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摘要 目的:探讨坐式八段锦联合足三里穴位按压对社区高龄衰弱患者效果分析。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南京某社区50例高龄衰弱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健康指导,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进行为期12周的坐式八段锦锻炼及足三里穴位按压,应用简化营养食欲问卷(SNA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Tilburg衰弱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和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食欲、睡眠、衰弱、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躯体衰弱维度、心理衰弱维度、社会衰弱维度、总分评分、食欲、睡眠、握力和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HAMA和HAM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两组躯体衰弱维度、心理衰弱维度、社会衰弱维度、总分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两组食欲、睡眠均降低,而握力升高,且观察组食欲、睡眠均低于对照组,而握力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社区高龄衰弱患者采用坐式八段锦联合足三里穴位按压干预,可有效改善食欲促进睡眠质量升高和促进衰弱病情转归,进而有利于调节患者负性情绪和促进预后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SP)患者病原菌分布和临床结局并探讨血清尿素氮与肌酐比值(UCR)、尿素氮与白蛋白比值(UAR)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三六三医院收治的107例SP患者,根据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SP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P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UCR、UAR水平对SP患者临床结局的评估价值。结果:107例SP患者痰液标本中培养出12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75株(61.48%),革兰阳性菌39株(31.97%),真菌8株(6.56%)。107例SP患者院内死亡率为40.19%(43/1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肺外并发症≥2个和UCR、UAR升高为SP患者临床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氧合指数增加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UCR、UAR联合评估SP患者临床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各指标单独评估。结论:SP患者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血清UCR、UAR升高为SP患者临床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成为SP患者临床结局的辅助评估指标,且二者联合评估SP患者临床结局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棉铃虫乙酰胆碱酯酶的底物专一性和发育期变化(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北省邯郸地区和山东省冠县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bner)乙酰胆碱酯酶(AChE)研究,结果表明,棉铃虫乙酰胆碱酯酶对乙酰硫代胆碱(ATCh)和乙酰-β-甲基硫代胆碱(MeTCh)的比活力以及米氏常数(K_(?))值随其发育阶段呈有规律的变化,AChE比活力在幼虫期呈现两个高峰,一个在三龄,另一个在化蛹前;在蛹期AChE比活力没有明显的变化,而且比活力值比较低;到成虫期第4天有一个明显的高峰,比活力值高于其它任何虫态。K_(?)和最大反应速度(V_(max))的变化趋势基本上与比活力一致。棉铃虫AChE的K_(?)和比活力随其生长发育阶段的周期性变化对于指导用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药剂的化学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地点采集到的棉铃虫AChE对AICh和MeTCh水解的活化能有所不同,邯郸地区的棉铃虫AChE水解MeTCh的活化能,蛹和成虫是幼虫期的3.9-4.3倍,而冠县棉铃虫水解MeTCh的活化能则变化不大。AChE水解ATCh的活化能,邯郸地区棉铃虫的AChE不同虫态间变化不大,冠县棉铃虫AChE,幼虫和成虫期约是蛹期的4倍。这说明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棉铃虫AChE对底物的水解所消耗的能量是不同的。棉铃虫幼虫AChE的最适反应条件是酶量以重量计为50-100mg,反应时间为10-20min,反应温度为35℃,反应体系的pH值为8.0。  相似文献   
14.
15.
我们对用一具简单真空冷冻干燥装置”处理后保藏了20余年的一批菌种,进行了活力及特性检查。这批菌种有一部分开始是放在4—8℃冰箱中,以后都在室温(6—32℃)下保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存活情况的检查按常法启封,接种到适宜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后,其存活情况见表1。二、生物学特性、抗原性及毒力检查根据各类菌鉴定的要求,对所保藏的菌分别在菌体形态、染色反应,培养特性、生化反应、特异性抗原和毒力等方面作了检查。检查结果表明: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典型形态、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云南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名排全国前列,有“动物王国”之称。由于王张江姚“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把合理的规章制度诬蔑为“管、卡、压”,使合理的规章制度被取消,在野生动物资源方面也同样遭到严重的破坏。由于国际交往日益增多和科学事业的飞跃发展,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观赏动物等的迫切需要,有关单位经常来我省捕捉动物,而且越来越多,越捕越少;有的动物少得作为科研用的标本都难找到了。为了全面贯彻落实英明领袖华主席关于抓纲治国  相似文献   
17.
日本青萍6746的光周期诱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植物生理学关于成花生理这一章,大多数的教科书或实验指导中,光周期诱导实验多采用菊花或苍耳作材料。但是由于这些植物植株大,占地面积大,培养需要的时间长,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很多学校由于人力、物力及时间的限制,放弃了这个实验,造成了这部分教学实验中的空白。为此,我们从日本引进了一种短日照植物——青萍6746(Lemna paucicostata 6746),又名微浮萍  相似文献   
18.
小鼠骨髓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可以间接地反映骨髓微循环系统形态和功能的状况。按Burger and Knyszynski(1969)方法操作繁复,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及正常值的问世。最近,我们建立的简易测定方法,为成批标本的测定和正常值的确定创造了条件。 正常小鼠骨髓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的目的:1)在较大量标本的测定中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2)确定青、成年小鼠骨髓血红蛋白的正常值范围;3)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控制实验条件和判断骨髓微循环障碍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并发下肢痉挛患者经电针刺激联合局部振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1月到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SCI并发下肢痉挛患者90例,根据乱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系统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电针刺激联合局部振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相关量表评分、内收肌角、直腿抬高角以及血清BDNF、PDGF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1%(41/45),高于对照组的64.44%(29/45)(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血清BDNF、PDGF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Ashworth量表、临床痉挛指数评分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内收肌角、直腿抬高角均扩大,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刺激联合局部振动治疗SCI并发下肢痉挛患者,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改善下肢痉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还可有效改善血清BDNF、PDGF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