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7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互花米草在红树林湿地中扩散对生境与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已成为生物入侵问题研究的焦点之一。然而目前关于互花米草扩散动态及其驱动力的研究成果仍为鲜见。论文以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以2009、2013、2019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人机互译、野外勘查结合的方法识别互花米草布局,利用土地类型转移矩阵、质心的变化、景观指数以及灰色关联度等方法分析互花米草扩散特征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1)2009-2019年间,互花米草面积、斑块数量呈现增长趋势,但面积增幅下降,2009-2013年间年均增长率为7.60%,2013-2019年间年均增长率则为1.99%;互花米草面积年均增长率大于红树林,光滩转化为互花米草的面积是其转化为红树林面积的1.507倍;互花米草、红树林均有破碎化趋势;(2)2009-2019年间,互花米草的质心坐标都位于丹兜海潮滩,2009-2013年互花米草斑块质心向西北方向偏移,2013-2019年向东南方向偏移;(3)2009-2019年间,互花米草动态变化受到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共同影响。其中,赶海人口比例与最大斑块指数、斑块密度、斑块数相关性最大;年均最高温与互花米草分维数、破碎化指数、面积相关性最大。(4)影响互花米草面积变化的因素依次为:年均最高温、年均最低温、赶海人口比例、地区生产总值;互花米草面积与年均最高、年均低温均呈正相关,与赶海人口比例呈负相关。研究结果将为互花米草监控提供科学借鉴,为红树林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2.
中成药是我国医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中成药有效成分复杂,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以及单味药材易受品种、产地、加工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中成药的质量评价成为阻碍中成药走向现代化与国际化的障碍。所谓中成药的现代化就是指用现代化的分析检测手段去解决中成药的质量问题,而中成药的国际化就是指在我国传统中成药知识产权和法律制度的前提下,用国际化的视野和创造性的思维来促进中成药的科技创新,加强与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达成共识,创建国际化与标准化的中成药质量控制体系。本文从历代药典对中成药质量控制的变化、中成药质量控制的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完善中成药质量控制的策略,从而进一步使中成药走向现代化与国际化。  相似文献   
493.
赵高卷  葛娈  马焕成  杨建军  黄冬  平盼 《生态学杂志》2014,25(12):3443-3450
采取石蜡切片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元江干热河谷木棉蒴果形成和纤维发育过程.结果表明: 木棉蒴果形成过程分为4个阶段: 花后0~5 d为形成期(FS),5~35 d为质量增加期(MGS),35~50 d为缓慢生长或脱水期(DS),50 d以后为成熟爆裂期(BS).与木棉蒴果形成过程相对应的纤维发育过程为:果皮内壁细胞分化(花后0~2 d)、膨大(花后2~5 d)、突起(花后5~10 d)、纤维伸长(花后10~40 d)、纤维脱离内壁及脱水成熟(花后40~50 d).在纤维发育过程中,纤维长度和投影宽度均呈幂函数曲线增长,花后第20天日均增长率达到最大.纤维鲜质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花后25~30 d日均鲜质量增长率达到最高,而纤维干质量呈逐渐增长趋势,且花后20~25 d纤维干质量日均增长率达到最高.花后第30天,木棉种子和纤维质量继续增加,而果皮呈现下降趋势,表明果皮开始脱水老化.木棉纤维在蒴果壳体内壁的附着力小,较棉花等种子纤维更容易分离.花后5~35 d是蒴果生长和纤维发育最关键的时期,需做好水肥管理;而花后50 d后果实开始爆裂,需做好采收准备.  相似文献   
494.
为了观察地榆鞣质对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本文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致小鼠骨髓抑制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骨髓抑制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集落刺激因子组、地榆鞣质20、10、5 mg/kg三个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10 d,每天一次,以外周血液白细胞数量、骨髓细胞DNA含量和CD34+的表达以及骨髓细胞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蛋白的表达为评价指标,研究地榆鞣质对CTX所致骨髓抑制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地榆鞣质可显著升高小鼠外周血WBC(P0.05);显著升高小鼠骨髓DNA含量(P0.05);显著促进CD34+的表达(P0.05);显著促进MGMT蛋白的表达(P0.05)。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地榆鞣质可显著拮抗CTX所致小鼠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495.
摘要:【目的】研究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群特异性抗原P30与囊膜糖蛋白gp90体外共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为研发新型REV 抗体诊断试剂盒提供基础。【方法】根据REV脾脏坏死病毒(spleen necrosis virus,SNV)株的前病毒基因组cDNA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以pPB101质粒为模板,分别扩增REV p30基因和gp90基因片段。将PCR产物依次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a(+)中,通过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筛选阳性重组克隆pET-p30-gp90。重组菌经异丙基硫代D-半乳糖苷( IPTG)诱导后,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表达蛋白与特异性血清之间的反应性。制备表达蛋白的抗血清,以该抗血清与REV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进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验证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经SDS-PAGE电泳后能观察到预期大小的表达条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蛋白能与REV抗血清反应。将表达产物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制备p30-gp90抗血清,该抗血清与REV感染CEF在IFA中呈现特异性荧光反应。【结论】体外串联表达REV p30-gp90蛋白,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496.
HSP100/ClpB是Clp蛋白家族的一员,具有分子伴侣功能,与细胞“获得耐热性(acquired thermotolerance)"相关。从番茄cDNA文库中筛选到长度达3144 bp的cDNA,依据最长的开放读码框推导出的多肽含98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属于HSP100/ClpB家族,因其计算分子量为110 kD,所以命名为LeHSP110/ClpB。实验证明,LeHsp110/ClpB在番茄叶片中没有组成型表达,为热诱导型基因,其编码蛋白定位于叶绿体基质。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CaMV35S驱动的反义LeHsp110/ClpB cDNA片段导入番茄,高温下转反义基因的番茄株系中LeHsp110/ClpB 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转基因株系的PSⅡ对高温胁迫更加敏感,说明HSP110/ClpB在植物耐热性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97.
类胡萝卜素的抗癌作用与基因表达的联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类胡萝卜素是通过干扰癌细胞生长或细胞死亡的有关途径显示其抗癌作用的,包括细胞增殖、生长因子的信号传输、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细胞分化及凋亡。类胡萝卜素引起参与这些过程的调节蛋白质表达发生改变。已发现几个转录系统在其抗癌活性中起作用,如类视黄素受体、过氧化物酶体激活受体(PPAR)、抗氧化剂应答元件(ARE)、异生素受体及激活剂蛋白-1(AP-1),它们构成各种类胡萝卜素与其它微量营养素协同抗癌作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498.
记述弹尾目Collembola鳞姚科Tomoceridae单齿鳞姚属Monodontocerus 1新种.  相似文献   
499.
克隆家蚕动力蛋白轻链8(dynein light chain 8, Dlc8)基因开放阅读框架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探讨Dlc8基因在家蚕胚胎、头、丝腺、中肠、皮肤、血液、脂肪和马氏管等组织中的分布.在细胞水平,应用RT-PCR和实时定量RT-PCR方法分析大梯度强磁场(large gradient high magnetic field, LGHMF)重力模拟环境(0 g、1 g、2 g)对家蚕Dlc8基因表达的影响.在整体水平,应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分析Dlc8基因在家蚕胚胎反转期和整个胚胎期对LGHMF模拟失重环境的响应.克隆的家蚕Dlc8基因开放阅读框架长度为270 bp,编码89个氨基酸.家蚕Dlc8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热带爪蟾(Xenopus tropicalis)、小鼠(Mus musculus)、人类(Homo sapiens)等6个物种Dlc8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67%、96%、91%、95%、92%、92%.信号肽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质为非分泌蛋白,不存在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位点.家蚕Dlc8分子质量与等电点分别为10.34 ku和6.81.Dlc8基因在家蚕的胚胎、头、丝腺、中肠、皮肤、血液、脂肪、马氏管中稳定表达.在细胞水平,家蚕Dlc8基因表达对重力变化较敏感,对磁场变化不敏感.在整体水平,Dlc8基因在家蚕胚胎发育的不同时期对重力的响应不同.整个胚胎发育期Dlc8基因在模拟失重条件下表达量与对照组接近.家蚕Dlc8基因可以作为重力生物学效应研究的分子靶标.该研究为深入探讨家蚕Dlc8基因重力生物学效应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0.
目的采用两种水迷宫对拟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学习记忆功能进行比较。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给药组。用Morris水迷宫和MS-2水迷宫自动控制仪分别测试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在Morris水迷宫测试中,模型组与对照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逃避潜伏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MS-2水迷宫自动控制仪测试中,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而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游出水迷路的时间均有所减少,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orris水迷宫和MS-2水迷宫自动控制仪测试方法均能反映动物学习和记忆功能,而前者能更敏感地反映出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因此,Morris水迷宫应为实验首选,当然在实验需要时,两种水迷宫最好结合使用,以得到客观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