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以兔眼蓝浆果(Vaccinium ashei Reade)品种'Brightwell'和南方高丛蓝浆果(V.corymbosum hybrids)品种'Misty'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灌水量〔50%WC、75%WC、100%WC(CK)和125%WC〕(WC为单株日耗水量)对幼苗生长、单株耗水量的日变化和月变化、单株净增干质量、总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采用回归分析法对单株月耗水量与月均温和月均空气相对湿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灌水量提高,2个品种幼苗的地径、单株枝长和单株总叶面积的增量总体上均不断增大,但单株枝长增量略有波动;单株根、茎、叶和总干质量总体上均逐渐增大,根冠比则逐渐减小;单株净增干质量和总耗水量均随灌水量提高而增大,而水分利用效率则在50%WC条件下最低、在75%WC条件下最高.在相同灌水量条件下,品种'Misty'幼苗的地径和单株枝长的增量,单株茎、叶和总干质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基本上均高于品种'Brightwell',而其单株总叶面积增量、单株根干质量、根冠比和总耗水量却基本上低于后者.在7月份至9月份,2个品种幼苗单株耗水量的日变化基本上呈单峰曲线,但其单株耗水量峰值出现的时间段则因品种和灌水量不同而异;在全天不同时间段和不同月份,2个品种幼苗的单株耗水量均随灌水量提高而增大;在相同灌水量条件下,品种'Misty'幼苗的单株耗水量总体上低于品种'Brightwell'.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个品种幼苗的单株月耗水量与月均温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月均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蓝浆果幼苗的耗水量不但与品种特性有关,而且还受到土壤水分含量、气温和空气湿度的影响;在相同灌水量条件下,品种'Brightwell'幼苗的耗水量高于品种'Misty',但其水分利用效率却低于后者.在中国南方地区,品种'Brightwell'和'Misty'的适宜灌水量分别为100%WC和75%WC.  相似文献   
182.
为调查广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感染的特征并评价TM Mp1p(一种甘露糖蛋白)抗原试剂...  相似文献   
183.
2000~2003年连续4年研究了稻鸭共作条件下田间杂草群落的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长期稻鸭共作条件下,田间杂草密度逐年降低,下降趋势符合阻滞模型y=k+a·ebx,模型参数b反映了杂草种群的下降速率。在稻田6种主要杂草中,水虱草(Fimbristylis miliaceae)、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种群数量降低较快,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次之,稗(Echinochloa crusgalli)最慢。稻鸭共作使稻田杂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持续降低,群落均匀度提高,群落相似性与稻鸭共作前相比逐年降低。说明稻鸭共作改变了田间杂草的群落结构,有利于限制杂草的发生危害。随着稻鸭共作的连年进行,对田间杂草的控制效果逐渐上升,4年后达99%以上。稻鸭共作是稻田替代化学除草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生物、生态控草措施,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4.
应用负染色技术电镜观察快速检测植物病毒粒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负染色技术电镜观察,对感染病毒的叶片,进行简便、快速的检测,对供试的几种病毒样本,均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初步认为,此法采用了磷钨酸负染,不但适于线状和杆状病毒粒体的观察,亦对一些球状颗粒的植物病毒有效。采用本文所述的负染色技术,对于某些植物病毒进行快速鉴定和判断植株叶内有无病毒等,其效应还是较好的。  相似文献   
185.
通过查阅资料文献,走访专家、老农,实地考察记载等,对福建山橘、金豆地理分布、种群数量、形态特征、特异类型、生态环境、开发利用、濒危状况、威胁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除晋江、石狮外,其他接受调查的51个县(市、区)均发现山橘、金豆资源,水平分布于北纬23°46′~27°10′之间,垂直分布介于海拔13~875m之间,预计山橘资源每667m21株以上的现存面积约24.3万hm2、567.0万株、产量512t,金豆资源每667m21株以上的现存面积约10.5万hm2、213.0万株、产量204t。但受砍、烧、挖等影响,分布面积、株数、产量锐减,处于渐危状况,应加强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186.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杆状病毒是节肢动物门的专性寄生病毒,20世纪80年代被开发为表达载体以来,由于其真核表达环境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短短不到30年的时间里,杆状病毒表达体系的重组载体构建技术,筛选技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进和简化,成为与大肠杆菌、酵母、哺乳动物相并列的四大表达体系之一。在表面展示,类病毒颗粒表达,哺乳动物基因转移,RNA干扰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就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发展及其应用作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187.
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在卵巢癌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上皮性卵巢癌中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Special AT-rich sequence-bindingprotein 1,SATB1)的表达,探讨SATB1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进展及转移的关系及意义.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1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13例卵巢交界性囊腺瘤及8例正常卵巢组织中SATB1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析SATB1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交界性囊腺瘤组织中SATB1 mRNA表达量分别为正常卵巢组织的6.97倍和5.70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TB1 mRNA表达水平随着卵巢癌分期升高而增加:Ⅰ期,Ⅱ期和Ⅲ期分别为正常卵巢组织的5.31倍,6.67倍和8.04倍(P<0.05),并且在淋巴结转移组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免疫组化也显示SATB1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TB1的表达水平可能与上皮性卵巢癌发生,进展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88.
为分析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线粒体基因组的密码子使用特征差异,该文以其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序列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密码子偏性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区的GC含量分别为44.56%和44.58%,说明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线粒体编码基因均富含A/T碱基。(2)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线粒体基因组密码子第1位、第2位GC含量平均值与第3位GC含量的相关性均呈极显著水平,说明突变在其密码子偏性形成中的作用不可忽略; PR2-plot分析显示,在同义密码子第3位碱基的使用频率上,嘌呤低于嘧啶; Nc-plot分析中Nc比值位于-0.1~0.2区间的基因数占总基因数的95%以上;突变和选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了大豆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序列密码子使用偏性的形成。(3)有20、21个密码子分别被确定为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序列的最优密码子,其中除丝氨酸TCC密码子外均以A或T结尾。综上结果认为,栽培大豆线粒体密码子偏性的形成受选择的影响要高于野生大豆,这可能是栽培大豆由野生大豆经长期人工栽培驯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 AD)是最常见的一种痴呆类型,其主要表现为记忆、语言和认知能力的逐渐丧失。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GM)作为近年来的探讨热点,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有研究证明肠道菌群与阿尔茨海默病密切相关,其可通过代谢产物等多种方式来参与AD的发生与发展,从代谢产物三甲胺N-氧化物、γ-氨基丁酸、乙酰胆碱、β-甲基氨基-L-丙氨酸等来论述肠道菌群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0.
摘要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血小板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9年2月接收的缺血性卒中患者101例,按照乱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1)。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8d后的神经功能、血小板参数、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8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24%(45/51),高于对照组的66.00%(33/50)(P<0.05)。两组治疗28d后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体积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8d后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化痰通络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缺血性卒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血小板功能,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且用药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