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棉花抗枯、黄萎病品种苗期耐低钾种质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蛭石栽培和营养液浇灌的方法,确立棉花品种苗期耐低钾筛选指标,利用这些指标,评价我国88个抗枯、黄萎病棉花品种资源苗期耐低钾能力,并筛选钾素利用率高的优异种质。结果表明,株高、地上部干物重、地下部干物重、总干物重、钾利用率、叶绿素含量在不同钾浓度处理和不同品种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可以作为棉花苗期耐低钾能力的评价指标,而叶面积在不同品种和不同钾浓度处理之间不存在差异。利用筛选出的指标对88个品种进行耐低钾评价,结果供试品种主要被分为耐低钾基因型、耐低钾中间类型和非耐低钾基因型3类,分别包括21个、58个和6个品种。  相似文献   
32.
转Bt/CpTI基因棉花抗虫性鉴定与筛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国内育成和国外引进的52个转Bt/CpTI基因棉花品种(系)为材料,在河北农业大学棉花育种圃种植,采用室内生物鉴定方法,研究供试转基因棉花的棉铃虫抗性和甜菜夜蛾抗性,并进行抗虫性筛选.结果表明:国内育成的品种(系)在棉田二代棉铃虫危害期对棉铃虫的抗性不低于国外引进的品种(系);在三代棉铃虫危害期对棉铃虫的抗性,国内育成的品种(系)还略高于国外引进品种.新棉33B对甜菜夜蛾表现高抗,其他品种抗性一般.转Bt和CpTI的双价抗虫棉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抗性不高.根据供试品种(系)的抗虫性鉴定结果,筛选出SGK321等15个在二代、三代棉铃虫危害期对棉铃虫表现高抗的品种(系)和兼抗棉铃虫、甜菜夜蛾的新棉33B.  相似文献   
33.
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品种纤维品质遗传改良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我国108个抗枯、黄萎病骨干品种的纤维品质进行了分析,整体表现纤维较长,27mm以下的品种较少;比强度平均值较低,但也有少数高强力品种;马克隆值较大,纤维较粗.20世纪60-90年代抗病育种对纤维品质未明显改进,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平均值均无显著增长;但纤维长度类型更加丰富,纤维长度最大值有所增加,最高强力品种的比强度值逐渐提高,90年代品种中有较细纤维类型.从中筛选出纤维长度在33mm以上,比强度在33.2cN/tex以上,纤维整齐度在87.1%以上,马克隆值在3.8~4.3之间的品种各10个,筛选出纤维品质指标综合优良的品种9个.  相似文献   
34.
预选菜用大豆主要生化物质积累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0个大豆品种为材料,在鼓粒期至青荚期分期取样,对豆粒的蛋白质、游离氨基酸、脂肪、淀粉和可溶性糖及维生素C含量等生化物质进行测定.研究表明,随着豆粒的充实,各种生化物质不断增加,但达到最大峰值的时间不同.脂肪、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于鼓粒中后期达到峰值,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于鼓粒中前期达到峰值,维生素C积累主要集中在鼓粒前期.所以在菜用大豆鼓粒中期或后期即开花后18~25d采收可保证较高水平的生化物质含量,最终保证菜用大豆的品质.经过综合评价20个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及外观品质,初步筛选出适合河北省种植的菜用大豆品种有绿75、黑大粒、冀黄104、日本A、D103、中黄13.  相似文献   
35.
黄河、长江流域棉区棉花抗病品种的AFLP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选取黄河流域棉区的72个抗病品种和长江流域棉区的29个抗病品种,利用AFLP技术对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20对具有多态性的AFLP引物组合在黄河流域棉区的72个品种和长江流域棉区的29个品种上分别扩增出200条和127条多态性带,利用SPSS(11.0)软件计算得到品种之间的平均欧氏距离为4.356(黄河流域棉区)和4.391(长江流域棉区)。在阈值取15.2时,可以将黄河流域棉区的72个品种划分为4个类群(the Huanghe valley groups,abbreviate HVGs),即HVG1、HVG2、HVG3和HVG4,分别包括27、19、10和16个品种;长江流域棉区的29个品种被划分为4个类群(the Changjiang valley groups,CVGs),即CVG1、CVG2、CVG3和CVG4,分别包括14、4、5、和6个品种。通过比较两棉区品种成对欧式距离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及成对欧氏距离的区间分布和累积百分率,表明来自黄河、长江流域两棉区的品种遗传多样性水平相近。  相似文献   
36.
玉米种质资源H21和Mo17抗亚洲玉米螟的QTL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以H2 1×Mo17的F2 :3 群体 (12 0个家系 )为作图材料 ,利用SSR和AFLP标记对玉米资源H2 1的亚洲玉米螟抗性进行了数量性状位点 (QTL)分析。结果表明 ,基于叶片侵食度性状 ,检测到 3个QTL ,分别位于染色体 1、5、8上 ;基于茎秆虫孔数性状 ,检测到 3个QTL ,分别位于染色体 4和 10 (2个 )上 ;基于茎秆隧道长度性状 ,检测到 2个QTL ,位于染色体 4和 8上 ;以隧道长度 /虫孔数为鉴定性状 ,检测到 1个QTL ,位于染色体 4上。这些QTL所能解释的表型变异在 7 7%~5 1 8%之间。超显性是QTL作用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37.
本研究从陆地棉TM-1基因组中鉴定出72个XTH家族基因,编码木葡聚糖内转糖苷酶/水解酶(XTH,xyloglucan endotransglycosylase/hydrolase),分别命名为Gh XTH01~Gh XTH72,分析了其基因结构、保守基序、系统进化、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并探究其在棉纤维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XTH家族基因分布在除At 07、Dt 07以外的24条棉花染色体上,根据系统发育树,将XTH家族基因分为3个亚组;XTH氨基酸序列有3个保守基序,保守性较强;多数XTH蛋白定位在细胞外。根据XTHs在纤维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量变化,将其分为4类。通过构建陆地棉与拟南芥XTH氨基酸序列进化树,推测Gh XTH15、Gh XTH28、Gh XTH36、Gh XTH49、Gh XTH59、Gh XTH62、Gh XTH63等基因在棉纤维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比较XTH家族基因在不同纤维品质陆地棉品种中的表达差异,推测在优质棉花品种中优势表达基因Gh XTH03、Gh XTH12、Gh XTH17、Gh XTH22、Gh XTH23、Gh XTH28、Gh XTH33、Gh XTH44、Gh XTH46、Gh XTH59等在纤维发育伸长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上述结果为研究陆地棉XTH基因家族在棉纤维发育中的功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8.
阔叶、有棉酚腺体陆地棉干种子经250Gy^60 Coγ射线辐照,在M1代筛选到鸡脚叶γ-1、γ-2和γ-5突变体。3株突变体自交后代(M2)中,阔叶:鸡脚叶:超鸡脚叶的分离比例符合1:2:1;γ—1和γ-2自交后代中的所有棉株均有棉酚腺体;γ-5自交后代中,有棉酚腺体株:无棉酚腺体株的分离比例符合3:1,阔叶、有棉酚腺体株:阔叶、无棉酚腺体株:鸡脚叶、有棉酚腺体株:鸡脚叶、无棉酚腺体株:超鸡脚叶、有棉酚腺体株:超鸡脚叶、无棉酚腺体株的分离比例符合3/16:1/16:6/16:2/16:3/16:1/16。该结果表明,3株突变体的叶形变异由1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γ-5的无棉酚腺体基因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且γ-5的叶形基因与棉酚腺体基因为独立遗传。通过对γ-5自交后代各种变异株的SSR标记研究表明,BNL3649、BNL2440度BNL1414为候选标记。为进一步对突变基因进行定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