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8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47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3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6篇
  1974年   8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7篇
  195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塔里木沙拐枣(Calligonum roborowskii A.Los.)是仅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环境的特有种,其果实为不开裂而周围有椭圆形刺毛的瘦果,以果实为单元进行扩散和萌发。本文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控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塔里木沙拐枣刺毛在果实扩散、吸水、脱水及萌发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贮藏时间的果实颜色、大小、重量及刺毛长度存在显著差异。完整果实在水面漂浮时间及水媒扩散能力比去除刺毛的果实更强。完整果实在1 m/s和4 m/s风速下的扩散距离比无刺毛果实的扩散距离长。10 mmol/L赤霉素(AG3)及不同干藏时间处理的完整果实与无刺毛果实在20℃/30℃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萌发率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无刺毛果实的萌发率要高于完整果实的萌发率。室外盆栽实验显示,无刺毛果实的萌发率比完整果实高,说明果实刺毛对果实萌发有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果实刺毛对塔里木沙拐枣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荒漠环境中的扩散、萌发及种群更新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2.
本文描述了在中国江西、湖南及广东三省发现的华溪蟹属Sinopotmon三个新种:不等叶华溪蟹S.unaequum,sp.nov.,双叶华溪蟹S.bilobatum sp.nov.及南岭华溪蟹S.nanlingense SD.nov.  相似文献   
53.
本文两作者在研究苏联科学院动物所及中国科学院动物所939个标本的基础上记述中国小彩带蜂族Nomioidini 7个种,其中海南艳小彩带蜂Ceylalictus(Alronomiaides)hainanicus为新种。  相似文献   
54.
本文报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H-114株的电镜形态。发现形态发生以内质网膜和胞浆膜芽生为主。病毒颗粒为圆形或卵圆形。具有双层膜结构,大小为90~120nm。提出了汉坦病毒形态发生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55.
石墨炉原子吸收直接测定全血中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了(NH_4)_2HPO_4,NH_4H_2PO_4、Na_2HPO_4、Mg(NO_3)_2和 Pd 作为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全血铅基体改进剂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NH_4)_2HPO_4—Na_2HPO_4混合物可使全血铅、二次去离子水及氯化物中铅有相同的灰化-原子化行为,可以有效地消除血液及氯化物的基体干扰,实现标准校正法直接测定全血中铅,不必用全血基体匹配标准.以慢速升温原子化方法探讨了磷酸盐的基体改进作用机理,并测定了(NH_4)_2HPO_4—Na_2HPO_4为基体改进剂时全血铅和纯标准铅的特征质量值.  相似文献   
56.
57.
前言百余年来,虽然人们对栗蛤类(Nuculids,双壳纲)代表的构造特征及分类位置多有研究和报道,但正如L. R. Cox(1959)在“原鳃类的地质历史及栉齿类瓣鳃纲的双重起源”一文中所说:“Nuculacea超科和Nuculanacea超科的早期化石代表是相当难以区分的,如某些侏罗纪的Nuculana按分类位置属Nuculanacea超科,但未见均质结构,却见到了Nucula  相似文献   
58.
59.
1975年我们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综合考察队.在西藏地区获得的鸟类标本中,发现有以下新纪录,现简报如下。(衡度以克为单位,量度以毫米为单位。)  相似文献   
60.
我们先后于1964年8月及1971年9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及乌拉山一带采得斑啄木鸟标本,经鉴定认为是一个新亚种,命名为: 乌拉山亚种 Dendrocopos major wulashanicus subsp.nov. 正模标本:雄性成鸟(采集号108,标本登记号54627)于1971年9月22日采自乌拉山山麓林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