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41.
(续2002年第4期62页) 5.球茎茴香 球茎茴香是伞形花科茴香属中茴香的一个变种[Foeniculum vulgareMill, var .azoricum(Mill)Thell],又称结球茴香,为二年生草木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及西亚,我国近年引入,栽培较少,在北京、上海、广东、云南、湖北和浙江等地发展种植.  相似文献   
142.
一种酵母细胞生长现象的实时单细胞拉曼光谱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拉曼镊子观察单个即发活性干酵母(Saccharomy cescerevisiae)细胞在2.0%葡萄糖溶液中的活化过程,收集其拉曼光谱。结果发现,在某一批次的产品中,酵母细胞的1364cm-1峰强度随着细胞的活化而显著增加,531cm-1、652cm-1、1053cm-1等源自葡萄糖或葡萄糖基的信号峰也会随细胞的生长而增强,随后增强的还有1432cm-1、1448cm-1、1561cm-1等源自脂类物质的峰,而源自蛋白质及脂类的1000cm-1、1445cm-1、1655cm-1等峰的信号强度基本不变,酵母细胞代谢活跃的标志峰1603cm-1也基本不变。该批次产品中,10次实验有7次观察到上述现象,而在别的批次产品中并没有观察到该现象。用单细胞拉曼光谱实时记录了这一特殊的生长现象。  相似文献   
143.
太湖流域丘陵区两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分布控制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飞  赖晓明  朱青  廖凯华 《生态学报》2016,36(3):592-599
为探究太湖流域丘陵区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如竹林地和茶园)土壤水分的控制因素,在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定期观测的基础上,根据前7d降雨量将研究时段划分为干旱状态和湿润状态,利用分类与回归树(CART)方法得出不同干湿状态下土壤水分分布的主控因子,并借助典范对应分析(CCA)定量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土壤深度土壤水分格局与环境因子关系。结果表明:(1)高程、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层厚度对土壤水分分布的相对贡献率最大,但在不同干湿状态下其影响程度存在差异;(2)干旱状态时土壤水分主要受高程、坡度、地形湿度指数(TWI)和剖面曲率等地形因素的作用,而土层厚度和粘粒也分别为0—20 cm和20—40 cm深度土壤水分的主控因子;(3)在湿润状态下,茶园0—20 cm土壤水分的主控因素为地形因子,在20—40 cm则以土壤性质为主,竹林地两个深度的土壤水分受地形和土壤性质的作用都很强,其中20—40 cm深度土壤水分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较0—20 cm深度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44.
145.
广东内伶仃岛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广东内伶仃岛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共19 科、34 属、61 种, 其中藓类13 科、26属、50 种, 苔类6 科、8 属、11 种。全缘疣鳞苔( Cololejeunea schwabei) 等3 种苔类和拟阔叶小石藓( Weisia platyphylloides) 等10 种藓类为广东省新记录。分析了保护区内的苔藓植物区系特点, 并与车八岭、黑石顶、鼎湖山及南岭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区系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 内伶仃岛的苔藓植物区系由于受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的影响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6.
中国葡萄属植物叶片气孔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张延龙  牛立新 《植物研究》1997,17(3):315-319
对起源于中国的葡萄属(Vitis L.)20个种或变种叶片气孔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气孔纵径对葡萄属种的分类有较大的价值;气孔比密度(叶片上所有气孔复合体面积与叶片面积之比)与叶片大小呈极显著正相关;气孔密度与气孔纵径呈极显著负相关;所有观察种类的叶片气孔类型均为不规则型。  相似文献   
147.
被孢霉γ-亚麻酸高产菌株选育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紫外线复合氯化锂诱变高山被孢霉SM96,筛选出一株高产γ-亚麻酸的菌株TM11,产量比出发菌株(25mg/L)提高了近3倍。对影响其多不饱和脂肪酸产生的因子Mg2+,VB6,营养盐溶液,磷源,碳源,氮源酵母膏进行了正交试验,选出TM11最佳的培养基配方:MgSO4·7H2O1.0g,VB6150mg/L,酵母膏6g/L,葡萄糖100g/L,营养盐溶液1mL/L,K2HPO42g/L。在上述最佳培养基中TM11的生物量达18.0213g/L,总脂达10.8128g/L,GLA量达668mg/L。  相似文献   
148.
补体攻膜复合体致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粘附性改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膜性肾病中补体攻膜复合体(MAC)介导蛋白尿机制,本研究制作了MAC致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GVEC)亚溶破模型。通过对细胞局部粘附及相关蛋白的观察发现,MAC亚溶破致伤GVEC后,其粘附性发生改变。其机理与ECM分泌失调、膜硫酸化物质及整合素减少、细胞骨架重排有关。这些改变导致体内GVEC脱附,足突退缩融合,从而参与膜性肾病的蛋白尿产生。  相似文献   
149.
广东内伶仃岛猕猴食性及食源植物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文对内伶仃岛猕猴(Macaca mulatta)的植物食性进行了全面调查,并测定了食源植物适食部分的比重。研究结果表明:(1)猕猴食源植物约200种,以叶食性、果食性最为丰富;(2)猕猴的活动区域以阔叶林、灌木林等植被类型为主;(3)食源植物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与栖息地植被组成特征相适应;(4)内伶仃岛猕猴种群发展的容纳量最适为820~1640只(平均1230只),而以743~1485只(平均1114只)最为合适,其总食量约相当于适食性优质植物资源总蕴藏量的10%~20%。  相似文献   
150.
冬季土壤呼吸能释放生长季所固存的碳, 因而在陆地碳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平均地表温度将升高0.3-4.8 ℃, 且冬季增温更加明显, 而温度的升高会促进更多CO2的释放。另外, 滨海湿地地下水位浅, 淡咸水交互作用明显, 增温能引起土壤表层盐分升高, 从而影响土壤呼吸。该研究以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 采用红外辐射加热器模拟增温, 研究了该地区非生长季土壤呼吸的日动态及季节动态, 同时探讨了土壤呼吸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结果显示: 日动态中, 增温与对照的土壤呼吸速率变化趋势一致, 为单峰曲线; 在平均日变化中, 整个非生长季不同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无显著差异, 而土壤温度和土壤盐分均为增温大于对照, 并且土壤呼吸峰值时间均比土壤温度提前。季节动态中, 整个研究期分为非盐分限制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2月中旬)和盐分限制阶段(2015年2月中旬-2015年4月)。在整个非生长季, 土壤呼吸速率无显著差异; 在非盐分限制阶段, 当10 cm土壤温度升高4.0 ℃时, 土壤呼吸速率显著提高22.9%, 而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系数(Q10)与对照相比有所降低; 在盐分限制阶段, 尽管土壤温度升高3.3 ℃, 土壤呼吸速率却降低了20.7%, 这可能是由于增温引起了土壤盐分的升高, 同时由增温引起的土壤含水量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土壤呼吸, 而此阶段增温对Q10无显著影响。因此, 在滨海湿地中, 增温除了直接影响土壤温度, 还可通过影响土壤水盐状况来影响土壤呼吸, 进而影响滨海湿地土壤碳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