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本文介绍一种用高效波相色谱(HPLC)同时测定血清中24-脱氢胆固醇、7-烯胆甾烷醇、菜油甾醇、胆甾烷醇和β-谷甾醇的方法。血清加内标(6-氯豆甾醇)后用氢氧化钾醇溶液皂化,用正己烷提取其中的各种甾醇,将提出的甾醇衍生为苯氨基甲酸酯,用HPLC分离测定。本法样品处理简单,色谱分析时间短,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2~3.8%和3.3~6.7%。本文也首次报告我国成年人血清非胆固醇甾醇水平,5种甾醇血清浓度的总和平均为1.54mg/dl,是胆固醇的0.86%。  相似文献   
312.
生态脆弱性研究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甘肃白龙江流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区,开展流域生态脆弱性研究十分必要.本研究以流域内各乡镇为研究单元,基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模型,并结合景观格局指数和流域典型生态系统类型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辅助回归法、熵权法、综合指数法及空间自相关等方法,从乡镇、县区、流域3个尺度深入分析2002、2014年甘肃白龙江流域生态脆弱性的时空格局,并探讨了流域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关联关系.结果表明: 乡镇尺度上,2002和2014年处于重度、极度脆弱的乡镇均集中分布在武都大部及宕昌西北,且12年来流域乡镇的生态脆弱性从以中度脆弱为主向轻度脆弱转变;2002-2014年,县区尺度上,仅舟曲县生态脆弱性的变化程度较平稳,武都、文县、宕昌、迭部相对剧烈,且武都、文县、迭部的生态脆弱性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好转,而宕昌县在逐渐恶化;流域尺度上,2002和2014年流域生态脆弱性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2976和0.2904,呈小幅下降趋势,表征12年来流域的生态脆弱性有所降低;变异系数分别为0.3905和0.4358,呈增加趋势,说明流域生态脆弱性的空间格局向不均衡方向发展;2002年流域生态脆弱性指数的Moran I值为0.5460,表明2002年流域生态脆弱性在空间上呈集聚现象,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武都北部及中部,零散分布在宕昌西北;2014年流域生态脆弱性指数的Moran I值增加至0.5635,空间集聚更为显著,高高聚集区集中分布在武都中部及宕昌西北.  相似文献   
313.
2014年6—7月,对处于断奶前甘肃鼢鼠幼仔的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肃鼢鼠幼仔的发育行为种类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且逐阶段增多。第一阶段主要以觅乳、睡觉和嗅闻为主;第二阶段增加爬行;第三阶段增加挖掘;第四阶段增加嬉戏和行走等;第五阶段增加贮食、食草、探视、修饰等。每阶段行为具有不同的昼夜节律。其中各个阶段24 h内,睡觉和进食(包括觅乳和食草)时间在该阶段所占的比例均较大,依次为96.12%、82.41%、73.35%、66.24%、47.57%。第五阶段的行为种类与成年鼢鼠接近,该阶段具有1个活动高峰期和2个次高峰期,依次为07∶00、12∶30、19∶00,高峰期的主要行为有挖掘、行走、进食、贮食、嬉戏等。  相似文献   
314.
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病症,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根据发生异常改变的血脂成分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分别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中老年人的高血脂症主要为原发性,发病率较高,可以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乃至冠心病、脑血栓、脑出血等,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315.
以青藏高原东北缘的12个弯齿风毛菊居群为对象,分析花部器官随海拔的变异机制及其与种子质量和数目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海拔在3500~4500 m时,花丝长、花药长、花柱长和花柱分支长分别为0.52~1.01、0.23~0.63、0.74~1.58和0.11~0.22 cm,且均随海拔的升高而显著增长,而花粉数量(26.5×10^4~73.5×10^4)显著下降;花粉数量与花丝长、花柱长及花柱分支长均呈显著负相关,花柱长与花丝长呈显著正相关;种子数目与花丝长、花柱长及花柱分支长均呈显著负相关,与花粉数量呈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花丝长、花柱长及花柱分支长均呈显著正相关,与花粉数量呈显著负相关.随着海拔的升高,弯齿风毛菊在花期选择延长花部器官的长度来增大昆虫对花粉的携带量和输入量,到果期生产出具有更强竞争优势和生存能力的大种子(质量大、数量少)来提高适合度.  相似文献   
316.
【背景】乳酸乳球菌作为食品行业的代表性菌株,如何通过双组分系统响应环境因子与代谢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对发酵食品产业和益生菌制剂行业有着重要的意义。【目的】探究乳酸乳球菌双组分系统对有氧呼吸代谢调控的相关网络,为乳酸菌适应性代谢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性地分析乳酸乳球菌双组分系统组氨酸激酶和反应调节因子的结构域组成及预测双组分系统功能,筛选出与有氧呼吸有潜在联系的双组分,并进一步通过基因转录表达和非靶向代谢组学验证。【结果】以乳酸乳球菌的代表菌株NZ9000为例构建相互作用蛋白网络,显示双组分系统与丙酮酸代谢网络关键连接点为丙酮酸铁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nifJ)。在不同的生长时期,Lactococcus lactis NZ9000双组分转录表达在延滞期变化显著。与厌氧培养相比,有氧培养和有氧呼吸培养的菌体双组分呈现下调趋势。双组分系统参与乳酸菌氧化应激和血红素胁迫过程。【结论】明确乳酸乳球菌参与有氧呼吸的双组分系统以及代谢通路,有助于提高发酵剂、益生菌剂的存活率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317.
摘要 目的:对腹腔高压(IAH)致急性肾损伤模型,采用强心药物维持血压至基线水平,以改善肾脏灌注,探讨其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将12只健康小香猪,随机分为两组各6只,均在全麻后收集单位时间的尿量,使用PiCCO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数据和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仪监测肾脏表面血流;采用二氧化碳气腹法建立IAH模型,连续监测腹腔内压(IAP),获得MAP、IAP和APP。两组动物IAP均从基线逐步升高至10 mmHg、15 mmHg、20 mmHg和25 mmHg,然后在25 mmHg水平维持8 h后处死动物行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基线血压组(BBP组)动物在IAP 25 mmHg维持15分钟后通过静脉泵入多巴酚丁胺提高心输出量,提高血压,维持血压于基线水平,对照组无干预,监测两组动物肾脏表面灌注、血Cr、TNF-α、IL-6和尿IL-18随IAP的变化状况。结果:随着IAP的升高,两组动物肾脏表面血流均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血Cr和尿IL-18在IAP 25 mmHg维持8 h后显著升高(P<0.05),尿量明显减少,可以诊断AKI,血清TNF-α、IL-6明显升高(P<0.05)。BBP组提高心输出量和血压治疗后,肾脏表面灌注显著改善(P<0.05),血Cr及尿IL-18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尿量明显增加(P<0.05),而血TNF-α、IL-6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多组肾脏病理学检查均表现为肾小球肿胀和肾小管水肿,差异不明显。结论:在IAH 25 mmHg维持8 h能造成急性肾损伤模型,采用多巴酚丁胺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心输出量和血压,进而改善肾脏表面灌注,发挥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18.
基于秦岭南北地区1960—2011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分别利用绝对湿度计算公式和Penman-Monteith公式估算大气绝对湿度和潜在蒸发量,并进一步分析了绝对湿度的空间分布规律、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潜在蒸发量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秦岭南北地区绝对湿度由南向北顺次递减,具有较好的海拔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季节平均湿度以夏季为最大,冬季最小。(2)近52年绝对湿度除巴巫谷地表现出不显著下降趋势外,其它子区均呈现出增加趋势。1986年和1998年是湿度变化的转折点,1960—1986年以微弱下降为主,此后直至1998年震荡上升,1998年以后呈下降趋势。(3)年尺度和春、秋两季,除巴巫谷地外,湿度和潜在蒸发量均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在夏季和冬季,除汉水流域和巴巫谷地不显著正相关以外,其它区域也均为负相关。年度和春、秋两季两个指标负相关的紧密程度随着区域的南移而逐渐减弱。1960—2011年间,年度和季节尺度潜在蒸发和绝对湿度呈反向变化趋势;而在1960—1989年间,两者同向变化;1990—2011年间,年度和春、冬两季潜在蒸发上升,而同期的绝对湿度则是先上升再下降。(4)实际蒸发量的增加导致空气中水汽含量(湿度)增加,反过来抑制了水面蒸发(潜在蒸发量)。秦岭以北、秦岭南坡、汉水流域和巴巫谷地部分地区绝对湿度和潜在蒸发量为互补关系,由北向南随着水分限制作用的不断减弱两者逐渐转化为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19.
黑河上游天涝池流域灌丛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是河西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而灌丛作为祁连山主要植被类型之一,对该区水源涵养功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黑河上游天涝池流域灌丛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调查结合研究区机载Li 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数据和Geoeye-1影像,研究灌丛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样方生物量与易测因子(平均丛高和样方盖度)呈幂函数关系;机载Li DAR数据能够较精确地反演灌丛平均高度以及样方盖度;利用其反演数据获得研究区灌丛地上总生物量为141 t;单位面积最大地上生物量为691.8 g/m2;在海拔3300—3400 m高度带灌丛地上生物量最大,为40.4 t;在海拔2655—3300 m高度带,随着海拔的升高灌丛地上总生物量在增加;在海拔3400—3750 m高度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灌丛地上总生物量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320.
人体的活动大体上分为体力和脑力劳动两种,它们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的统一协调指挥下完成的。现代社会中,虽然大多数人的体力劳动强度有所减轻,但脑力劳动强度却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