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人的正常上皮细胞在一般的体外培养情况下很难分化成类似于机体的上皮样结构。为了得到上皮结构进行相关研究,近年来,国外建立了Raft(船式)培养方法。本文在长期从事细胞培养的工作中,摸索出了适合国内一般实验室条件的Raft细胞培养操作方案,模拟体内人皮肤结构的分化层次,以纤维细胞与胶原作为混合基质(作为上皮细胞的滋养物),同时加入一些生长因子、激素和必需的蛋白等成分。将纤维细胞、胶原和添加成分做为基层过夜培养,次日将培养好的上皮细胞种到上面,过夜培养后即为“skin equivalent”(皮肤等价物),将“皮肤等价物”移到一种网状金属架上以使细胞在气-液状态下培养,在这种条件下,培养中的上皮细胞与体内上皮细胞自然生长的状态、环境非常类似,在体外导致上皮细胞分化成清晰可见的层次。此项技术在临床治疗烧伤以及其它皮肤损伤的疾病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也为研究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癌症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提供了一种模型。  相似文献   
32.
蜘蛛牵引丝蛋白cDNA的扩增、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蜘蛛是一种能在同一生物体内产生具有不同功能的多种丝的生物。蜘蛛丝的本质是蛋白质。牵引丝 (Draglinesilk)是由蜘蛛的主壶腹腺 (Majorampullate ,MA)产生的 ,其较高的抗张强度 (4× 10 9N m2 )与弹性 (35 % ) [1 ,2 ] ,使之成为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生物材料。目前 ,国外已有实验室通过构建cDNA文库的方法获得Nephilaclavipes中的两个牵引丝蛋白Spidroin1与Spidroin2的cDNA片段[3 ,4] ;但国内尚未见有相关报道。本文介绍的工作是利用简单便捷的PCR技术对牵引丝…  相似文献   
33.
DNA疫苗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DNA疫苗可全面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具有安全,热稳定性,价廉等优点,尤其是激活的CTL活性将使之在慢性感染性疾病以及肿瘤治疗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DNA疫苗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机制尚有许多问题有待于搞清,现就DNA疫苗机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4.
薄层层析法测定海藻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坚  吴大鹏  程萍  戴秀玉   《微生物学通报》1997,24(2):125-127
用适宜浓度的硫酸溶液,在使糖样品炭化的同时保持硅胶底板的反差度,解决了海藻糖不易显色的问题,从而建立了用硅胶板薄层层析法测定微量海藻糖的方法。此法可分离和测定1μg量的海藻糖,灵敏度高且简单易行,可作为海藻糖分析测定的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35.
人类生态位的扩充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人类生态位的扩充与可持续发展朱春全雷静品(中国林科院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91)ExpansionofHumanNiche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ZhuChunquan,LeiJingpin(TheFores...  相似文献   
36.
从金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重组体2U一84经紫外线处理得到A3-32突变株,产量比2U一84提高10.6%以上。A3—32突变株又经紫外线处理,得到一株分泌金黄色色素的突变株5一43,产量为A3-32的60—70%。而5一43突变株经不同诱变因素:紫外线、乙烯亚胺及氮芥处理,均得到色素形成能力消失的突变株,这些菌株的产量均比5—43高,提高的幅度也较大。其中紫外线处理得到的u一42突变株比5—43突变株提高78%,比重组体2u 8{提高21.5%。色素形成能力愈小者,其产量愈高,这说明产量与色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由弱孢子型6—15突变株经乙烯亚胺与紫外线复合处理,得到孢子丰富,产量明显提高的EU-63突变株,比重组体2U一84提高49.6%。  相似文献   
37.
采用Li-8150多通道土壤呼吸自动测量系统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土壤呼吸进行全年连续测定,同步测量了温度、土壤含水量、地上生物量以及叶面积指数等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结果表明: 土壤呼吸日动态在全年尺度上多呈单峰型,但在受到土壤封冻和地表积水干扰时,土壤呼吸日动态呈多峰型.土壤呼吸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特征,总体呈单峰型,年平均土壤呼吸速率为0.85 μmol CO2·m-2·s-1,生长季平均土壤呼吸速率为1.22 μmol CO2·m-2·s-1.在全年尺度上,土壤温度是滨海湿地土壤呼吸的主要控制因子,可解释全年土壤呼吸87.5%的变化.在生长季尺度上,土壤含水量和叶面积指数对土壤呼吸的协同影响达到85%.  相似文献   
38.
重组DNA技术的新进展已为研究特定的动物基因开辟了一条进途径。由于几个理由,我们选择了胶原蛋白基因作为研究基因结构和调节的模型。这个基因编码了一组有趣的蛋白质,在动物组织中,这些蛋白质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份,其主要功能是为细胞之间相互接触提供一个结构骨架。  相似文献   
39.
冬季土壤呼吸能释放生长季所固存的碳, 因而在陆地碳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平均地表温度将升高0.3-4.8 ℃, 且冬季增温更加明显, 而温度的升高会促进更多CO2的释放。另外, 滨海湿地地下水位浅, 淡咸水交互作用明显, 增温能引起土壤表层盐分升高, 从而影响土壤呼吸。该研究以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 采用红外辐射加热器模拟增温, 研究了该地区非生长季土壤呼吸的日动态及季节动态, 同时探讨了土壤呼吸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结果显示: 日动态中, 增温与对照的土壤呼吸速率变化趋势一致, 为单峰曲线; 在平均日变化中, 整个非生长季不同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无显著差异, 而土壤温度和土壤盐分均为增温大于对照, 并且土壤呼吸峰值时间均比土壤温度提前。季节动态中, 整个研究期分为非盐分限制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2月中旬)和盐分限制阶段(2015年2月中旬-2015年4月)。在整个非生长季, 土壤呼吸速率无显著差异; 在非盐分限制阶段, 当10 cm土壤温度升高4.0 ℃时, 土壤呼吸速率显著提高22.9%, 而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系数(Q10)与对照相比有所降低; 在盐分限制阶段, 尽管土壤温度升高3.3 ℃, 土壤呼吸速率却降低了20.7%, 这可能是由于增温引起了土壤盐分的升高, 同时由增温引起的土壤含水量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土壤呼吸, 而此阶段增温对Q10无显著影响。因此, 在滨海湿地中, 增温除了直接影响土壤温度, 还可通过影响土壤水盐状况来影响土壤呼吸, 进而影响滨海湿地土壤碳库。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茂名水东湾近岸岛屿试验区现有红树林资源的调查, 对比研究红树林在不同的滩面高程、林中位置和波能区的生长差异性, 研究结果表明: (1)红树植物在不同滩面高程中的生长表现具有显著差异性, 不同的红树植物所适合生长的滩面高程也不尽相同, 最适合生长的滩面高程范围拉关木为平均海平面以上(下同)0-10 cm, 白骨壤为15-25 cm, 红海榄为0-20 cm; (2)红树植物在林中不同位置的生长表现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位于林分边缘的无瓣海桑和拉关木明显优于林分内部; (3)红树植物在不同的波能区生长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背风的低能区更加适合红海榄和拉关木的生长。研究结果对认识红树林生长发育规律和指导红树林人工种植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