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6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51.
黑龙江省东宁县山区蜱类的生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东北地区有的蜱种已证实是传播森林脑炎、北亚蜱传斑疹伤寒的媒介。近年来,国内文献又报导了从东北牡丹江林区发现了莱姆病(Lyme Disease)病人,病人都有被婢咬史,并从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catus)的中  相似文献   
52.
重组人γ干扰素的纯化及N端氨基酸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3.
青磷鱼是一种产量较高、分布广的近岸中上层经济鱼类,是沿海群众渔业主要品种之一。因其吻部易撞伤,鳞片大量脱落,故难以人工培养。至今尚未见到此鱼室内培养的报道,为了开展青鳞鱼对放射性同位素浓缩的试验和其它的生态实验,我们于1977—1978年进行了中华青鳞鱼室内培养试验。  相似文献   
54.
利用等电点聚焦(IEF)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的双向电泳以及高度灵敏的银染色相结合的方法,对大鼠肝癌和正常肝染色质非组蛋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指出,在两个样品中均可看到五百个左右的蛋白点。关于这些蛋白点的分布,正常肝在较大分子量和较高等电点区域有较高的相对百分率,而肝癌在较低分子量和较低等电点区域有较高的相对百分率。与正常肝制品比较,肝癌制品中出现了一些独有的蛋白质点子,而在正常肝中原有的一些点子却消失了。  相似文献   
55.
徐丽娜及本文作者曾报告利血平对正常狗的食物唾液条件反射和血压有明显的影响,而对非条件反射的影响很小。以前作者和同事們研究小量利血平对腎型高血压狗的降压疗效时,曾观察到每天口服0.003及0.005毫克/公斤的利血平大都能使血压明显下降,其下降程度比正常狗显著。和及报告在高血压时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状态有明显的改变。利血平对高血压狗及正常狗条  相似文献   
56.
针对目前人们对小檗属植物刺的来源存在不同见解,本研究通过实体解剖及石蜡切片技术,以紫叶小檗为代表研究小檗属植物刺的形态和发生,结果表明,紫叶小檗的刺均为叶刺,而非茎刺,明确了小檗属的刺为叶的变态。  相似文献   
57.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的成熟和不断革新,蚊虫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小RNA组学也获得了快速发展。迄今为止,已有包括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冈比按蚊在内约22种媒介蚊虫的基因组被解析报道。不同蚊种的基因组大小差异很大,且与基因组中的重复序列的多少呈正相关;蚊基因组的解析和比较基因组的分析有助于探索蚊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转录组的研究为蚊虫嗅觉、性别决定、胚胎发育等相关基因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小RNA组的研究揭示了miRNA和piRNA在蚊媒抗病毒免疫通路中具有重要作用。综上所述,蚊虫组学研究为防治媒介蚊虫和蚊媒传染病病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8.
59.
60.
该文探讨了羽扇豆醇(Lupeol)对人结肠癌HCT116和SW620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使用不同浓度的Lupeol处理HCT116和SW620细胞后,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相应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β-Catenin蛋白细胞内分布情况。通过构建shRNA敲低两种结肠癌细胞中RhoA,进一步研究Lupeol影响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结果显示,Lupeol处理后,HCT116和SW620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克隆形成能力受到抑制,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细胞内RhoA、ROCK1、β-Catenin、Cyclin 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β-Catenin蛋白胞质和胞膜上分布减少。敲低RhoA后抑制了细胞增殖,同时使得RhoA-ROCK1-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受到抑制,β-Catenin蛋白胞质和胞膜上分布减少。综上所述,Lupeol可通过抑制RhoA-ROCK1信号通路,抑制β-Catenin蛋白表达,进而抑制HCT116和SW620细胞增殖,Lupeol有望成为临床结肠癌治疗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