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社会型——单蚁后(Monogyne)和多蚁后(Polygyne)型的鉴定方法众多,对于鉴定方法之间的比较较少。为了探究鉴定红火蚁社会型的有效实验方案,本研究对采集自中国南方的红火蚁种群样品进行了生物学观察,并采用了几种常用的方法对样品社会型进行了测定,此外还对比了4种不同DNA聚合酶在实验中的效果。多重PCR技术(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Gp-9 b等位基因扩增两种方法成功率高,能准确鉴定红火蚁社会型。4对同时扩增B、b等位基因的引物成功率不高。实验结果表明,将多重PCR技术、Gp-9 b等位基因扩增,与生物学观察相结合,能更准确地对红火蚁社会型进行鉴定。在PCR实验中选用具有适度保真性和热启动效果的DNA聚合酶能提高红火蚁社会型鉴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2.
扼要回顾了隧蜂科隧蜂属的分类变革,汇总了隧蜂属相关类元名称的变动情况,重新对隧蜂属下了定义,最后,根据最新研究结果,对全世界目前隧蜂属各亚属所含种的数量作了统计,给出了隧蜂属分亚属检索表.根据作者的研究结果,对中国隧蜂属的分类作了扼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33.
中国绒毛隧蜂亚属(膜翅目,隧蜂科,隧蜂属)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记述了中国绒毛隧蜂亚属的8个现有物种,其中Halictus(Vestitohalictus)mucoreus(Eversmann)和Halictus(Vestitohalictus)pulvereus Morawitz为中国新纪录种.对每一物种进行了重描述,并给出其分布和采访植物记录.中国绒毛隧蜂亚属已知种的检索表,每种的结构特征图,特别是雄性S7-S8和外生殖器的结构特征图在文中一并给出.  相似文献   
34.
线粒体假基因(nuclear mitochondrial pseudogenes, NUMTs)是指由生物体的线粒体基因组转移至核基因组内的DNA片段。由于其独立进化的特点, NUMTs在用于系统发育分析时是一把双刃剑。我们用基于PCR扩增的方法研究了对叶榕Ficus hispida上两姐妹种榕小蜂Philotrypesis pilosa和Philotrypesis sp.中起源于线粒体Nad1 12S片段的NUMTs。该两姐妹种榕小蜂由同域物种形成过程产生, 它们生活在同一生态环境里(即同一榕果内), 因此可以用作很好的模型来研究在相同生态环境里物种的行为学及遗传学细微差异的进化。这些深入研究都依赖于对两个物种分化时间的正确估算。通过对所获取的NUMTs进行进化分析, 我们发现: 1)这些NUMTs都是最近引入核基因组事件; 2)NUMTs引入事件发生在物种分化之前。由于这些NUMTs引入核内时间尚短, 其碱基替换速率与线粒体基因相似, 而节肢动物线粒体基因的平均碱基替换速率约为2.3×10-8 替换/位点·年。根据这些进化历史特征可帮助我们将这两个姐妹种榕小蜂的分化时间追溯至0.40-0.48百万年以前。结果提示, 一些线粒体假基因可以很好的用作分子化石来推断一些重要进化事件如物种形成。  相似文献   
35.
DNA分类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利用DNA进行分类的原理,强调了DNA分类的优越性,并着重介绍了COI(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Ⅰ)基因作为DNA分类的目的基因序列的可操作性.对DNA分类仍有许多争论.在实际分类工作中,建议将形态学数据与DNA序列数据结合起来分析.  相似文献   
36.
韦氏缩腹榕小蜂的产卵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甄文全  黄大卫  杨大荣  朱朝东 《昆虫知识》2004,41(5):446-448,F004
通过对聚果榕上一种非传粉榕小蜂———韦氏缩腹小蜂ApocryptawestwoodiGrandi的产卵行为的详细观察 ,发现该小蜂的产卵行为与具有可伸缩的腹节这种奇特的腹部结构高度相关。该小蜂的产卵过程主要分为 3个阶段 :( 1 )寻找产卵位置 ,小蜂在果面快速搜索 ,以触角或口器触须感受产卵位点 ;( 2 )刺壁 ,小蜂将产卵针垂直于果面 ,刺入果壁 ,进入果腔 ;( 3 )产卵与拉出产卵针。通过与Ansari对于韦氏缩腹小蜂的产卵行为的描述进行比较 ,发现有如下不同之处 :( 1 )在产卵针刚刺入果面时 ,伸长的腹部末端超过头 ,整个伸长的腹部几乎与果面平行 ;( 2 )后足具有下拉产卵鞘的行为 ,并且后足除下拉产卵鞘时与果面分离外 ,均抓住果面 ;( 3 )产卵针不需要产卵鞘支撑时 ,产卵鞘与产卵针分离。  相似文献   
37.
青藏高原金小蜂生物地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青藏高原环境条件的限制,对该地区金小蜂的分布状况及多样性一直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本文依据近年来在该地区采集的金小蜂标本记录和已有的文献记载,对青藏高原地区的金小蜂科属级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记录该地区金小蜂科7亚科52属.同时初步探讨了青藏高原金小蜂生物地理学,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金小蜂较为丰富,以全北区成份为主,属级特有性不高.  相似文献   
38.
研究了广肩小蜂科1新属丽广肩小蜂属Chryseurytoma Chen et Huang,描述1新种绿丽广肩小蜂Chryseurytoma viridis Chen et Huang,sp.nov.及中国1新纪录属刺盾广肩小蜂Acantheurytoma Cameron.新种绿丽广肩小蜂Chryseurytoma viridis Chen et Huang,sp. nov.的主要特征为:额无前眶脊;前足基节无纵槽;前单眼位于触角洼之上;胸部明显隆起;前胸背板前缘无脊;盾纵沟伸至中胸盾片3/4;触角除棒节褐色外其余为黄色;柄后腹长为宽的3.2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39.
研究了金小蜂科金小蜂亚科奥金小蜂属Oxysychus Delucchi,1956,描述1新种褐棒奥金小蜂Oxysychus fusciclavula sp.nov.及2新纪录种:斯氏奥金小蜂Oxysychus silvestru(Masi)和纽奥金小蜂Oxysychus nupserhae(Dutt&Ferriere).新种褐棒奥金小蜂Oxysychusfusciclavula sp.nov 与其它两种的主要区别是:胸部明显隆起;前胸背板前缘无脊;盾纵沟伸至中胸盾片3/4;触角除棒节褐色外其余为黄色;柄后腹长为宽的3.2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40.
广西姬小蜂科分类学研究(膜翅目:小蜂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8-2000年作者在广西南部山区的采集,结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馆藏标本的研究,报道了该科4亚科27属81种在广西的分布,其中,4属60种是中国新纪录,本文对前人和作者最近对中国姬小蜂科的分类研究简单作了综述,并对广西的姬小蜂科物种进行了初步的组分分析,根据现有材料得出结论是:1)广西的姬小蜂科区系成分以东洋区和古北成分为主;2)多个区纱成分分布相互重叠,交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