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福建米虾新种和亚种的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教学需要,结合调查福建淡水虾的资源,在整理采到的标本中,发现米虾(Caridina)属中有一新种和二新亚种,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2.
在伤信号传导中茉莉酸与水杨酸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新  张蜀秋 《植物学报》2000,17(2):133-136
近年来,发现茉莉酸和水杨酸都是植物体对外界伤害作出反应,表达抗性基因的信号分子。水杨酸可抑制茉莉酸类的合成及其所诱导的蛋白基因的表达;茉莉酸能阻止病原侵染后所产生的水杨酸的增加。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和水杨酸信号转导途径存在着交叉,小GTP结合蛋白和细胞分裂素可能起着信号开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气孔功能的结构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孟繁霞  张蜀秋 《植物学通报》2000,17(1):27-33,38
近年来,国际上十分关注气孔动动的调控机理,在保卫细胞内外的信息传递和转导途径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保卫细胞的特殊结构和气孔功能密切相关,对保卫细胞壁特性、质膜上的各种结合蛋白、质膜和液泡膜上的离子通道的研究,以及对细胞骨架和气孔运动的关系的探索为阐明气孔运动的机理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4.
真菌菌丝体培养和提取DNA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何月秋 《菌物系统》2000,19(3):434-434
  相似文献   
105.
低温弱光对黄瓜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5,自引:10,他引:45  
以设施栽培黄瓜为材料。研究了常温弱光和低温弱光胁迫期间以及随后的恢复过程中植株生长和抗氧化酶的变化.结果表明,常温弱光和低温弱光胁迫分别导致黄瓜植株生长减缓和停滞。根系活力下降.低温弱光处理过程中。SOD和GPOD活性上升,并以7℃处理尤为明显。但在恢复过程中这些酶的活性均恢复至对照水平.常温弱光对SOD活性影响不大,但在恢复过程中SOD活性则上升到一个比对照更高的水平,GPOD活性在弱光处理5d后迅速上升,恢复期间呈下降趋势.此外,常温弱光和低温弱光胁迫均造成MDA累积。  相似文献   
106.
透光抚育对长白山“栽针保阔”红松林植被碳储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采伐试验与相对生长方程法,设定5个处理,分别为:未透光(对照)、轻度择伐(25%)、中度择伐(50%)、强度择伐(75%)、全透光(100%)(抚育强度指蓄积量采伐比例)研究了透光抚育对长白山"栽针保阔"红松林的植被碳储量。结果表明:①透光抚育使其植被生物量(154.86±9.84~217.56±4.90 t·hm-2)显著降低,轻、中、强度择伐降低幅度相对较大且相近(21.1%~28.8%),全透光降低幅度相对较小(12.5%);②透光抚育对其乔木层(404.53±1.28~479.64±7.22 g·kg-1)、灌木层(454.87±9.82~474.52±5.82 g·kg-1)、草本层(401.24±8.65~419.52±7.98 g·kg-1)和凋落物层(348.91±13.21~376.03±12.36 g·kg-1)碳含量的影响并不同,降低了红松、家榆、紫椴树干碳含量(2.3%~6.1%,P0.05)和蒙古栎、紫椴与家榆树枝与树叶碳含量(2.6%~12.7%,P0.05)及灌木层碳含量(3.5%~3.6%,P0.05),但提高了红松树枝与树叶碳含量(5.4%~7.7%,P0.05);③透光抚育使其植被碳储量(68.38±1.78~97.40±2.98 t·C/hm-2)显著降低,轻、中、强度择伐降低幅度相对较大且相近(22.5%~29.8%),全透光降低幅度最小(16.1%)。因此,从维持其植被碳库考虑,对长白山"栽针保阔"红松林采取中低强度择伐或小范围上层全透光方式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07.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红花荷主要分布区8个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花荷在物种水平上其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4.86%,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H0)为0.3438;在群体水平上PPB为73.07%,H0为0.2763,说明红花荷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AMOVA分子方差分析表明,红花荷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群体内遗传变异占群体的70.29%,群体间占29.71%。Mantel检测表明红花荷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干扰素α-1b联合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 Tablets,AD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随即将120例CHB患者分为3组:单用ADV组(A组)40例;单用IFNa-1b组(B组)40例;IFNα-1b和ADV联合治疗组(c组)40例,疗程48周。分别于治疗12周、24周和48周时查ALT复常率,HIhAg血清转换率,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DNA阴转率。其中各组中10人于治疗前及治疗48周行肝穿刺活检术,观察病理改变,根据炎症活动度(G)和纤维化程度(S)进行计分,同时采用纤维化半定量计分系统(sss)评分。结果:A组和B组ALT复常率,24周:X^2=4.80、7.92,48周:X^2=3.97、6.51,P均〈0.05;HBeAg转换率,24周:X^2=12.25、4.17,48周:X^2=-14.57、4.94。P均〈0.01;HBVDNA转阴率。24周:X2=-3.74、9.77,48周:X^2=6.98、11.95,P均〈0.05。c组24周和48周后ALT复常率分别为65.0%和87.5%,HBeAg转换率为35.0%和45.0%,HBVDNA阴转率为75.5%和92.5%,显著高于A组和B组。组织学肝纤维化各项评分结果联合治疗组均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Y,.(SSS:t=-23.26、48.98;G:t=-53.88、94.30;S:t=-60.00、82.05,P均〈0.01)。结论:IFN联合ADV治疗CHB患者可协同抑制HBV复制,显著提高抗HBV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9.
庐山日本柳杉林下穿透雨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冠是降水到达地面前的第一个作用层,其对降水的再分配作用,导致穿透雨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具有很大的变异性,这既阻碍了对其的精确评估,也常常被认为是水文模型中蒸发量化的不确定来源之一。在庐山自然保护区日本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人工林内设置了面积30 m×30 m的样地,机械布置了37个截面面积为314.15 cm2穿透雨收集器,于2017年生长季(4—9月)共监测21次降雨事件下穿透雨量。分析林冠下穿透雨率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日本柳杉林下穿透雨率变化范围为2%—222%,平均穿透雨率为80%,穿透雨率随着林外次降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降雨量达到28 mm时穿透雨率趋于最大值,之后变化规律复杂未见稳定,二者之间最优拟合关系为二次多项式;与叶面积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叶面积指数小于4.5时对穿透雨率的影响显著。不同叶面积指数下,穿透雨率达到最大时的林外降雨量不同。穿透雨率的空间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15%—114%,随林外降雨量的增加而减小,并在林外次降雨量大于20 mm以后,逐渐趋于稳定,二者之间以对数函数关系式拟合。观测点位的时间变异系数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增大。叶面积指数小于5,降雨量小于20 mm时,降雨量是影响穿透雨空间变异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0.
转基因技术加快了林木遗传改良的进程。由于转基因林木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有必要对森林中转基因林木的分布等情况进行监测。基于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获取的森林平面影像,提出了真实地形下森林转基因林木抽样监测的策略。首先根据检验参数来确定需要抽样的样本数,然后改进了两种算法分别进行不规则区域内常规的和有孔洞情况下的均匀抽样。与之前的抽样方法相比,本方法提供了更好的抽样准确性和均匀性,更适应森林区域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