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CNTF对烧伤大鼠血清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整体和离体神经元培养,观察CNTF对烧伤大鼠海马神经元及烧伤血清引起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鼠烧伤后海马组织神经元数目减少,NO含量升高;烧伤大鼠血清可引起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下降,培养液中NO含量升高;CNTF能降低烧伤大鼠海马组织中NO的含量,保护海马神经元,并能提高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的存活率,减少培养液中NO含量,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CNTF对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与NO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提示CNTF对烧伤大鼠血清引起的海马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O的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52.
广东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41,自引:7,他引:34  
根据广东省第2次土壤普查资料,采用GIS技术估算广东省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空问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广东省陆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约为17.52×10^8t.砖红壤、红壤和赤红壤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为8.83、10.31和9.15kg·m^-2,略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三者占广东省土壤面积的67.91%;广东省黄壤和水稻土的有机碳密度分别为12.08和12.17kg·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省平均土壤碳密度为10.44kg·m^-2.土壤有机碳密度总的分布规律是东南沿海地区高于粤北山区,其中粤北和粤中土壤有机碳密度为5~10kg·m^-2,粤东的沿海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为10~15kg·m^-2,二者合计占全省土壤面积的89.24%;土壤有机碳密度主要在5~15kg·m^-2范围内变动.  相似文献   
53.
鳜鱼Mx蛋白全长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x蛋白是一类由I型干扰素诱导表达的抗病毒蛋白.本研究以感染了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ISKNV)的鳜鱼为材料,提取肝脏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出Mx蛋白基因的核心片段序列,再应用3'和5'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方法PCR扩增Mx蛋白cDNA末端,最终获得鳜鱼Mx蛋白cDNA序列(GenBank登陆号AY392097).序列分析表明鳜鱼Mx蛋白cDNA含有2391bp,其中编码区长1881bp,编码627个氨基酸残基,推测蛋白质分子量大小为7.15kDa.鳜鱼Mx蛋白具有脊椎动物Mx蛋白共有的结构特征一个三联体GTP结合区域(GXXXSGKS/T、DXXG、T/NKXD);一个发动蛋白家族的典型结构特征序列(LPRGS/KGIVTR);以及C端高度保守的Leu拉链结构域.鳜鱼Mx蛋白全基因的获得为下一步研究鱼类Mx蛋白的抗病毒活性、作用机制,以及干扰素的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4.
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工科人才培养内涵的不断深化,全方位开展课程改革,提高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正当其时。为了突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特色,专业课和实习实践类课程正在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但是,在专业基础课中如何突出工科特色人才培养的实践亟待探索。本文以生物化学课程为例,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从科学与技术问题出发探索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凝练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实现引导学生从“被动式”到“主动式”学习的转变,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同时,突出科学与技术的工程化应用,并为持续甚至终生学习奠定基础,为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5.
为研究不同水体Ca2+浓度(10-80 mg/L)下三角帆蚌生长和珍珠质沉积量和晶体结构的变化, 采用鱼蚌混养的养殖模式养殖10周。结果表明, 1龄幼蚌生长的适宜Ca2+浓度为40 mg/L, 2龄未植片三角帆蚌生长的适宜Ca2+浓度为40-70 mg/L, 2龄植片三角帆蚌珍珠沉积的适宜Ca2+浓度为40 mg/L。拉曼光谱分析和珍珠层小片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 适宜Ca2+浓度影响三角帆蚌珍珠质沉积可能是通过促进外套膜组织有机基质分泌从而调节CaCO3晶体形成和生长实现的。研究结果提示, 在三角帆蚌生长快速季节, 养殖水体中添加一定的钙源如生石灰等将有利于蚌体和珍珠的生长。同时研究结果也为加快珍珠培育, 提高珍珠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操纵手段。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围生期孕妇支原体感染与产后子宫内膜炎的相关性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法对围生期保健及分娩的孕妇宫颈分泌物进行解脲脲原体(Uu)及人型支原体(Mh)检测,将50例产后子宫内膜炎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50例正常的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Uu的阳性率为28.0%,对照组的阳性率为8.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h的阳性率为12.0%,对照组的阳性率为8.0%,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Uu感染早产发生率或胎膜早破发生率为58.8%,而对照组中均未见早产和胎膜早破现象,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u阳性与产后子宫内膜炎的相关系数β=1.565(P0.05),Mh阳性与产后子宫内膜炎无相关性(P0.05)。结论围生期支原体感染与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应加强孕妇围生期护理,提高围生期保健质量及产妇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7.
油田区多环芳烃污染盐碱土壤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焦海华  张淑珍  景旭东  张通  白志辉 《生态学报》2016,36(21):6994-7005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土壤中广泛存在的、美国环保总署(USEPA)优先控制的一类有毒(致癌、致突变)的持久性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是表征土壤质量变化的敏感指标之一。磷脂脂肪酸(PLFAs)分析方法是基于活性微生物细胞膜的PLFAs组分的生化检测技术,克服了传统培养方法只能分离出少量微生物(1%)的缺点。采用PLFAs方法,解析了土壤活性微生物对PAHs污染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分布情况可分为4种类型:Ⅰ型,微生物PLFAs种类最多,占该区土壤微生物PLFAs种类总数的57.7%,PAHs对变量的解释量最小;Ⅱ型,微生物PLFAs占PLFAs总数的30.8%,PAHs对变量的解释量较小;Ⅲ型,微生物PLFAs种类占总数的7.68%,PAHs对变量的解释量较大;Ⅳ型,微生物PLFAs的种类仅占总数的3.85%,PAHs对变量的解释量最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PLFAs的种类、生物量和生态多样性指数与土壤中萘(Nap)、芴(Flu)、蒽(Ant)、苯并[K]荧蒽(Bkf)、苯并[a]芘(Bap)、茚并[1,2,3-cd]芘(Ind)的相对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苊(Ace)、菲(Phe)、荧蒽(Fla)、芘(Pyr)、苯并[a]蒽(Baa)的相对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PAHs的种类和浓度呈负相关关系。结果将为开展PAHs污染土壤的生态风险评价和微生物生物修复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中国淡水渔业碳汇强度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背景】碳汇是指从大气中消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我国最先提出碳汇渔业概念。【方法】捕捞鱼类的碳均来自天然饵料,故以其平均碳含量估算碳移出量。而养殖鱼类中,一般假定不考虑施肥养鱼的碳输入;鲢和鳙是滤食性鱼类,主要摄食浮游生物,鳜属鱼类以其他种鱼类为食物,而这些鱼类主要摄食天然饵料,故可以认为其碳均来自天然饵料。此外,假设草鱼、鲫和鲤等产量的20%来自天然饵料,而河蟹产量的50%来自天然饵料。基于渔业统计年鉴(2011—2015年),估算了我国近5年来淡水渔业碳汇强度。【结果】2010—2014年,全国淡水养殖碳移出量逐年稳步增长,分别为136.2万、140.5万、146.0万、153.0万和164.5万t,平均每年的碳移出量为148.0万t。2010—2014年全国淡水捕捞碳移出量分别为29.3万、28.7万、29.6万、29.7万和29.6万t,平均每年的碳移出量为29.4万t。【结论与意义】在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淡水养殖渔业碳汇的发展必然会成为淡水渔业经济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59.
以湖北省麻城市福白菊传统种植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总结归纳出福白菊轻简种植新模式,并阐明该模式在福白菊生产过程中解决的生态问题。通过实地调研以及课题组在福白菊种植方面的相关研究经验,在传统种植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修正、归纳福白菊种植模式的技术要点,并在麻城进行示范推广,探讨该种植模式的可行性。本模式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选择优良地方品种”(一种);“改传统老枝分株苗或老枝扦插苗为穴盘嫩枝扦插育苗 ”和“改单一连作模式为轮、间作模式”(二改);“调整定植时期”“调整种植密度”和调整施肥模式”(三调)的“一种二改三调”的生态种植模式。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福白菊在传统种植模式中存在的病害严重、产质量不高问题,提供了菊花药材优质增产增效的有效手段,对福白菊的“三品一标”种植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0.
为评价新型杂交鱼“太湖鲂鲌”(翘嘴鲌Culter alburnus♀×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的肌肉营养价值, 采用生化测定法比较分析了“太湖鲂鲌”、翘嘴鲌和三角鲂的肌肉营养成分, 结果表明: (1)“太湖鲂鲌”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低于翘嘴鲌和三角鲂(P<0.05), 而肌肉粗蛋白质含量较高(P<0.05)。(2)“太湖鲂鲌”的必需氨基酸(EAA)含量显著高于三角鲂(P<0.05); 3种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含硫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3)“太湖鲂鲌”肌肉脂肪酸中的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显著高于翘嘴鲌和三角鲂(P<0.05)。(4)3种鱼肌肉矿物质元素铁、铜、锰、锌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 “太湖鲂鲌”肌肉营养继承并综合了双亲的优良性状, 是一种富含蛋白质、EAA和UFA的优良养殖品种, 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