都军医后弛部卫生防疫队。  相似文献   
105.
水,土壤及植物样品中1,2,4—三氯苯的提取和GC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6.
本文报道艰难梭菌A毒素对4种培养细胞的细胞致死活性的探讨。4种培养细胞为Vero(非洲绿猴肾细胞)细胞、TPC─1(人甲状腺肿瘤细胞)细胞、NIH3T3细胞(小鼠成纤维细胞)及将ras癌基因转基因于NIH3T3细胞的NIH3T3ras细胞。应用台酚蓝排除能试验、噻唑蓝(MTS)比色、细胞膜损害测定试验、荧光显微术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变化等测定A毒素细胞致死活性。实验表明:4种培养细胞系对A毒素细胞圆缩化作用的敏感性依次为NIH3T3ras,TPC─1,Vero,NIH3T3细胞。而对A毒素细胞致死活性的敏感性依次为TPC─1,NIH3T3,Vero,NIH3T3ras细胞。从而得知A毒素的细胞致死活性不但依细胞种类不同而不同,而且也不一定与A毒素的细胞圆缩化作用有关。肿瘤细胞TPC─1细胞对A毒素致死活性有特殊敏感性。以上结果对探索抗癌新药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观察830 nm微激光治疗背肌筋膜炎的疗效。采用自主研发的半导体激光光灸仪(波长为830 nm,功率密度0.335 W/cm~2)对13例背肌筋膜炎患者的肌筋膜扳机点(MTrPs)、养老穴和承山穴进行光灸,每次4 min,每周3次,共治疗4周;用红外热像仪分别在首次、第7次和末次光灸前后对患者上背部采集图像,对MTrPs进行压痛阈值(PPT)的测定并进行VAS评分,对所得数值进行分析。在光灸6次、末次后患者VAS数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降低(P≤0.001);而治疗6次后有6个、末次治疗后有4个感兴趣区(ROIs)与治疗前相比PPT数值显著降低(P≤0.05)。红外热成像结果显示,首次、第七次和末次光灸后患者ROIs温度与相应部位治疗前相比均有增加,部分增高显著(P≤0.05);但整个疗程结束后,上背部ROIs温度与首次治疗前相比未见显著变化,红外热成像数值与PPT数值也未见显著相关。830 nm微激光光灸治疗背肌筋膜炎疗效确切,但红外热成像技术用于微激光光灸治疗背肌筋膜炎累积疗效评价尚缺乏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08.
锁阳和肉苁蓉都是中医药里重要的补益类药材,但由于过度采挖和采挖方式不当,目前它们的野生资源已濒临枯竭。肉苁蓉和锁阳分别是我国濒危和易危珍稀植物,研究二者寄生方式的特点与区别不仅可以促进锁阳和肉苁蓉的人工栽培,从而使野生药材得到一定的保护,而且对了解寄生植物在荒漠地区等极端严酷环境中的适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该研究采用形态学观察结合常规石蜡切片法,对锁阳和肉苁蓉分别在各自寄主植物上的寄生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锁阳的营养繁殖体在寄主植物根部呈串状分布,与寄主植物的连接方式属于非末端寄生;锁阳的吸器侵入寄主根系韧皮部和木质部的一部分区域,但是韧皮部和木质部大部分区域未被锁阳吸器占据,即有部分营养物质被锁阳“截取”。(2)肉苁蓉在其肉质茎基部长出新的芽体,与寄主植物的连接方式属于末端寄生;肉苁蓉的吸器侵入寄主根韧皮部和木质部全部区域。因此,锁阳寄生后,被寄生的寄主根依然能够向前生长,具有正常的功能;肉苁蓉寄生后,寄生点的寄主根失去根系的正常功能,成为一个为肉苁蓉生长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输送通道( Transport channel)”。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