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7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110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8篇
  1964年   11篇
  1963年   10篇
  195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中国若干森林水文要素地理分布规律的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全国各森林植被地理分布区水文要素的实验观测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回归和主分量分析等数学方法建立了描述中国森林水文要素与地理要素(经度、纬度、海拔)之间函数关系F的三维地学模型(DTM),其中包括:全国年均降水分布规律模拟模型;全国林冠降水截留规律模拟模型;全国森林枯落物持水能力模拟模型;中国森林综合截留能力指数模型。并且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三维地学模型(DTM)成图功能,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森林水文要素  相似文献   
102.
Induction of small-segment-translocation between wheat and rye chromosomes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A new approach to produce wheat-rye translocation, based on the genetic instability caused by monosomic addition of rye chromosome in wheat, is described. 1 283 plants from the selfed progenies of monosomic addition lines with single chromosome of inbred rye line R12 and complete chromosome complement of wheat cultivar Mianyang 11 were cytologically analyzed on a plant-by-plant basis by the improved C-banding technique. 63 of the plants, with 2n = 42, were found containing wheat-rye translocation or substitution, with a frequency of 4. 91% . Compared with the wheat parent, other 32 plants with 2n = 42 exhibited obvious phenotypic variation, but their com-ponent of rye chromosome could not be detected using the C-banding technique. In situ hybridization with a biotin-la-beled DNA probe was used to detect rye chromatin and to determine the insertion sites of rye segments in the wheat chromosomes. In 20 out of the 32 variant wheat plants, small segments of rye chromosomes were found being inserted into dif  相似文献   
103.
The athermal bioeffects caused by nanosecond electromagnetic pulses with body cells was studied by using a broad band transverse EM-wave cell (BTEM CELL).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and preliminary mechanism analysis we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04.
鳗鲡爱德华氏菌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鳗鲡爱德华氏菌病病变性质为化脓性炎症。症理分型主要有两种:化脓性肝炎型、混合型。较早发生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脏,其化脓性病杜按病程分为初、中、晚期。肾脏、脾脏、胃粘膜、体表出现散在的脓肿、脓性溃疡、炎性血栓及血斑。此外,肝脏、肾脏实质细胞均出现变性和坏列、血管充血、出血等。本文详细报告了肝脏、脾脏、肾脏的超微结构变化并初步讨论了细胞、组织损伤的过程及细胞病理学、超微病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5.
来源于泰国、中美洲、塞内加尔、印度和埃及的五个玫瑰茄品系,在光周期为8、16和24小时的人工气候室内生长。通过短日照和连续光照诱导开花证实,所有品系均为双光周期。各品系在花、果发育和由短日照转变到长日照后持续地成花诱导中显出差异。短日照和连续光照产生的生理效应和形态效应均不同。在每个叶腋的两个成对芽中,左芽在光周期为8和24小时成花,在光周期16小时保持休眠;右芽在8小时保持休眠,在16小时发育成营养枝,而在24小时发育成花枝。作者讨论了这些资料对亚热带条件下玫瑰茄育种和栽培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本文介绍一种能准确而迅速改变光刺激器光学参数(波长、强度等)的远距控制装置。将具有不同光学参数的滤光片(或孔径)置于转盘的不同位置,并对其编码。通过对编码值与预置值的比较,驱动步进马达带动转盘到所需的位置。仪器操作简便,有良好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107.
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Hǖbner)性外激素田间研究进展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曾用16碳和14的饱和醛和不饱和的醛类化合物9种组成22组不同的配方,于1982年第四代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Hǖbner)发生时,在湖北荆州太湖农场进行首次田间筛选试验。还以未交配的雌蛾和杨树枝把作为对照。田间使用的诱捕器为20公分口径的涂釉的水钵。又选择在装有单组分和多组分的两组配方的水钵诱捕器上加上纸罩,观察其对诱捕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从感染TMV普通株的烟叶中提取总RNA,并经Sepharose 6B层析分部得到7个分部。各分部中各种RNA的分布情况用凝胶电泳检查,当在含[14C]-蛋白质水解液小麦胚无细胞保温液中加入病叶总RNA或层析后得到的IV分部的RNA时,在凝胶电泳放射自显影图谱上出现放射性相当强的带,该带之泳动率与[14C]-标记的天然TMV外壳蛋白质相同。加入病毒颗粒的RNA或用甲醛处理的病毒颗粒RNA就不出现。在同样条件下,改用[9H]-组氨酸代替[14C]-蛋白质水解液,在荧光放射目显影图谱上此带也不出现。因此认为此带即是新合成的TMV外壳蛋白。凝胶电泳图谱表明,IV分部是低分子量RNA富集的一个分部,其中RNA,和RNA.可能相当前人报道的LMC。值得注意的是,用不连续的凝胶电泳IV分部,RNA,和RNA,给出7个带,似乎LMC区是个复杂的多分散的区域,究竟耶个带才真正是TMV外壳蛋白质的mRNA,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9.
采用小鼠Lnc的方法测定各血清群脑膜炎奈瑟氏菌株的毒力,得到了较理想的结果。从我崮分离出的1 06株地方菌株的毒力结果如下:57株A群、B群和c群菌株(其中从痫人脑脊髓液或血液分离的z3株,其余菌株从带菌者鼻咽部分离的)比49株新血清群菌株(包括7个新血清群)的毒力强,I一2.905,0.005>P> 0.001;32株A群菌株(其中从jiii人分离的1 7株)与13株B群菌株(其中从病人分离的5株)的毒力无差别, t=1.0279,0,4>p>0.2;32株^群菌株与l 2株c群菌株的毒力无差别,t=1.0032,0.4>p>0.2;32株^群菌株比49林新血清群菌株的毒力强,f=2.68 6,0 I)I>P>0.005;A群17株病人株与15株带菌者菌株的毒力无差别,t=0.48,0.7>p>0.6。1966—1977年间不同年份分离出的A群,B群和c群菌株的毒力无差别;从我国“南方”和“北方”各地分离出的A群,B群和c群菌株的毒力也相同。从病人脑脊髓液分离出的菌株亦有毒力较弱的菌株,而从带菌者鼻咽部分离出的至今未发现病人的1486群菌株有毒力较强的菌株。毒力和发病的关系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0.
β-淀粉酶水解淀粉是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开始,水解相隔的α-1,4-葡萄糖苷键,产生麦芽糖。β-淀粉酶最初发现在高等植物中,特别是大麦、小麦等谷物中。甘薯和大豆中也含有β-淀粉酶。该酶主要用于酿酒和生产饴糖。近几年来,国外有一些关于由微生物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