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4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66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71.
<正>本书的论题是疫苗的生产,特别是人用疫苗的制造。它概括了近十多年来该领域内的研究。在此期间,设在Bolthoren的Rijks研究所的疫苗部的工作已有了不少改观。这不仅仅是由于在生产科研中获得了许多知识,而且特别表现在疫苗生产的技术方面有较大的进步。出于财力和技术上的考虑,这里谈到的工作也包含有许多其他协作者的研究。 H·H Cohen博士负责Rijks研究所的疫苗生产和新课题的实施,他将有关项目的可行性提交所长委员会讨论,然后由该委员会确定设资。本人负责整个实验室工作,必须特别提及lrA·L·Van Wezel和P·S(?)id先生,他们几乎参加每日的讨论和实验设计工作。此外,还有一个建筑设计小组,  相似文献   
972.
设计采用NAG酶活性荧光测定法检测3T3细胞增殖,本实验确立了检测3T3细胞NAG酶活性的一些实验条件,并将该方法用于bFGF的生物活性鉴定。结果:(1)3T3细胞数目在10~3-1.5×10~5之间与NAG酶活性成直线关系,且检测下限细胞数目低达10~3个细胞,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2)接种3T3细胞密度以10~3-1.5×10~3/孔(96孔培养板)为宜。(3)维持3T3细胞正常成活的最适血清浓度为0.4%—0.8%。(4)检测3T3细胞NAG酶活性以样品刺激培养48h为宜。(5)bFGF样品与标准品一样能促进3T3细胞增殖,但bFGF样品生物活性较bFGF标准品差。结论:NAG酶活性测定法能用来检测3T3细胞增殖,该方 法优于以往的细胞计数法、~3H—TdR参入法。  相似文献   
973.
2013年10月2日上午7时,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泊江海子镇(原)泊江海子国营治沙站背后林地间,见一只白腹黑啄木鸟(Dryocopus javensis)立于杨树梢上。该鸟当时正面示人,其头、颈、及上胸全黑,腹部纯白,尾相对较长而形尖,由于距离较远(超过150 m),隐约似可见其尾羽具V字形纹理,如是,当为尾羽端部具白色或辉闪色羽缘。该鸟甚为机警,远远见人即行飞去。查以往文献,我国学者曾在云南勐海、澜沧、鲁甸和四川盐源有过标本采集记录,故多称该种在我  相似文献   
974.
蓑羽鹤(Anthropoides virgo)中有少量个体作为夏候鸟零星散布于内蒙古西部的鄂尔多斯高原.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们曾在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简称桃-阿海子)记录到蓑羽鹤的繁殖,当时,1对蓑羽鹤将巢置于桃-阿海子南面的沙丘顶部,并成功育出2只幼鹤.  相似文献   
975.
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SP-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和Blue Sepharose CL-6B亲和层析获得苦瓜蛋白MAP30;采用(mPEG)2-Lys-NHS修饰MAP30;对修饰后的MAP30-PEG结合物与MAP30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MAP30对多数肿瘤细胞株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抑制效果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剂量和时效依赖关系。但是在相同条件下,MAP30对人正常胚肺二倍体细胞株WI-38的毒性极小。MAP30和MAP30-PEG结合物对小鼠黑色素瘤(B16)、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表皮癌细胞(A431)细胞均表现出抑制作用,且这种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时效和量效依耐性。但在相同浓度下PEG-MAP30对小鼠黑色素瘤(B16)、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表皮癌细胞(A431)的抑制作用低于MAP30,约占65%~70%左右。  相似文献   
976.
制备采用1-萘磺酸钠修饰的石墨烯基纳米银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首先制备了石墨烯基纳米银复合材料,采用1-萘磺酸钠修饰,记为AgNP/rGO-NA,然后通过与聚乙烯吡咯烷酮做保护剂的纳米银(PVP/AgNP)的比较,分析其稳定性,抗菌活性,细胞毒性。研究发现,纳米银AgNP在制备的复合材料表面的分布相对均匀,AgNP的质量分数为4.3%,粒径为5~15nm,Zeta电位为-42.5 mV;在无光或光照强度为3000 Lx(勒克斯)的低温光照仪环境下储存10 d,PVP/AgNP聚集作用较为明显,而AgNP/rGO-NA则分散性良好,聚集作用不明显;AgNP/rGO-NA具有更加良好的抗菌活性,生物相容性和相对较低的生物毒性。试验表明经过1-萘磺酸钠修饰的石墨烯基纳米银复合材料质量可靠,性能良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7.
汗马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汗马)位于北纬50度以北的寒温带地区,年无霜期不足100天,1月份平均气温在-30℃以下,是我国最冷的地域之一,地表雪覆盖期长达200天. 汗马的森林乔木主要由兴安落叶松、樟子松和白桦组成.从宏观角度审视,该区域是西伯利亚泰加林的南延部分.保护区年降雨量在400~500毫米,处冷湿型气候带,更由于山势平缓加上土壤永冻层的共同作用,沼泽型湿地分布广泛,并在河流附近多有泡沼分布.我国东北地区仅有的寒温带区域就出现在汗马所在的大兴安岭北部. 依照动物地理区划,汗马属古北界-东北区-大兴安岭亚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阻隔,汗马已越过中温带的北线,是许多喜温型动物分布的北界.  相似文献   
978.
何汉兴 《菌物学报》2013,32(Z1):20-44
综述了中国大陆腐霉属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腐霉属菌物的发生、分布、分类鉴定、致病性、所致植物病害防治及腐霉的利用等方面.至今,中国已报道的腐霉属菌物有64个种,其中有13个种作为世界新种进行了描述,这13个新种分别为:顶生腐霉Pythium acrogynum,孤雌腐霉P.amasculinum,百色腐霉P.baisense,北方腐霉P.boreale,短枝腐霉P.breve,壁合腐霉P.connatum,镰雄腐霉P.falciforme,贵阳腐霉P.guiyangense,广西腐霉P.guangxiense,下雄腐霉P.hypoandrum,昆明腐霉P.kummingense,南宁腐霉尸nanningense和中国腐霉P.sinensis.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为优势种,在全国普遍引起多种植物严重的猝倒病和根、茎、叶、果腐烂病.其中,大多数腐霉种对植物具有致病性,44个种寄生植物,1个种:紫菜腐霉P.porphyrae寄生红藻和紫菜,2个种:卡地腐霉P.carolinianum 和贵阳腐霉P.guiyangense寄生蚊子幼虫,2个种:努氏腐霉P.nunn和寡雄腐霉P.oligandrum 是真菌的重寄生菌.相比之下,台湾报道的腐霉种有48种(其中新种1个:四季腐霉P.sukuiense),海南报道的腐霉种有28种.对中国大陆腐霉属的研究前景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79.
大洋的最小含氧带(oxygen minimum zones,OMZs)具有特殊的水动力和氧含量特征,该区域是氮流失的主要场所,也是各类生化反应发生的重要区域。OMZs的存在会对浮游生物的丰度、多样性、分布模式及呼吸方式产生较大影响。大洋OMZs中存在广泛的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甲烷厌氧氧化和隐性厌氧硫氧化作用等都是海洋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全球海洋OMZs的规模在人类活动和全球变暖等因素的影响下也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低氧环境的变化可以通过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稳定性进行判断,因此了解该区域的多样性水平是十分必要的。现有研究虽然对海洋OMZs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微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效应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该区域总体情况和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现状的系统性综合论述还较少,对海洋低氧环境的微生物活性、群落结构稳定性和分子代谢过程的研究还有较大的探讨空间。本文介绍了海洋低氧环境的分布情况和生态环境效应,全面且详细地论述了OMZs内各物质循环过程和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现状,指出尚未很好解决的生态学问题。  相似文献   
980.
张山  胡萌  何永志  董志扬 《微生物学报》2021,61(8):2250-2263
极端环境微生物定义了生命的边界。为了适应各种极端环境,极端环境微生物通过合成许多独特的活性化合物来保护自己。四氢嘧啶就是其中一种代表性的保护性物质。它最早是从极端嗜盐菌中发现的,作为调节细胞渗透压的一类相容性溶质,可以帮助微生物适应高盐等恶劣环境。研究发现四氢嘧啶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渗透压调节剂,还是一种高效的生物保护剂,可以帮助蛋白、核酸、生物膜乃至整个细胞对抗高温、干燥、冷冻和辐射等多种逆境。因此,四氢嘧啶在生物保护、生物医药和生物科技等众多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商业化应用前景。随着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嗜盐菌四氢嘧啶生产方法已逐步被产率更高、环境更友好的生物工程菌及技术所取代。本文围绕四氢嘧啶的微生物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为后续四氢嘧啶的开发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