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水松生物学特性及保护(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全面地综述水松的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结构,其内部结构包括苗端、叶片、树皮、木材结构、雌雄配子体和胚胎发育、花粉和染色体。此外,还概述水松的地理分布、生态学与群落学特征。初步分析水松的濒危原因,提出具体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2.
巧用水浴锅为石蜡切片伸展器以往制作石蜡切片的展片用具为:石蜡切片伸展器。虽然,市场上有现成的出售,但是价钱一般都在300元左右。对于不经常使用者来说,无疑是一种额外开支。特别是对于师范院校、中专、中学等科研经费比较少的单位来讲,也确有其购买的难处。本...  相似文献   
23.
阿维菌素系列化合物对4种重要鳞翅目害虫的毒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试验表明,阿维菌素及其2个衍生物对4种鳞翅目害虫小菜蛾、甜菜夜蛾、二化螟和棉铃虫幼虫的毒力由高到低依次是富表甲氨基阿维菌素、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阿维菌素。2个衍生物的毒力分别是阿维菌素的9.5-65倍和4-15倍。二化螟蚁螟和小菜蛾二龄幼虫对阿维菌素及其2个衍生物很敏感,LC50为0.004-0.283 mg.L-1,显示出很高的毒力;甜菜夜蛾和棉铃虫对阿维菌素的2个衍生物敏感程度较高,LC50为1.017-8.108 mg.L-1,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相对较低,LC50为18.091-65.992 mg.L-1。因此,田间防治甜菜夜蛾和棉铃虫时应尽量避免使用阿维菌素,而应选用2个衍生物,以达到高效、低毒的目的。  相似文献   
24.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复方苦参植物素对菜蚜(若蚜)、菜青虫有很高的毒力,LC50分别为1.02mg/L和1.37mg/L,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毒力较低,LC50为11.65mg/L。复方苦参植物素不杀斜纹夜蛾的卵,不影响卵的孵化率,但对初孵幼虫有较好的杀伤效果。斜纹夜蛾幼虫随着虫龄的增大,对复方苦参植物素的敏感性下降。复方苦参植物素100mg/L,斜纹夜蛾幼虫非选择性和选择性拒食作用分别为96.86%和78.97%,作用方式以触杀作用为主,胃毒作用为辅。田间试验表明,复方苦参植物素200~300倍,对菜青虫和菜蚜的防效在90%左右,持效期10d。  相似文献   
25.
针对未来梨火疫病侵入我国的风险,采用幼果人工接种鉴定技术,对保存的54份梨种质资源进行梨火疫病抗性评价。通过接种后的症状鉴别、再分离细菌的分子检测,证明有16份种质对梨火疫病表现感病,其中9份为中国种质,7份为引进种质。中国的37份(80.4%)梨种质表现抗梨火疫病,而引进种质中表现抗病的仅有1份(12.5%)。结果初步表明,在中国梨种质中可能存在较丰富的抗梨火疫病资源;东方梨的抗性较西方梨更强;而在梨的地方品种中蕴藏着良好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26.
韩丽娟  周春丽等 《西北植物学报》2002,22(6):1426-1431,T007
通过对国产胡桃科6属13种植物所做的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的长度,弦径,端壁斜度,穿孔板类型,管孔形状及其排列,导管密度及其在分类中作用的解剖学研究,证实了从导管分子来看黄杞属和青钱柳属是相当原始的属,而化香树属,山核桃属是最进化的属,并根据导管分子的解剖学特征探讨了胡桃科各属间的进化顺序。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在我国林业和园艺等生产管理部门,已逐步开始应用树干注射这种新型的环保技术,以防治林木的病虫害和调控营养。树干注射技术是利用树干注射机,在树干基部打孔注药,药液进入次生木质部的导管或管胞中,并随着树木自身的液流输送到树木的其它部位,从而达到整体杀虫或调节植物的营养等效果。在林木防治病虫害方面,首先对药液的选择为内吸性胃毒作用强的农药,特别是选择那些高效、持效期长的农药;而对果树病虫害的防治,则应选择药效期较短、低毒或向花、果输送少的药物,在果树上不可使用禁用的高残留剧毒农药。药物剂型以水剂为佳,原药次…  相似文献   
28.
红豆杉科次生韧皮部的比较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比较观察了红豆杉科Taxaceae5属即红豆杉属Taxus,白豆杉属Pseudotaxus、穗花杉属Amentotaxus,榧树属Torreya和澳洲红豆杉属8种植物茎次生韧皮部的结构。其主要结果为:红豆杉科植物茎次生皮部由轴向系统和径向系统两部分构成。轴向系统由筛胞,韧皮薄壁组织细胞,蛋白细胞及韧皮纤维组成;径向系统由韧皮射线构成,但是,在横切面上,各个组成分子的层次有  相似文献   
29.
水松的次生韧皮部解剖及其系统位置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水松茎次生韧皮部的主要特征为:韧皮部由轴向系统和径向系统组成。轴向系统由筛胞、韧皮薄壁组织细胞、蛋白细胞和韧皮纤维组成,径向系统由韧皮射线组成。在横切面上,轴向系统的各组成分子以单层切向带交替有规律的排列,其排列顺序为:筛胞-韧皮薄壁组织细胞-韧皮纤维-筛胞。筛胞的径向壁上嵌埋有草酸钙结晶,韧皮纤维仅一种类型,韧皮射线同型、单列。根据水松茎次生韧皮部的解剖研究,并与杉科其它各属的有关资料进行比较,我们认为:水松属与水杉属和落羽杉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