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34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目的:研究包装材料、贮藏时间和环境对头花蓼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为其贮藏提供科学方法。方法:将头花蓼种子分别装于牛皮纸袋与棉布袋后,置干燥器、冰箱里及室温下贮藏12个月时测发芽率,以后每隔6个月测1次发芽率,直至室温下的发芽率为零时。结果:用透气性良好的棉布袋与用透气性较差的牛皮纸袋包装贮藏头花蓼种子,其发芽率无显著差异。头花蓼种子贮藏于室温下18个月时,发芽率就显著下降,30个月时,发芽率降为零;贮藏于冰箱中24个月时,发芽率才显著降低,30个月时,仍有发芽能力;而贮藏于干燥器中达30个月时,发芽率才明显下降。结论:包装材料的透气性差异对头花蓼种子的发芽率无显著影响。头花蓼种子的寿命为30个月,干燥和低温环境能延长其寿命。  相似文献   
972.
目的:利用磁珠富集法分离北柴胡微卫星序列,以开发北柴胡微卫星引物,获得有多态性的简单序列重复(SSR)标记。方法:用生物素标记的混合探针(AC)15、(AG)15、(MAB)12和两端连接已知序列人工接头的北柴胡基因组DNA酶切片段混和后与磁珠杂交,构建微卫星序列富集的小片段插入文库;利用接头引物分别与生物素探针引物Biotin-(AC)15、Biotin-(AG)15、Biontin-(MAB)12形成3个组合,用PCR方法对文库进行初步筛选;对可能的阳性克隆子进行测序复筛,选取微卫星侧翼序列足够长的序列设计引物,用荧光标记的基因分型技术以栽培柴胡种质为材料分析其多态性。结果:开发了5对多态性SSR标记,它们在5份柴胡栽培种质中共扩增出30.70个多态性等位基因,平均每条引物可以扩增出6.14个多态性等位基因;观察等位基因数最多13个,最少3个;有效等位基因数最多11.4个,最少1.6个。同时分析了4对EST-SSR引物,比较了2种SSR标记扩增结果。结论:磁珠富集法是开发柴胡多态性SSR标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73.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原始林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降水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主要的养分输入源,观测并分析降水化学对于准确地估算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养分元素浓度与量显得极为重要。对贵州省茂兰国家自然保护区原始林森林群落2007年9月-2008年8月的降水进行定位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1)在林外雨、林内雨、树干流和溪流水中,除了Na+之外,pH值与大部分的养分元素的浓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与早春浓度较高,夏季浓度较低。这与各季节的降雨量不同而导致浓度稀释或者浓缩有关。(2)大气降雨通过林冠的过程中,养分元素的浓度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林内雨与树干流中的浓度基本高于大气降雨;养分元素变化中,浓度差异较大的元素是K+、Mg2+和Ca2+,K+在林内雨和树干流的浓度分别是大气降雨的14倍和21倍;Mg2+浓度分别为大气降雨的12倍和9倍;Ca2+浓度分别为大气降雨的4倍和3倍,这与大气降雨通过林冠,与树体的养分交换以及树体养分的溶脱有关。(3)通过林内雨,树干流输入样地较多的养分元素是K+和Ca2+,分别是35.8kg.hm-.2a-1和31.5kg.hm-.2a-1;通过溪流水输出的元素中,较多的是Ca2+和Mg2+,分别是-547.4kg.hm-.2a-1和-144.5kg.hm-.2a-1;其次是SO24-,而Na++K++NH4+-N总量不足阳离子总量的1%,Cl-+NO3-总量不足阴离子总量的1%。这可能与母岩风化是碳酸岩类岩石风化有关。(4)年养分的垂直移动量特征显示,土壤0cm到土壤5cm的养分元素量变化较明显,无机态N量的变化可能跟微生物的氮固定、无机化或者植被的吸收有关。(5)研究地的年间养分元素量收支分别为N2.9kg.hm-.2a-1;K25.2kg.hm-.2a-1;Ca-547.4kg.hm-.2a-1;Mg-144.5kg.hm-.2a-1;Na-4.0kg.hm-.2a-1;Cl2.5kg.hm-.2a-1和SO24-S-5.9kg.hm-2.a-1。在年间养分的输入与输出中,无机态N跟K+显示正收支,Ca2+、Mg2+为负收支,而Na+、Cl-相对较稳定。  相似文献   
974.
△8途径是合成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替代途径,△8-脂肪酸脱氢酶是该途径的关键酶之一.根据已报道的△8-脂肪酸脱氢酶基因设计引物,分别从小眼虫藻基因组DNA和cDNA中扩增得到该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结构基因长1 266 bp,编码421个氨基酸;该基因没有内含子,比已经报道的△8-脂肪酸脱氢酶基因长6bp,并且N末端序列也有所不同.利用酿酒酵母的载体pYES2.0构建△8-脂肪酸脱氢酶表达载体pYEFD,并转化到营养缺陷型酿酒酵母菌株INVSc1中,在选择培养基中筛选得到酿酒酵母转化菌株YD8.YD8在合适的培养条件下,添加外源底物二十碳二烯酸和二十碳三烯酸并诱导基因表达.脂肪酸甲酯气相色谱分析表明小眼虫藻△8-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酿酒酵母中获得了高效表达,将二十碳二烯酸和二十碳三烯酸分别转化成二高-γ-亚麻酸和二十碳四烯酸,其底物转化率分别达到了31.2%和46.3%.  相似文献   
975.
报道了中国兰科新记录种——革叶石豆兰,它的主要特征是:无假鳞茎;叶小,出自根状茎的节上;总状花序短缩呈球形,具8-15朵密生的小花;花淡黄绿色,花瓣极小,唇瓣肉质,舌状。凭证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  相似文献   
976.
达乌里胡枝子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等化学方法对达乌里胡枝子70%乙醇提取液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结果共得到10个化合物,用ESI-MS、1H-NMR和13C-NMR等技术对其结构鉴定结果表明,10种化合物分别为:香叶木素(1)、山奈酚(2)、柽柳素(3)、木犀草素(4)、槲皮素(5)、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6)、表儿茶素(7)、三叶豆苷(8)、异荭草素(9)、芦丁(10).10种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达乌里胡枝子中分离得到.研究认为,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是达乌里胡枝子的主要化学成分,也可能是其药理功效的基础物质.  相似文献   
977.
八倍体小偃麦和普通小麦旗叶及叶鞘光合日变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温室大棚中栽培的普通小麦'中国春'(对照)及八倍体小偃麦'小偃7430'(染色体组为ABDE_1)、'小偃693'(染色体组为ABDF_1)为材料,采用TPS-1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及FMS-2荧光仪测定了开花期旗叶和叶鞘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以揭示普通小麦与八倍体小偃麦旗叶及其叶鞘的光合作用差异.结果表明: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中国春'的旗叶和叶鞘光合作用均有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于上午11:00左右出现高峰,午间下降,下午又呈现上升趋势,且'小偃693'叶片在上午时上升较快;气孔导度和荧光参数F_v/F_m、Fv/F_o、 Φ_(PS)Ⅱ、ETR的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相似,而NPQ的变化趋势则相反.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在材料间表现为八倍体小偃麦高于普通小麦'中国春',器官间表现为旗叶高于相应叶鞘,而'小偃693'的叶鞘和'中国春'叶片的相似.研究发现,八倍体小偃麦旗叶和叶鞘的光合效率优于普通小麦'中国春';'小偃693'的光合效率因其较高的光反应活性表现得尤为突出,其叶鞘的光合能力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78.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结合标准谱库,对甘肃产灌木亚菊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44种成分,占挥发油成分总量的90.49%,其中单萜、倍半萜类成分较多,这两类化合物分别占挥发油成分总量的42.39%和27.09%。含量居前三位的成分分别是1,7,7-三甲基-双环庚-2-酮(12.83%),桉叶油素(9.94%)和十氢-α,α,4α-三甲基-8-亚甲基-2-甲醇萘(6.46%)。  相似文献   
979.
制作大型哺乳动物的剥制标本和完整的骨骼标本,通常都各需要一完整的个体为材料.本试验是以一具东北虎尸体为材料,探索出用同一具东北虎尸体制作剥制和完整的骨骼标本各一具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0.
白细胞介素21(IL-21)属于I类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CD4+T产生,作用于免疫系统中的大部分骨髓、淋巴细胞,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是联系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的中间因子。IL-21能够调节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调节B细胞的增殖分化与调亡,增强NK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与免疫监督功能。此外,IL-21还具有抗肿瘤作用,与其他细胞因子、疫苗等联合应用,可增强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功能。该文综述了IL-21的生物功能及其应用于抗肿瘤治疗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