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7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1964年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赵国光等同志在滇西工作时,于丽江发现了相当多的哺乳动物化石。这批化石中最多的是原始真犀类(主要是Prohyracodon)的牙齿;也有一些两栖犀和原始貘类的牙齿;此外,有少量的牙齿碎片表明,该地还有雷兽、石炭兽及爪兽等化石。  相似文献   
452.
彭泽祥   《广西植物》1983,(4):291-292
<正> 本变型与原变型不同之处在于:新枝上长硬毛短小(长不超过1毫米);叶坚纸质,通常窄倒披针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上面常沿侧脉或隆纹无或有稀少的钙粒;花药较大,长1.8—2毫米;蒴果较小,长约3毫米。  相似文献   
453.
彭泽祥   《广西植物》1983,(4):293-294
<正> 笔者在编写《中国植物志》白花丹科时Plumbaginaceae对白花丹科植物中名进行了考证,本文是对白花丹科植物中名的一些解释。 1.白花丹科Plumbaginaceae 白花丹科(种子植物名称》118.1953)一名是从本科模式属—白花丹属Plumbago L. 而得名。以前,此科曾用日本名,称为矶松科(《植物学大  相似文献   
454.
本文报告将炭疽杆菌串珠试验与早期增菌培养、沉淀素荧光抗体染色相结合,由串珠湿片法和串珠荧光抗体法组成的一种新的炭疽杆菌快速检验系统。实验结果及现场标本检验证明,本系统检验时形态特征较突出,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杂菌影响,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各类炭疽标本,尤其是外环境标本,可不经分离纯培养于6—8小时内得出检验结果。文中也提出在实际标本检验中,仍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55.
褐云玛瑙螺及其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褐云玛瑙螺Achatina fulica,是我国个体最大的陆生贝类之一,个体重可达180—190克。两广一带俗称东风螺、菜螺,繁殖力强、成长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其他微量元素等。目前,有些地方收购加工成食品畅销国外,深受欢迎。国内主要广泛用此做家畜、家禽的动物性蛋白饲料。近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从其消化液中提取蜗牛酶,应用于细胞学、遗传学等研究,从而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456.
稻纵卷叶螟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自从Morris等(1954)把生命表方法引用到昆虫自然种群的研究以来,生命表方法逐渐发展成为研究昆虫种群动态的一种重要手段,并在农作物害虫、果树害虫、储粮害虫和卫生害虫的研究上广泛的应用(尹汝湛,1980:Harcourt,1969)。1973年以来,中山大学等在广东四会县大沙公社进行了水稻害虫综合防治的研究,7年的试验结果,原来为害严重的水稻三化螟Scirpophaga incertulas、粘虫Leucania separata、稻褐飞虱Nilaparvata lu-  相似文献   
457.
蜗牛与蛞蝓     
蜗牛和蛞蝓是生活在陆地上的软体动物。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a)、前鳃亚纲(Prosobrancha)及肺螺亚纲(Pulmonata)、柄眼目(Stylommatophora)。全世界已知的蜗牛和蛞蝓约有25,000种。这类动物除了具有腹足类的一般形态特征外,栉鳃均已退化,外套膜上有发达的血管网,即“肺”,可在陆地上直接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相似文献   
458.
笔者在整理广西壮族自治区陆生贝类的标本中,发现烟管螺科Clausiliidae一新种,命名为奇异扭颈螺 Steatonenia mirifica。扭颈螺属 Steatonenia亦系国内首次发现。现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459.
研究了红圆蚧(Aonidiellaaurantii)3种寄生蜂(盾蚧长缨蚜小蜂Encarsiacitri-na,岭南黄蚜小蜂Aphytislingnanesis,印巴黄蚜小峰Aphytismelinus)在不同温度、不同寄生物密度、不同寄主密度组合下的功能反应.攻击率印巴蜂最大,岭南蜂次之,长缨蚜小蜂蜂最小.3种寄生蜂在不同温度下的攻击率都近于正态分布.建立了含干扰效应、温度效应的功能反应模型,两个模型的各参数均有明确的生物学意义,模拟效果好.  相似文献   
460.
中华半管藻繁殖生物学研究Ⅰ.细胞分裂与环境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半管藻以频繁的细胞分裂进行繁殖。实验结果表明,该藻每天的细胞分裂和叶绿素合成呈现一定的节律性,在光暗各12h条件下,每天光照8h后形成最大的分裂高峰,黑暗后2h出现分裂次高峰。进入光照期,叶绿素合成开始,继之增长率急剧上升,8h后达到最高值。黑暗期细胞增殖率和叶绿素增长率迅速下降,并降至全日最低值。适温范围为8-32℃,生长的最适温度在25-30℃之间,适盐范围为7-50,最适盐度为28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