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2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56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6年   4篇
  1962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一氧化氮在大脑微循环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氧化氮在大脑微循环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氧化氮(NO)是一种易扩散、半衰期短暂而活泼的气体。它可使血管松弛,参与血管紧张度的调节。近期发现它可由活动的神经元产生,因此它在大脑微循环调节中的作用颇受重视。NO是在NO合成酶(NOS)作用下由精氨酸的氮胍...  相似文献   
32.
黑龙江依兰早第三纪植物群的古气候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黑龙江依兰煤矿煤层间的大量植物叶痕化石研究表明:依兰植物群有蕨类植物2 种,裸子植物10 种,被子植物58 种,分属34 科46属。植物群可分为两个植物组合:一个是下煤层上顶板的矿页岩层化石的组合,称A 段组合,时代为早始新世。植物种类丰富,含有较多常绿阔叶成分,属北亚热带的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针阔叶混生林。通过植物叶相特征分析,其全缘叶比例为38% 。用气候诺模图得出其古气候为年均温13.2℃,年温差20℃;另一个植物组合是煤系地层之上,即上煤层顶部的油页岩层中的B段化石组合,时代为早渐新世。植物以落叶成分为主,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生林。全缘叶比例为30% 。古气候年均温为11℃,年温差25℃。表明植物区系组成完全不同,显示出气候随时代发生了演变,而使区系逐渐发展到今日的寒温带气候和植被  相似文献   
33.
羟自由基对人红细胞氧化囊泡化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细胞经氧化处理后,发现红细胞膜区带1、2、2.1及3易形成高聚物,同时Hb亦有氧化变性。氧化过程中磷脂(PS、PE)逐渐减少,根据此结果提出氧化产生囊泡化的机制是:首先Hb氧化变性,膜骨架蛋白聚集,从而网架松散,膜磷脂脱离骨架的束缚,膜脂质与膜整合蛋白形成小囊泡从红细胞上脱落。  相似文献   
34.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安徽霍山三种石斛与其栽培土壤中15种微量元素分布状况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发现.其关联序为γ_根>γ_叶>γ_茎;γ_(-年茎)≈γ_(二年茎)≈γ_(三年茎);γ_(霍斛)>γ_(铁斛)>γ_(铜斛).可见霍山石斛与其栽培土壤间的微量元素相关性比其它石斛强,因而可通过增施微肥的办法来提高霍山石解中某些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35.
中国稻蝗属细胞分类学研究(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分布于中国境内11省区,27个采集地点的八种稻蝗进行了染色体C带核型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上海稻蝗O.shanghaiensis,无齿稻蝗O.adentata C带分布型式相似,但染色体分组型式、交叉定位数据以及异染色质含量具有差异;山稻蝗O.agauisa具有本身独特的带纹结构,与本属其它种类迥异;双带稻蝗O.bicingula染色体带型结构相似于山稻蝗及中华稻蝗类群,表明三者在进化历程中有一定联系。小稻蝗O.hyla intricata中一个亲缘种团(Sibling species group),体现在种内的形态差异及染色体带型结构的不同。显示该种近期内分化速率较高。据此,本文讨论了稻蝗属内八个种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和分类地位,本文认为稻蝗属内务物种进化速率是不均衡的,这种状态应归因于各物种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干旱条件下大豆叶片H2O2代谢变化及其同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相似文献   
37.
用DNA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单纯疱疹病毒特异性核酸,调查100名孕产妇生殖器官脂HSV感染和羊水受HSV污染的情况,结果表明:受感染的母体通过病毒护散途径及通过产道途径,污染羊水的机率分别为11.1%和54.5%;原发性HSV、继发性HSV垂直污染羊水机率分别为66.7%和29.4%;不同妊娠期和生育胎次对污染率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38.
39.
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启动子探针质粒pPL 603为载体,从谷氨酸棒状杆菌1014—6染色体DNA上克隆到一个有较强启动功能的DNA片段。生物素标记的DNA—DNA分子杂交实验证明该片段确实来自谷氨酸棒状杆菌1014—6染色体DNA。在绘制该片段限制酶酶切图谱的基础上,经另一个启动子探针质粒pPL 703的亚克隆,将其启动子功能区定位在Bamm酶切片段中。对后者进行了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它具有棒状杆菌类启动子的-35区和-10医序列。  相似文献   
40.
嗅觉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在脊索动物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与其他多数基因家族不同,嗅觉受体家族是一个成员数量庞大的超基因家族,为它们合乎逻辑的命名可以更好地对该家族进行描述、分析和讨论,也可以为机器学习程序从庞大的嗅觉受体数据库自动构建相应的蛋白结构和功能知识库提供语义信息。由于脊索动物嗅觉受体演化速度很快、基因数量庞大、假基因比率高、在物种及染色体上分布差异巨大等多方面的原因,给嗅觉受体基因合理的命名较为困难。三十多年来,伴随着嗅觉受体研究领域的发展,嗅觉受体基因命名法也经历了多次迭代,在每个阶段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算法工具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新注释的海量的嗅觉受体基因,这使已有的嗅觉受体基因命名法变得越来越难以适应大数据挖掘和知识工程的系统开发,因此迫切需要一个能满足当下需求的嗅觉受体基因命名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