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26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近期在世界范围发生的一种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传染性疾病,该病对我国乃至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的传染性较SARS-CoV、MERS-CoV强,是该病原体最大特点之一,且其感染后进展快、危害大。现已经过我国及全世界科学家努力对该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该文旨在对该病的认识进行梳理,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922.
通过对采自于景宁畲族自治县的2331份苔藓植物的鉴定研究,发现该县有苔藓植物80科194属451种(包括种以下分类单位),其中包括浙江省新记录属2个,分别是疣毛藓属(Leratia Broth.)和拟小锦藓属(Hageniella Broth.),浙江省新记录种30个。该区系优势科主要包括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34种)、灰藓科(Hypnaceae,23种)、丛藓科(Pottiaceae,22种)和提灯藓科(Mniaceae,22种)等16个,优势属主要包括羽苔属[Plagiochila(Dumort.) Dumort.,14种]、青藓属(Brachythecium Bruch & Schimp.,14种)、凤尾藓属(Fissidens Hedw.,13种)、灰藓属(Hypnum Hedw.,11种)和耳叶苔属(Frullania Raddi,10种)等25个;单种属和寡种属较多,但特有现象不明显;土石生、土生和树生群落为主,水生群落较为稀少;区系主体由东亚分布成分、热带分布成分和温带分布成组成主体,呈现出明显的东亚色彩和热带向温带过度的特点。研究旨在摸清景宁畲族自治县苔藓植物本底资源,为该地区苔藓植物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以期能够为浙江省乃至中国苔藓植物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23.
为了解樟科植物雌雄异熟的繁育系统特点,对3种樟科植物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紫楠(Phoebe sheareri)和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雌雄异熟花的开花动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植物雌性功能期的开始时间、雌性功能期和雄性功能期的时间分配有差异。3种植物的主要传粉者均为中华蜜蜂,在雌性功能期和雄性功能期均有访花;在雌性功能期第四轮退化雄蕊蜜腺和雄性功能期第三轮花丝基部的蜜腺分泌花蜜,不同开花阶段的花蜜蜜量和含糖量没有显著差异;柱头可授性和花粉活力在雌性和雄性功能期均较高;雌性功能期和雄性功能期均有自然花粉落置;座果率均是异交补粉自然套袋,表明都存在一定的传粉限制。因此,樟科植物雌、雄性阶段时间分配的不同,可能与退化雄蕊蜜腺和第三轮雄蕊附属蜜腺的分泌节律有关。  相似文献   
924.
植物标本是植物信息的主要保存者。植物标本馆承担着植物标本资源的收藏、植物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责任,并且为标本馆数字化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对延边大学农学院长白山植物标本馆发展的历史以及数字化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探讨了数字化标本馆建设在植物学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改革创新的方式,并对今后标本馆的数字化建设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25.
【目的】全面了解河南省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对有机磷杀虫剂的敏感性变化,可为该虫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瓶膜法于2010—2013年系统监测了河南新乡、周口、南阳地区绿盲蝽田间种群对毒死蜱、马拉硫磷、辛硫磷和乙酰甲胺磷4种常用有机磷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相对于室内敏感种群,2010—2013年河南省各地绿盲蝽种群对不同有机磷杀虫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变化,但相对毒力比值均小于5倍。其中对毒死蜱、马拉硫磷、辛硫磷和乙酰甲胺磷的敏感性均未降低,且3个种群对马拉硫磷表现为敏感性增强。【结论】毒死蜱、马拉硫磷、辛硫磷和乙酰甲胺磷仍是河南省防治绿盲蝽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926.
【目的】筛选抗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水稻品种资源,明确其抗虫机理,是农业防治的基础。【方法】采用室内人工接虫为害和大田自然受害相结合的方法,鉴定了不同的水稻品种抗性;同时通过目测不同水稻植株外部形态特征、在网罩内供试品种上接入成虫后2 d的产卵量、幼虫孵化后2 d观察稻株内二化螟的存活率,探讨抗虫品种的抗虫机理。【结果】从344个水稻品种资源和当家品种中筛选出"碑田倒"和"银间杂糯"2个抗虫品种,以及"农飞"和"三香糯"等65个中抗品种,进一步对鉴定出的2个抗虫品种和65个中抗品种进行大田验证,发现符合率达88.06%;其中,抗虫品种"碑田倒"和"银间杂糯"稻株叶舌、叶耳紧贴,叶鞘紧包,脉间距较窄,其植株上的产卵量和幼虫存活率显著少于感虫品种"香稻"、"赣南早"、"三粒寸"、"赣优晚"及中抗品种"赛湖早"、"TKM6"。【结论】在籼稻、粳稻和糯稻中均可筛选出抗虫和中抗品种。其中,糯稻中的抗虫品种和中抗品种较多,占糯稻品种的33.3%;粳稻品种次之,中抗品种占20%,籼稻品种较少,为18.83%。其抗虫机理主要是稻株外部形态特征不利于二化螟蚁螟侵入、成虫产卵量少和幼虫生长发育不良、存活率低。  相似文献   
927.
以番茄‘哈大粉801’为试材,利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1个E3泛素蛋白连接酶基因LeRma1(GenBank登录号XM_004243764.1)。对LeRma1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并对LeRma1基因在番茄植株的不同部位以及在非生物胁迫(干旱、盐、碱、高温、低温)下的表达和生理特性进行研究,为培育和改良番茄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序列分析显示,LeRma1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729 bp,编码24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7.05 kD,理论pI 7.97;同源分析显示,番茄LeRma1蛋白与马铃薯的一致性最高(91%)。(2)半定量PCR检测表明, LeRma1基因在番茄根、茎、叶、花、果实中均有表达,且表达差异不明显。(3)干旱胁迫下,LeRma1基因在番茄叶片中优势表达,而在整个干旱过程中根部的LeRma1基因表达量变化不明显;抗旱相关基因LEA、 DREB2A、ABI3在干旱胁迫过程中,番茄叶片中均有表达,且其表达量呈上升趋势,而在根部DREB2A、ABI3基因基本没有检测到。(4)干旱胁迫过程中,番茄植株中丙二醛(MDA)含量呈显著升高趋势,质膜系统严重损伤,体内保护酶(SOD、POD、CAT)活性上升,且根部活性总体明显高于叶片。(5)在非生物逆境(盐、碱、高温、低温)胁迫过程中,LeRma1基因在番茄叶片和根部的表达几乎都有增强的趋势,且在叶片中均是胁迫3 h后诱导起始增强表达。研究认为,LeRma1基因是一个受干旱胁迫诱导增强表达的基因,且在叶片中优势表达,说明LeRma1基因对植物耐受干旱胁迫所起的作用存在一定的组织差异性,而且LeRma1基因可能参与番茄的干旱应答及信号转导过程,在番茄抵抗其他非生物胁迫中LeRma1基因也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8.
窖蛋白-1在不同肿瘤中发挥作用不同. 本研究以小鼠肝癌细胞H22为研究对象 ,观察下调窖蛋白-1表达对H22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利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了窖蛋白-1在H22及小鼠正常肝细胞IAR20中的 表达.结果显示,窖蛋白 1在H22中的表达高于其在IAR20中的表达,提示窖蛋白 -1高表达可能与H22细胞恶性表型有关. RNA干扰和凝集素印记实验结果显示,窖 蛋白-1-siRNA能够有效抑制窖蛋白-1mRNA和蛋白表达,并抑制细胞表面N-聚糖 β1,6GlcNAc分支形成. Transwell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与未转染组和 siRNA 对照组比较,转染窖蛋白-1 siRNA的H22细胞迁移和侵袭数目明显减少. 本研究证明,下调窖蛋白-1表达可抑制H22细胞表面N 聚糖β1,6GlcNAc分支形 成,从而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929.
对饭包草大粒种子萌发过程中胚结构变化、养分运输和肖耗的细胞学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种子萌发时萌发孔盖张开,胚根、胚芽、胚轴、子叶鞘和子叶柄突破种皮生长,子叶片呈球状留在胚乳内吸收营养;透射电镜观察显示胚乳养分运输主要通过传递细胞运输、穿壁运输、胞间通道运输三种方式;细胞内养分消耗过程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过程,多膜小体...  相似文献   
930.
目的:探讨豚鼠支气管哮喘模型中共激活因子相关的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coactivator-associated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1,CARM1)和核因子- B(NF- B)在气道和肺组织的表达变化及地塞米松的干预作用.方法:36只白色雄性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气道和肺组织中CARM1和NF-B (P65)的表达,探讨其在哮喘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CARM1和NF-κ B(P65)在对照组、哮喘组及地塞米松治疗组均有阳性表达,主要在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肺组织细胞胞核表达.CARM1和NF-κ B(P65)在哮喘组表达水平为[(123.75±41.55)和(126.92±46.74)],在地塞米松治疗组表达水平为[(84.33±27.70)和(85.00±29.22)],均高于对照组的[(51.67±8.29)和(52.75:1:9.07)个/400倍视野],地塞米松治疗组表达较哮喘组低.结论:CARM1和NF-B(P65)在哮喘豚鼠气道上皮及肺组织细胞胞核高表达,提示CARM1可能通过增强募集NF-B到相关位点激活NF-B信号转导通路并启动了多种前炎性基因和免疫调节基因的转录激活、诱发哮喘炎症反应.地塞米松可下调CARM1和NF-κ B的表达而抑制哮喘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