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为探讨舒尼替尼对晚期肾癌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晚期肾癌患者61例,均给予舒尼替尼标准治疗,观察患者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研究结果发现,截止随访结束日,可评价疗效50例,其中部位缓解(partial remission, PR)者13例(26.00%),疾病稳定(stable of disease, SD)者20例(40.00%),疾病进展(progression of disease, PD)者17例(34.00%),无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患者;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5个月;患者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腹泻、中性粒细胞降低、手足反应和皮肤黄染,比例分别为68.85%、59.02%、54.10%和52.46%;不良反应级别以Ⅰ~Ⅱ级为主,Ⅲ~Ⅳ级较少见。本研究初步结论表明,舒尼替尼对晚期肾癌有一定的疗效。本研究认为治疗期间应给予患者科学性护理措施及建议,以提高患者不良反应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2.
刘文丹  陶建平  张腾达  钱凤  柴捷  刘宏伟 《生态学报》2014,34(17):4850-4858
植物因资源条件的差异形成不同的生态对策以获取养分进行代谢,具有不同的植物功能性状,从而可把植物凋落物分解特性与生态对策联系起来。为探究中亚热带地区木本植物凋落物分解特性与生态对策的关系,选取两种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物种的地上、地下各器官凋落物(包括细根、粗根、细枝和叶片),采用分解袋法在两种土壤基质中(砂岩与石灰岩)进行为期2a(凋落叶片为1a)的分解实验,同时进行交叉实验。分解1a及2a的各器官凋落物间分解常数的关系采取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用SMA进行线性回归,结果表明植物各器官凋落物间的分解具有正相关关系,且分解1a后的细根与粗根、细根与细枝及分解2a后的细根与粗根呈现出显著正相关;而比较常绿植物及落叶植物凋落物在两种土壤基质和两种物种来源分解1a后的差异,除枝条外落叶植物凋落物的分解常数都大于常绿植物,在0.05置信水平上呈现出显著差异性。植物各器官凋落物间的分解具有一致性,不同生活型植物的各器官间的分解速率在不同物种来源或不同土壤基质中都表现出相似的差异。  相似文献   
23.
化学杂交剂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麦幼穗发育期的药隔期至四分体期 ,用 5 .0 kg/ hm2剂量的 GENESIS进行处理 ,结果表明 ,GENESIS可诱导小麦产生 10 0 %的雄性不育率 ,且不育株率超过 99%以上 ,具有良好的诱导雄性不育的效果 .小麦经 GENE-SIS处理后 ,小孢子发育出现异常 ,败育型小孢子有单核花粉、二核花粉和不正常的三核花粉 ,同时还发现有四核和五核花粉以及在花粉发育过程中原生质体解体 ,仅留下花粉壁的空壳花粉 .不育花药不开裂 ,花粉囊除了表皮及纤维层外 ,还可观察到延迟解体的绒毡层 ,绒毡层的延迟解体可能影响了小孢子的发育  相似文献   
24.
二角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石蜡切片和醋酸洋红压片法,从细胞学角度对4个同质异核二角型小麦雄性不育系ms(bicor)-8222、ms(bicor)-80(6)、ms(bicor)-5-4及ms(bicor)-5-8的花粉败育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4种不育系败育特点总趋势基本雷同,但也因特定核型亦存在一些差异;(2)二角型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生与其保持系相似,花粉败育就花药而言,中层有延迟退化、解体的趋势,就花粉粒而言,败育主要发生在二细胞花粉粒后期至三细胞花粉粒期;(3)4个不育系花粉败育异常,主要表现为二分体细胞内有微核出现,内缘壁周缘细胞均呈次生纤维状增生;维管束鞘细咆排列不规则,花粉大小不一;(4)花粉败育与营养供应无直接关系,细胞核对花粉育性及育性相关性状相对细胞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5.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和染色体C-分带技术对普通小麦-一华山新麦草的异代换系进行了研究。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异代换系H921—6—12和H924—3—4均含有2条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对这2个材料和华山新麦草进行染色体C-分带带型比较,结果认为:H921—6—12可能是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的5A/N5^b代换系,H924—3—4可能是3D/N4^b代换系。  相似文献   
26.
抗小麦全蚀病中间材料H8911(BC1F1)是通过小麦与华山新麦草杂种幼胚培养及杂种F1(ABDN2n=28)再与小麦回交后得到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49条,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构型为20.85(19~21)Ⅱ 7.30(7~11)Ⅰ,21Ⅱ 7Ⅰ的细胞占86.67%。BC1F2和BC1F3体细胞染色体数目范围分别为45~53和44~52,49条染色体的植株类型分别占30.19%和27.50%,华山新麦草染色体丢失率分别为11.85%和13.14%;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构型分别为20.62(18~22)Ⅱ 7.64(5~13)Ⅰ 0.04(0~1)Ⅲ和20.53(17~22)Ⅱ 7.79(5~15)Ⅰ 0.05(0~1)Ⅲ,21Ⅱ 7Ⅰ的细胞分别占77.24%和69.42%。随着自交世代的延续,21Ⅱ 7Ⅰ细胞的传递能力逐渐降低。利用H8911作供体,选育出小麦-华山新麦草抗全蚀病新种质13个,其中1个附加系表现近高度抗病性,6个附加系、3个代换系和3个易位系材料表现中度抗病性。  相似文献   
27.
昆明盐矿古老岩盐沉积中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了解昆明盐矿古老岩盐沉积中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用MBA和ISP2分离和培养了昆明盐矿卤水和盐晶中的细菌44株。发现盐晶中的可培养好氧细胞数量(3·1×103~3·7×106CFU/g)远远高于卤水中的数量(1·3~6·3×103CFU/L)。分离所得纯培养物的16S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44株菌可分为4大类群34个不同的分类单元(16SrDNA序列相似性大于97%为同一分类单元)。24株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54·6%),2株属于变形菌门α亚群(α-Proterbacteria,4·6%),4株属于变形菌门γ亚群(γ-Proterbacteria,9·1%),14株属于放线细菌门(Actinobacteria,31·7%)。卤水和盐晶中的优势菌都是Bacillus属菌(26·1%和59·9%)。据16S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发现7株菌为可能的新种或属。此外,还筛选到7株抗菌活性菌株。研究表明,昆明盐矿古老岩盐沉积中,不仅含有较为丰富的微生物物种多样性,并且存在许多未被认识的新物种和生物活性菌株,为古老岩盐沉积中微生物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
由于从常见放线菌中发现新化合物的几率越来越小,人们开始将目光集中于稀有放线菌。作者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胞外多糖胶与动孢溶液相结合的分离方法、再水化-离心法、极高频辐射法、噬菌体定向分离法和蔗糖梯度离心法等用于稀有放线菌选择性分离的方法,以及这些稀有放线菌在产生生物活性物质方面的潜力。  相似文献   
29.
黄白侧耳大米固体发酵次级代谢产物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黄白侧耳Pleurotus cornucopiae大米固体发酵物中分离得到4个苯酞类化合物,2个为新结构化合物:2-(ethoxymethyl)-3,5-diethoxybenzyl acetate(1)、2-(acetoxymethyl)-4,6-dimethoxybenzyl tridecanoate(2),2个为已知化合物:5,7-dimethoxyisobenzofuran-1(3H)-one(3)、4,6-dimethoxyisobenzofuran-1(3H)-one(4)。对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评价发现,化合物3、4具有抑制肿瘤细胞HeLa生长活性,IC50值分别为66.2和65.7μmol/L;化合物3和4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NO有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17.2和67.9μmol/L。  相似文献   
30.
滨麦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基因的分离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方法,从滨麦(Leymus mollis)基因组中分离出8条LMW-GS基因序列.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序列GQ169791在起始密码子上游包含318 bp的启动子序列,该序列包含-300元件、GCN4 motif、种子贮藏蛋白盒等基因特异表达的顺式或反式作用调控元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8条序列的编码区依次有信号肽,N-末端区,中部重复区和C-末端Ⅰ、Ⅱ、Ⅲ区等典型LMW-GS多肽一级结构特征;序列HQ416909、HQ416914和HQ416915具有单一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GQ169791、HQ416910、HQ416911、HQ416912和HQ416913在中部重复区和C-末端区出现了4个或5个提前终止密码子,推断其为假基因.8条序列都含有8个或9个半胱氨酸残基(C),N-末端区起始氨基酸序列为METSRIPG-或METTRIPG-,推断其为LMW-m型LMW-GS基因.系统进化分析表明,8条序列与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LMW-GS基因(HM475146,GQ223386)和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的B-hordein基因(AY695368)具有相对较近的同源关系.该研究为挖掘利用滨麦LMW-GS的基因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小麦品质改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